06.09 美丽乡村行 草涧村:小山村的致富路

直播日照6月9日讯 位于岚山区黄墩镇的草涧村三面环山,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山村,近年来,草涧村大力发展种植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致富,腰包逐渐鼓了起来,生活条件也大大改善。今天的《美丽乡村行》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小山村的致富路。

“这么大年纪了,做梦也想不到住上楼啊。”村民刘玉喜说。

村民李仲明说,刮风下雨不用担心了,不用出去拿草拿什么的了,住楼上好啊,确实好。

老人口中说到的楼房,就是草涧新村,原来的草涧村房屋乱七八糟,也没有几条像样的街道,生活条件落后。2015年村里依托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开始旧村整体改造,建起了25栋楼房,让小山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以房换楼,一分钱不用花,从装修到入住只花了5万块钱,这可把老两口都乐坏了。从平房搬到楼房,许多村民开始也会不理解、不适应,项目的推进遇到了不小的阻力,为了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村里着实下了一番苦功夫。

住上新楼房让村民的精气神提起来了,怎么让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成为草涧村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岚山区黄墩镇草涧村支部书记刘相开告诉记者,草涧村原来也搞过一些项目,像地毯厂、面粉厂,以及养殖业,因为在农村,那时的交通不便,也导致产业不好,从这几个方面看,最好的还就是要发展种植业。

旧村搬迁腾空出的大片土地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多个农业项目在草涧村投资落户,目前草涧村已经流转土地2000多亩,发展起了500亩蓝莓园、1200亩中草药基地,生态成为草涧村最大的摇钱树。

岚山区黄墩镇草涧蓝莓基地管理员任华说,一个人一天大概六十斤左右,蓝莓成熟前期的20几个人采果,高峰时要有六七十人。

把土地流转出去,从靠天吃饭的农民到旱涝保丰收的工人,草涧村村民对这种身份转变适应的很快。

村民商玉香今年70多岁了,她说,俺这岁数大了,不能种地了, 打工收入还可以,闲着没事儿就愿意来打工。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产业兴旺是支撑,草涧村村民们有劲都往一处使,瞅准自己山区村的定位,围绕土地做文章,让山旮旯里长出了金子。

刘相开说,村民思想转变的非常好,要说搞个什么事,大家都一致赞同。要搞好种养一体的农业发展,也要争取国家的一些好的政策,达到农民富起来,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日照新闻/直播日照记者:刘丽洁 庄仕尧)

美丽乡村行 草涧村:小山村的致富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