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工資條怎麼看?

藍海太守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普及兩個概念,一個是應發工資,一個是實發工資。


應發工資工資條上,我們會看到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獎金、加班費、各種補貼津貼等等項目,這些全部加起來就是應發工資。實發工資扣除了五險一金,個稅之後的工資,就是實發工資。


拿到工資條之後,雖然工資條已經列好了各種扣款明細,但我們同樣需要仔細核對,對自己的工資福利做到心知肚明。


舉個例子,如果你生活在北京、月薪5000元,那扣款的具體明細是下面這樣(以所有職工都涉及到的扣款舉例)


一、五險一金


北京的扣款比例如下:

  • 養老保險:8%(個人賬戶)

  • 醫療保險:2%(個人繳費)

  • 失業保險:0.2%(個人繳費)

  • 工傷保險:個人不用繳費

  • 生育保險:個人不用繳費

  • 住房公積金:12%(個人繳費)


根據這個比例計算,這個月扣除五險一金之後的金額為3890元。


二、個稅


再來看看個稅。工資薪金所得的個人所得稅免徵額為3500元。所以,月工資收入在3500元以下的,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超過3500元的,需要參考繳稅的稅率繳稅,可以看下面這張稅率表:

算個稅的公式為: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x 稅率 - 速算扣除數。計算時,月工資減除3500後,剩餘部分分級適用稅率。根據公式來算的話,月收入5000元,要繳納的個稅是11.7元。


所以,到手的工資就是應發工資減去按一定比例扣的五險一金和個人所得稅後的數額。具體是這樣計算的:


以月薪5000為例:5000-400(養老)-100(醫保)-10(失業)-600(住房公積金)-11.7(個人所得稅)=3878.30元。


所以,拿到工資條的時候,你就需要知道這些比例和計算規則,然後一個個的去核對對應的金額是否正確,如果有出入可以直接找HR溝通了解。



三、幾點注意事項


1、最低工資不包括加班工資,特殊工作環境、特殊條件下的津貼,也不包括勞動者保險、福利待遇和各種非貨幣的收入。


2、每個月的工資條,都應當妥善保存。在很多勞動爭議中,工資條、考勤記錄等都可以作為維權證據。


3、根據原勞動部制定的《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勞部發[1994]489號)規定,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並保存兩年以上備查。用人單位在支付工資時應向勞動者提供一份其個人的工資清單。


如果有問題,歡迎留言交流討論。薪人薪事百萬HR聯盟,最真誠的HR老司機,歡迎關注我!

薪人薪事百萬HR聯盟


春節臨近,人們最關心的無疑是能領到多少工資、獎金,但是拿到工資長長的工資條後,不少人就蒙圈了。工資條上五花八門的項目都是什麼意思。
工資條雖然沒有固定的項目格式,但是整體的結構大同小異,不外乎收入、扣款、扣稅三大塊。;
收入
主要包括工資、獎金、補貼、津貼等,不同單位差異較大,多數收入根據其名稱即可瞭解具體含義,如全勤獎、加班費、交通補助等。但也有部分收入項目並不是人人都能清楚其含義。
比如崗位工資。崗位工資是以崗位權責任、勞動強度、勞動條件、勞動技能、重要性等評價要素確定的崗位係數為支付工資報酬的根據。崗位工資對崗不對人,工資多少以崗位為轉移,是一種把崗位成為發放工資的唯一或主要標準的工資支付制度。
以事業單位為例,其崗位工資一般按照崗位級別來劃定,通常將崗位分為專業技術崗和管理崗。專業技術崗有13級,分為“正高、副高、中級、初級”四個等級。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正高級的崗位包括一至四級,副高級的崗位包括五至七級;中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八至十級;初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十一至十三級。管理崗位有10級,事業單位現行的部級正職、部級副職、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依次分別對應管理崗位一到十級職員崗位。
再比如薪級工資。薪級工資標準由相應的“薪級”確定,主要體現工作人員的工作表現和資歷。通常對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設置65個薪級,對工人設置40個薪級,每個薪級對應一個工資標準,而“薪級”需要由“不同級別的崗位上的具體任職年限”和“套改年限”兩個信息確定。任職年限,指從正式聘用到現崗位當年起根據實際聘任時間按年度累加計算的年限。套改年限=工作年限+不計算工齡的在校學習時間。
一般來說,學歷越高學習時間越長,工齡越長,所定的薪級工資也就越高。
扣款
扣款中,一部分是工會會費(個人工資的0.5%)這樣的固定扣款,另一部分則是因缺勤、任務不達標等原因被扣除的績效扣減。其實,扣款最重要組成部分實際上是保險和公積金。
養老保險,單位繳20%,個人繳8%。個人繳費標準為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資的8%,全額計入個人賬戶。一般要交滿15年,到退休的時候才能終生享受養老金,所以想拿養老金的人請務必在自己退休前15年就開始交。
醫療保險,單位繳9%,個人繳2%。與養老保險不同,醫保繳費年限女交夠20年、男交夠25年後,退休了才能享受終身養老和醫療待遇。具體年限不同地區會有不同,以各地官方政策規定為準。
失業保險,失業保險繳費比例:單位繳2%,個人繳1%。失業保險要交滿一年才能享受,一般交1年拿2個月,交2年拿4個月,但一輩子最多拿24個月。
住房公積金,根據單位的實際情況,選擇繳費比例,原則上最高繳費額不得超過職工平均工資的12%,單位和職工各繳一半。
職業年金/企業年金:職業年金/企業年金是一種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職業年金方面,單位繳納職業年金費用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4%,由單位代扣。
企業年金方面,企業繳費每年不超過本企業上年度職工工資總額的8%。企業和職工個人繳費合計不超過本企業上年度職工工資總額的12%。具體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協商確定。
扣稅
根據規定,個人因任職或者受僱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僱有關的其他所得都應該交個人所得稅。個人收入越多,所得稅繳納越多。
全國個人所得稅採用的是分級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個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半島都市報


工資條怎麼看?太簡單了。回加減法就行。第一項是應發工資。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獎金,提成等等。下面高能請注意:以下是扣減項:五險一金,遲到早退違規等扣款,第一項減去這些後,如果高於3500元(國家規定的起稅點)再計算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的稅率個人自行百度。剩下這些才是實發工資。也就是說:應發—五險一金個人應承擔部分—個稅=實發工資。但是,這些還不是真正到手的,這之後要交工會會費,黨員要交黨費。這次剩下的才在真真正正的實發工資。


詩人火馬


工資條其實就是給你看看,你的薪資組成,讓你明白你的工資有哪幾部分組成,而工資卡是能看到工資的數字多少,並看不到工資的組成部分。我們公司都是發到個人郵箱,沒有紙質的了已經。工資少了,可以看到是哪部分被扣了,基本工資是按照多少算得。


多事小奧君


最關注的是實發工資,其他的都不是現在最緊要的,然後看看有啥扣錢的沒。

還有一項比較注意的就是住房公積金,畢竟實實在在的,現在提取住房公積金也比較方便了

醫療保險,每月醫療卡打的錢也不錯。


小日記簿


每家公司的工資條都是有區別的,但是大同小異。其實大家看工資條的目的最主要的就是要看自己的實發工資和公司為自己繳納社保的情況。

在同一家公司中,不同部門,不同崗位的工資條也是有一定區別的。但是都會包含基本工資或崗位工資,計件工資或績效工資;再就是五險一金,然後是其他補貼,福利。最後是員工實發工資欄,這一欄在各大公司都是一樣的。

只要最後到手的工資與自己實際算出來的相差不大,五險一金沒有缺少,就不要在意其他的選項了。

其實我個人每次看自己的工資條的時候都心煩。因為每個月的工資除了應該繳納的社保沒變之外,其他的都在變,不是變少了,就是變少了,所以我只在意最後實發工資是否與我自己心中的估計是否有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