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面對智能手機市場寒流,vivo用創新應對能成功麼?

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很顯然正遭遇寒流,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同比下滑,這迫使手機企業開始變革自己應對,華為選擇深入低端手機市場,而vivo顯然選擇了另外一條路,試圖用更激進的創新來為自己尋找新的出路。

面對智能手機市場寒流,vivo用創新應對能成功麼?

vivo的激進創新

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其實多個企業都在研發,不過因為種種風險導致各手機企業在選用該項技術上趨於謹慎,即使全球兩大巨頭三星和蘋果都對該項技術持謹慎態度,vivo則在去年率先與新思科技合作將該項技術應用於自己的手機上,今年更開始大規模應用。

近日vivo發佈的NEX體現了它在技術引用上的激進,採用了無劉海的全面屏,前面板幾乎是一整塊屏幕,屏佔比提高到業界所未曾達到的高度,創新性的引入了隱藏升降式前置攝像頭等新技術讓這款手機推出時引發了業界的震動;其還採用了定製化的專門語音處理芯片,強化人工智能語音助手功能。

為保證自己的創新科技方面的領先優勢,vivo選擇了與產業鏈綁定的策略,即是產業鏈在與它研發創新科技的時候需要給予它一定的獨佔權,如與新思科技研發的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它就擁有一定的獨佔權,這讓其他手機企業未能迅速跟進採用這一項技術;在獨佔權失去之後,vivo又研發更先進的屏下指紋識別技術,讓用戶可以在更大範圍上觸控屏幕也能識別指紋,保持自己在技術上的領先優勢。

面對智能手機市場寒流,vivo用創新應對能成功麼?

vivo採用這種策略與蘋果頗為相似,蘋果被譽為全球最具創新的手機企業,其相當部分的創新科技並非它研發而是由產業鏈研發,如當年剛推出視網膜屏幕的時候蘋果就買斷了全球的產能導致企業未能迅速跟進推出類似的產品,作為國產四強之一的vivo如今敢於採用類似的策略顯示出它對智能手機市場所擁有的野心。

激進創新所面臨的風險

vivo雖然貴為國產前四強,不過它與三星、蘋果的差距仍然很大,目前它的體量大約只有蘋果的一半、三星的三分之一,這就導致全球的頂級元件供應商當然更願意選擇與蘋果和三星合作,因此vivo可選的供應商實力其實還是較為有限,這也就導致vivo在技術創新方面面臨侷限。

另一方面,vivo對頂級供應商的依賴性更大,例如當前為它供應OLED面板的三星,三星的OLED面板優先供應權當然是首先給予自己的手機業務和蘋果,一旦NEX的超高屏佔比設計獲得市場的認可,三星和蘋果當然很容易就推出更具創新性的全面屏設計,導致vivo依靠創新設計獲得的市場優勢和時間空間較為有限。

這就導致vivo試圖以蘋果那種依靠領先創新科技佔有高端市場獲取豐厚的利潤,從而為自己的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持,同時由於蘋果給予供應商鉅額的訂單和豐厚利潤驅使產業鏈持續不斷為它研發創新科技的模式讓vivo複製,2017年的調查數據顯示vivo佔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利潤份額僅有三星的四分之一、蘋果的十幾分之一。

vivo兩面下注

市調機構給出的數據顯示,在國內市場,vivo去年四季度、今年一季度的出貨量同比分別下滑了7%、2.7%,而下注低端手機市場的華為和小米則取得了正增長,特別是小米今年一季度取得了近四成的增長,這顯示出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正重回中低端市場。

vivo顯然也明白自己所處的環境,其在高端市場持續推進創新試圖在高端市場突破之餘,也在向中端市場拓展,近期推出的Z1、Y83就體現了這種策略。

售價為1798元起的Z1大量採用了其高端手機X21的元素,採用與X21同樣的芯片驍龍660,異形全面屏、後置雙攝等大量元素;Y83的定價更低至1398元,在配置方面有所降低,不過採用了類似X21的異形全面屏設計。這顯示出vivo也在部分高端手機的元素引入到中低端手機上,試圖通過這種方式為它贏取更大規模的出貨量,鞏固自己的市場份額。

vivo的這種做法能否改變連續兩個季度在國內出貨量下滑的局面就得看今年二季度以及下半年的表現了,如果成功扭轉下滑趨勢,將推動它加大力度投入創新。當然對於國產手機來說,注重創新是一種好現象,隨著它們開始走向國際市場,創新成為它們在國際市場取得成功的關鍵,僅靠模仿是無法讓一家手機企業成為偉大的企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