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育兒」寶寶咳嗽不吃藥?用這方法更有效!但可別踩這5大坑!

「育兒」寶寶咳嗽不吃藥?用這方法更有效!但可別踩這5大坑!

前幾天我在公交上

無意間聽見了前座兩位寶媽的交談

「育儿」宝宝咳嗽不吃药?用这方法更有效!但可别踩这5大坑!

筆者只想說:“關於霧化我想說,你們的誤區真的太多了!”

誤區1:

太依賴 PK 太抗拒

不要一上來就走兩個極端,太依賴和太抗拒都是不可取的。首先,霧化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那麼什麼情況下可以做霧化呢?

霧化的適應症

和咳嗽有關的呼吸系統疾病。包括:哮喘、喘息性支氣管炎、咳嗽變異性哮喘、變應性咳嗽、感染後咳嗽、支原體肺炎、類百日咳及其他非特異性慢性咳嗽等呼吸系統疾病。

其次,霧化這種治療方式本身並沒有什麼副作用,因為用的藥是一樣的,只是吸收方式不一樣。而且由於霧化是將藥物分散成微小的霧滴或微粒,所以藥效可直接作用於呼吸道,

對緩解病情更直接有效。若霧化激素藥物,可直接通過呼吸道被肺部吸收,避免口服激素對身體其他器官的影響

霧化的優點

直接作用於病灶、局部藥物濃度高、用藥量少、副作用少、見效快速、療效顯著、使用方便。

「育儿」宝宝咳嗽不吃药?用这方法更有效!但可别踩这5大坑!

誤區2:

霧化時間越長越好

既然霧化有這麼多優點,那加多點藥或加多點水,讓孩子霧化久一點,效果豈不是更好?

霧化時間可是有講究的,每次一般應控制在10-15分鐘。如果為了延長霧化時間往溶液里加水,反而會降低藥物濃度,影響藥物效果。霧化溶液一次的總量大約為4毫升即可。

誤區3:

什麼藥都拿來霧化

可以用來霧化的藥並不多,臨床上常用的可用於霧化的藥物包括:糖皮質激素、β2受體激動劑、抗膽鹼能藥物、黏液溶解劑、抗病毒藥物。

特別提醒:有些藥物並

不適合霧化治療,例如氨溴索注射液,它被生理鹽水溶解後pH為5.1,如果小朋友本身具有氣道高反應性,受到酸性霧化刺激後可導致支氣管痙攣,加重病情。另外,抗生素、抗病毒藥物也不宜配製成注射液進行霧化

反正遵循一個原則:有霧化劑型的藥放心霧化,不可霧化的藥絕不隨便加到霧化器裡。

誤區4:孩子生病難受,霧化時TA怎麼舒服怎麼來

孩子還小不懂就算了,寶媽寶爸們這麼佛系,可就說不過去了。沒有采用正確的方式進行霧化,不僅影響療效,可能還會發生意外。

霧化的正確步驟

1

患兒應處於坐位、半坐位或側臥位,儘量避免仰臥位;

2

手持霧化器時,應保持其垂直向上,以確保霧化充分;

3

面罩應離患兒口鼻10cm左右,不可緊緊壓住口鼻以免引起窒息等意外;

4

吸氣時用口深吸氣,呼氣時用鼻子出氣。

誤區5:

霧化把面罩一戴一摘就完事兒了

霧化可不像戴口罩,記住霧化前中後的護理事項,才能讓寶寶安全又有效地完成霧化治療。

「育儿」宝宝咳嗽不吃药?用这方法更有效!但可别踩这5大坑!

霧化前

1

做霧化前半小時儘量不進食或少量餵食;

2

對初次開啟的霧化器,應先給霧化器“洗個澡”,用生理鹽水讓其霧化約15分鐘;

3

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以防影響霧化藥物的吸收。

霧化時

1

剛開始可先用較小霧量,約2分鐘後患兒適應了可增大霧量,但也不可隨意添加其他藥或增加藥量,霧化時長以10-15分鐘為宜;

2

防止藥液噴向患兒眼部,以免損傷眼結膜;

3

如果寶寶不配合,應暫停霧化或採取睡眠後霧化;

4

若有頻繁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難等不適症狀,應暫停霧化;

5

憋喘、缺氧嚴重及肺炎合併心衰的患兒:應先改善病症後再霧化,吸入時間每次5分鐘左右,且霧化時應在急診科或住院部治療,以防意外;

6

少數患者霧化吸入後,反而誘發支氣管痙攣,原因可能是:藥液低滲,防腐劑誘發,氣霧的溫度過低或對藥液過敏,應找出根源,注意避免。

霧化後

1

輕輕拍背,以利於痰液排出;

2

每次霧化完後要及時抹乾淨口鼻部,並用溫開水漱口,以防藥物殘留在口鼻周圍及口腔。

說了這麼多 最基本的原則:

醫生說可以霧化的藥咱就儘量不口服

不能霧化的藥咱就別瞎添加

孩子一生病 父母也心痛

打破誤區做一對百分爸媽

讓寶寶少受一點病痛的折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