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育儿」宝宝咳嗽不吃药?用这方法更有效!但可别踩这5大坑!

「育儿」宝宝咳嗽不吃药?用这方法更有效!但可别踩这5大坑!

前几天我在公交上

无意间听见了前座两位宝妈的交谈

「育儿」宝宝咳嗽不吃药?用这方法更有效!但可别踩这5大坑!

笔者只想说:“关于雾化我想说,你们的误区真的太多了!”

误区1:

太依赖 PK 太抗拒

不要一上来就走两个极端,太依赖和太抗拒都是不可取的。首先,雾化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做雾化呢?

雾化的适应症

和咳嗽有关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变应性咳嗽、感染后咳嗽、支原体肺炎、类百日咳及其他非特异性慢性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

其次,雾化这种治疗方式本身并没有什么副作用,因为用的药是一样的,只是吸收方式不一样。而且由于雾化是将药物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所以药效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

对缓解病情更直接有效。若雾化激素药物,可直接通过呼吸道被肺部吸收,避免口服激素对身体其他器官的影响

雾化的优点

直接作用于病灶、局部药物浓度高、用药量少、副作用少、见效快速、疗效显著、使用方便。

「育儿」宝宝咳嗽不吃药?用这方法更有效!但可别踩这5大坑!

误区2:

雾化时间越长越好

既然雾化有这么多优点,那加多点药或加多点水,让孩子雾化久一点,效果岂不是更好?

雾化时间可是有讲究的,每次一般应控制在10-15分钟。如果为了延长雾化时间往溶液里加水,反而会降低药物浓度,影响药物效果。雾化溶液一次的总量大约为4毫升即可。

误区3:

什么药都拿来雾化

可以用来雾化的药并不多,临床上常用的可用于雾化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黏液溶解剂、抗病毒药物。

特别提醒:有些药物并

不适合雾化治疗,例如氨溴索注射液,它被生理盐水溶解后pH为5.1,如果小朋友本身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受到酸性雾化刺激后可导致支气管痉挛,加重病情。另外,抗生素、抗病毒药物也不宜配制成注射液进行雾化

反正遵循一个原则:有雾化剂型的药放心雾化,不可雾化的药绝不随便加到雾化器里。

误区4:孩子生病难受,雾化时TA怎么舒服怎么来

孩子还小不懂就算了,宝妈宝爸们这么佛系,可就说不过去了。没有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雾化,不仅影响疗效,可能还会发生意外。

雾化的正确步骤

1

患儿应处于坐位、半坐位或侧卧位,尽量避免仰卧位;

2

手持雾化器时,应保持其垂直向上,以确保雾化充分;

3

面罩应离患儿口鼻10cm左右,不可紧紧压住口鼻以免引起窒息等意外;

4

吸气时用口深吸气,呼气时用鼻子出气。

误区5:

雾化把面罩一戴一摘就完事儿了

雾化可不像戴口罩,记住雾化前中后的护理事项,才能让宝宝安全又有效地完成雾化治疗。

「育儿」宝宝咳嗽不吃药?用这方法更有效!但可别踩这5大坑!

雾化前

1

做雾化前半小时尽量不进食或少量喂食;

2

对初次开启的雾化器,应先给雾化器“洗个澡”,用生理盐水让其雾化约15分钟;

3

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以防影响雾化药物的吸收。

雾化时

1

刚开始可先用较小雾量,约2分钟后患儿适应了可增大雾量,但也不可随意添加其他药或增加药量,雾化时长以10-15分钟为宜;

2

防止药液喷向患儿眼部,以免损伤眼结膜;

3

如果宝宝不配合,应暂停雾化或采取睡眠后雾化;

4

若有频繁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应暂停雾化;

5

憋喘、缺氧严重及肺炎合并心衰的患儿:应先改善病症后再雾化,吸入时间每次5分钟左右,且雾化时应在急诊科或住院部治疗,以防意外;

6

少数患者雾化吸入后,反而诱发支气管痉挛,原因可能是:药液低渗,防腐剂诱发,气雾的温度过低或对药液过敏,应找出根源,注意避免。

雾化后

1

轻轻拍背,以利于痰液排出;

2

每次雾化完后要及时抹干净口鼻部,并用温开水漱口,以防药物残留在口鼻周围及口腔。

说了这么多 最基本的原则:

医生说可以雾化的药咱就尽量不口服

不能雾化的药咱就别瞎添加

孩子一生病 父母也心痛

打破误区做一对百分爸妈

让宝宝少受一点病痛的折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