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批启功为馆阁体余孽的人,你的书法价值多少?

批启功为馆阁体余孽的人,你的书法价值多少?

启功创作书法作品

看到了两则消息,第一则:是6月14日,北京荣宝2018春拍推出的“景行维贤·启功作品专场”开拍,49件作品实现了百分之百的成交,成交总额达2694万元。第二则是出自搜狐网:据统计从2005年先生逝世至今的10余年翻了15倍以上,而且目前价格增势依然强劲。尽管启功先生已然仙逝,但人们对启功以及启功作品乃至“启功体”的喜爱却有增无减,启功书法作品也被认为是当代书法收藏板块中的“硬通货”。

然而即便如此,外界对于启功先生的批评也一直不绝于耳,而且这种批评不仅仅是现在才有的,峰子相信自启功先生艺术生涯伊始就出现,伴随先生艺术生涯的成长而发展,到了启功先生艺术事业取得瞩目的成就的同时,对其的批评也达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被冠以“馆阁余孽”的恶谧,可见国人批评艺术之高超,时至今日,启功先生已经去世,这种批评不仅没有停止,反而延续到了对启功先生的学习和欣赏者身上,这架势好像是斩草除根、或者是让启功先生遗臭万年的节奏啊,好在启功先生的人品、作品有其自身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魅力,吸引着无数人,感染着无数人,任凭你东西南北风。

批启功为馆阁体余孽的人,你的书法价值多少?

启功书画

批评启功先生的大致观点有这些,比如田蕴章批启功先生书法水平不能列在一流,甚至二流都不到,这位田先生峰子好像听到过名字,具体是干啥的峰子还真不知道,好像也是写大字的,但是我就想问个常识性的问题,这个所谓的一流、二流乃至三流是个怎么样的分法?标准是什么?由谁说了算?再比如有个叫蔡永胜的还是叫胡玉琢的峰子忘了,如果是误伤到某人的话峰子在这里表示抱歉,主要是这些人物的名号我也是第一次听说,他写了一篇很长的文字来批评启功,部分观点如下:“比如启功的书法作品和作伪者的作品在艺术水平上就无法区分出高下来,因真者浅,赝者也就无须深。”,“启功先生对中国书法的理解好比满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如乾隆皇帝的诗歌,失于浅显。”、“于是对于少文化的官员和一般大众来说,启功的书法符合他们的审美理想,如此,平庸者有了表现自己的机会,启功先生就被推到了书坛首领地位”、“在中国文化经历浩劫而凋敝的时代,天才人物老的已经死亡,新的尚未诞生,借谚语所云——只能从矮人中选将军了。”、“那就要尽量避免学启功的字,因为一旦形成书写习惯,启功狭隘的个人风格几乎全是痼疾,”、“可为什么许多人都觉得启功先生书法“好”呢?这是因为近代书法日益衰微,懂得书法的人太少的缘故,”......

等等等等的这些观点既批评了启功本人的平庸、又批评时代的凋敝、又批评官员和大众少文化,又批评学习者误入歧途,峰子百思不得其解,一个深受国人上下所热爱的东西在其眼中竟然是如此地不堪,想来想去还是唯有这个道理才能解释得过去,就是但凡一个人一味地觉得某一人和事有许多缺陷的时候,这一状态其实就是自己的缺陷,峰子从不反对对启功先生的批评,启功也不是完人,他也有很一般的作品和观点,况且每个人的人品、作品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包括早已被推上了神坛的王羲之。

批启功为馆阁体余孽的人,你的书法价值多少?

启功书法作品

然而批评启功的人在书画界不止于这几位,反而好像成了一种时髦,这些人面对启功不批评几句好像显示不出自己的高深和优越感来,究其原因无非是自己辛辛苦苦的书画作品达不到启功的艺术境界而已,抑或是买不上启功作品的价格而已,抑或是处境达不到启功先生的地位而已,抑或是没有启功先生受大众欢迎而已,峰子认为对启功先生书法风格有喜欢和不喜欢这很正常,真正的批评者,就目前而言应从如何规劝欣赏者或者学习者,如何避免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的不足之处着手,这才是方向,鄙视、唾弃、贬低的做法只能是让人嗤之以鼻。真正大众喜欢的东西才是有生命力的,中国历史上无论是鼎盛时期还是低迷时期从来都不缺少大家,普通大众之间也从来都不缺少具有真知灼见的人,每一条艺术道路从来都是宽敞无比,缺少的只有去迈步探索的勇气,去热情拥抱的胸怀。

注:部分插图来源于网络,峰子感谢图片所有人,若有侵犯,敬请提示及时修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