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新零售這麼火,餐飲應該怎麼用,3個核心點必懂

2018年7月12日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每天一篇原創文章,這是第【056】篇

新零售這麼火,餐飲應該怎麼用,3個核心點必懂

新零售到底是個什麼玩意

新零售,新技術,新科技,在我看來,這三個詞基本是沒什麼區別。他們代表的都是更新的事物。

在人們看到某個新實物的時候,一開始都很難用語言準確的描述,這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給他起個比較通俗易懂,且不犯錯的名字。

比如汽車剛出來的時候,只是一個蒸汽機裝在了馬車上,叫做蒸汽機驅動的三輪車。後來才叫做汽車,再後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才演變出了各式各樣的車型。

新零售這個詞,是幾個大佬幾乎是同一時間提出來的,有叫新零售,有叫新零售革命的,其實本質都是一種新模式的探索。因為這玩意沒定型,所以大家也無法給他貼上一個具體的標籤罷了。

有人說新零售就是線上+線下

還有說新零售是線上線下同質同價

還有說互聯網+就是新零售

哪個說法對呢?

都沒錯,但這些都是對新零售的某一種狀況的描述,所以都不算錯,但不夠具體。

其實所謂的新零售,並不神秘,我們把他看得簡單一點。

新零售無非是在整個消費鏈條上的每一個環節去提升效率。

提升顧客的消費體驗,滿足顧客對效率的需求。

新零售這麼火,餐飲應該怎麼用,3個核心點必懂

顧客在乎的重點

更便捷

無論是京東的211準時達,還是阿里的菜鳥聯盟,還是達達蜂鳥,最終指向的,都是將產品更快的送達給顧客。

想要,想立刻就要基本是每個人都追求的。無論是追姑娘還是逛淘寶,越快越好,越迅速越好,越方便越好。這是多年來人性的所向。

小夥子追姑娘,就想快點追上,哪怕每天早上都拎著愛心早點在女神樓下站崗都成,只要女神能答應。

姑娘買化妝品,就像立刻拿到,哪怕今天素顏去商場櫃檯,當場上妝都成,因為不化妝晚上男神的飯局就得爽約。

吃飯也一樣啊,為啥有句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呢,無非是想快點吃,沒想到豆腐太熱,燙了嘴。

方便快捷一直是人的追求,為什麼小區樓下的便利店生意就很好呢,不就是滿足了人們便捷的目的嗎?

更優質

貨比三家人人都懂,作為老闆,同樣採購土豆,同樣的價格,肯定是選擇質量更好的那批。顧客也一樣。

牛肉麵大家都賣10元,那顧客肯定是選擇自己最喜歡的那個,或許是因為面的口感,或許是因為肉的分量,但一定不會選擇差的。

消費升級不是喊了一天了,升級升的是什麼呢?無非是同等價格品質提升。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像汽車,十幾年前十二三萬只能買個桑塔納,而現在呢,十二三萬可選的車太多了,無論從外形,工藝,油耗各個方面都要遠遠超過當年的桑塔納,況且,當年的錢比現在更值錢。這不就是更優質的體現嗎?

更廉價

顧客一點都不傻,一個蘿蔔切八瓣不會不懂。他們太知道"行情"是什麼樣子了,只不過是他們希望以更便宜的價格獲得同等質量的產品罷了。

各位餐飲老闆們,不也如此嗎?在選址的時候,都希望面積大,地段好,租金便宜,附加費用低。和顧客的期望一樣啊。

這是人性,和身份沒關係。所以不要糾結於顧客只喜歡便宜,便宜只是相對,而不是絕對。

而這個希望點的滿足,不一定非要去降價自殘啊。

你可以保持價格不變,但提升品質,提高服務,這都可以。

便宜和貴,是對於獲得的價值而言的,環境很好,菜品也不錯,賣出符合價值的價格,有什麼不好意思呢?

更廉價,只是在同等價值的情況下,希望更便宜而已。

新零售這麼火,餐飲應該怎麼用,3個核心點必懂

三個重點

你可以看到,上面總共有三個重點

一個是便捷,一個是優質,一個是廉價

如果你做不到便捷,比如你的店開在深巷子裡,那你可以提供更優質的食材,價格也可以便宜一點,吸引那些追求性價比的顧客來。

如果你做不到優質,比如你的菜品口味六十分,那你可以提供更優惠的價格,服務也可以更好一些,吸引那些對價格敏感的顧客來。

如果你做不到廉價,比如你不願意去打價格戰,那你可以提供更便捷的服務,品質也可以更好一些,吸引那些更在乎品質的顧客來。

無論怎樣,至少要有一個你的優勢才行。若是各方面都平平,自然沒有競爭力,被顧客拋棄也就成了必然。

其實,所謂的新零售,無非還是圍繞我們經常說的"

多快好省"這四個字,利用新科技,新技術不斷的打破原有的平衡,尋找新的平衡,最終會無限趨近於"多快好省"這個目標。

那麼所謂的"新餐飲"同樣如此。

新零售這麼火,餐飲應該怎麼用,3個核心點必懂

新事物都是舊組合

有人說近幾年這麼火的外賣,屬於餐飲裡的"新零售"。

外賣不是什麼新事情,送餐到家在古代就有了。但為什麼近幾年來才大規模的實行起來呢?

這裡面有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流量成本。

在沒有互聯網的時候,外賣都是打電話訂餐,然後商家送到顧客家裡,這時候無論是顧客還是商家,都面臨風險。

對於商家,顧客不在家怎麼辦?地址不詳怎麼辦?顧客收到餐不付錢怎麼辦?付了錢,送餐人私吞了餐費怎麼辦?

而顧客也擔心,商家送來的餐不好怎麼辦?商家不守信,不按時送達怎麼辦?

這個時候,有外賣需求的這部分流量,交易成本是很高的,對於雙方的交易風險都是很大的。

而現在,有了互聯網和移動支付,外賣平臺上點餐,顧客需要綁定微信,註冊賬號,綁定銀行卡。

商家也需要提供相關資質證明,提供賬戶。同時還有評價機制。

從點餐流程上,顧客先付款,商家才製作,交由騎手配送,每個環節的違約成本都很高,違約率自然就下降了。

那麼在平臺的"撮合"下,雙方的交易風險都降低了,對商家來說,這部分流量的成本就很低,再加上人們對效率的追求不斷的上升,外賣火爆自然水到渠成。

是不是覺得這和當年淘寶上線,支付寶上線的情形非常相似呢?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有時候看看歷史,所謂的"新"不過是"舊"的翻版罷了。

新零售這麼火,餐飲應該怎麼用,3個核心點必懂

盯住顧客,跑贏對手

零售和餐飲是密不可分的,都是高頻剛需,也都有很強的服務屬性,有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

我服務的連鎖零售企業,從去年開始先在內部工作流程上進行了優化,大幅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在終端門店結合微信進行了會員的積累,同時在更優質,更便捷和更廉價這三個方面進改進,整體的營收也有了較大的提升。這一切的改變,都是圍繞著效率,圍繞著"多快好省"進行的升級。

新零售也罷,新餐飲也好,所謂的新,本質還是在效率上不斷的提升。追求更高效率,無論對於消費者還是商家,這都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趨勢的力量是誰都無法撼動的,與其鬥爭,不如緊隨,你不必跑贏趨勢,只需要盯住顧客的需求,跑贏你的對手,就成了。

我是大寬,每天一篇原創文章,解決一個餐飲問題。

歡迎你在評論區分享,與大家一起交流。

你有哪位朋友是不是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你可以把今天的內容分享給他,或許你能幫到他。

著作權歸張大寬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轉載請註明:作者:張大寬 BG9FBG,頭條號:餐謀張大寬。轉載人的轉載行為,視為同意本條,轉載須附本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