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怎麼判斷一個物種是沒有滅絕過還是後來又演化出的一樣的物種?

衛薇兒


很簡單:現在存在的所有物種,都是沒有滅絕過的,只存在我們曾經以為滅絕或是我們好久沒有找到它們這種情況,不存在已經滅絕過,之後又演化出一模一樣的物種這種例子。

原因就在於演化是個撞大運的事兒,現在生物長成這個樣子,都是經歷了突變-自然選擇(性選擇或者環境的選擇)-滅絕或是強化的過程。舉個例子,雌鳥對於雄鳥的偏好不同造就了多種多樣的奇葩的極樂鳥,有的雌鳥喜歡選擇尾羽出眾的雄鳥,有的則喜歡選擇會“撐起裙子跳舞的”雄鳥,久而久之,雄鳥的不同特徵就得到了強化,逐漸分化成不同物種。如果當初雌鳥的偏好稍微有所不同,現在的雄鳥可能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極樂鳥都是烏鴉的親戚,正是性選擇使它們變得如此奇葩



另一方面,演化的基礎是突變,一個生物體有那麼多基因,在龐大的種群數量基礎上,突變出什麼都有可能,雖然其中大部分都因為不適應環境而消失了,但總有適應環境的突變留存下來。同樣的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法,例如適應昏暗的環境,可以增加視力,也可以放棄視力,增加嗅覺;可能有A突變,也可能會有B突變,在歷史的演化中,可能恰巧出現了A突變沒有出現B突變,如果再來一次,也可能出現B突變而沒有A突變,這樣生物就完全不一樣了。

有些物種,我們首先發現的是它們的化石,後來又發現了活的個體,這種叫做“拉撒路物種”。它們不是又進化出來了,只是它們比較隱蔽,不太容易被發現。例如著名的矛尾魚,這貨直到1938年才被發現,在這之前,它們一直默默的生活在200-400米深的海中。

就是這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