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傳統金融業的衝擊有多大?

胖胖娛小娛


隨著第三支付的異軍突起,馬雲口中的: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的說法有了現實意義,讓我們先了解一下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是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互聯網金融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實現安全、移動等網絡技術水平上,被用戶熟悉接受後(尤其是對電子商務的接受),自然而然為適應新的需求而產生的新模式及新業務。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的新興領域。

從定義上看,其實所謂的互聯網金融不過是傳統金融開展了互聯網業務,但事實上,今天民眾口中的互聯網金融並不是這個樣子。互聯網金融雖說是為傳統金融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但不可否認,互聯網的到來不僅使得原金融機構如虎添翼,更是催生了一波波原來從未出現的金融產品,特別的,在互聯網浪潮中掌舵的眾多互聯網巨頭的投入更是讓互聯網金融有了巨頭的特點。

人們比較熟悉的便是餘額寶,財付通,有人會認為小額支付市場的佔有並不影響社會企業貸款,在大額長期款項上,傳統金融行業永遠不會退出舞臺。但事實上,由於大數據,雲計算的加成,更加合理的產品設計,更加精準的業務投放才是互聯網金融真正衝擊傳統的地方。由於第三方支付的強勢崛起,諸如BAT可以藉助原有業務對客戶實行個人分析,而在大數據面前,人人都處於裸泳狀態,當你上了互聯網金融的船,可能你自己都驚歎,電腦比你自己都瞭解你!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銀行面臨的不再是存貸上的困難,而更多的是金融產品設計以及金融服務的創新上得問題,當互聯網金融業大幅降低了銀行營運成本,同時又顯著提升銀行的便捷性,銀行不得不做出相應的改變,而如果在大改前依舊無所作為,對不起,金融行業不講情懷!


盤和林數字經濟觀察


現在互聯網金融已經過時了,現在是fintech,你如果是金融行業,自己好好想想那些效率低下,這就是被改變的對象,因為技術就是解決效率問題的


給你們看看阿里雲的產品框架,基於這些還有螞蟻金服的產品框架,你就知道fintech對傳統金融有什麼衝擊了


這個圖比較實用,雲棲大會比然是fintech的代表,你看看內容就知道了

最後用一句話總結,當傳統金融機構不願意去服務80的用戶,必然失去很大市場


愛己健康


目前國內主流金融生態中,以銀行、證券、保險業為代表的傳統金融模式,逐漸暴露出沉積已久的各種問題:國有金融機構壟斷,非金融部門不得從事金融業務;壟斷導致了長期缺乏產品創新,同時由於手續繁雜, 成本高居不下,中小企業和普通用戶很難享受到好的金融產品和相關服務。這種傳統金融服務的落後使得實體經濟出現巨大的融資缺口,同時個人資金需要尋找更加合適的資金出口,這些都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留下了空間。

互聯網金融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衝擊了傳統金融業:

1.突破時空侷限:只要有網絡,個人就能便利地參與金融業務。互聯網金融公司可以在一個小時以內,在線處理好一切事宜。相關的業務流程包括法律、風險、合規性、資料完善等通過人臉識別、在線提交等技術一次性處理好。正是由於打破了時空的限制,用戶活躍度和交易頻率爆炸式的增長。1970年的時候,紐約交易的股票大概平均每5年換手一次,1980年代末期,每兩年換手一次,1990年代是每4個月換手一次,而到了互聯網金融時期,交易週期已經變成了4天甚至4個小時。

2.打破了小眾的服務:隨著互聯網金融的普及,包括理財和借貸等方面,一般擁有手機的人都可以申請借貸、投資等,隨時隨地得到無差別的服務。P2P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緩解中小企業貸款緊張的狀況,促進了中小企業和實體的發展。在個人金融需求方面,包括投資和理財,通過互聯網金融的渠道,打破了原有的封閉式的運作模式,個人用戶很方便的參與到互聯網金融理財中,並獲得相應的收益,這也是普惠金融很重要的一環。

3.商業盈利模式:傳統金融模式陳舊,服務人員臃腫,效率低下,物理網點還面臨著營業成本、安保成本的不斷攀升,整體成本高居不下。相應的業務費用也飽受詬病。而互聯網金融有著巨大的成本優勢,收益和利潤在很大程度上都有相對保障。此外,互聯網時代的業務模式注重提升用戶體驗,同時用較低的成本來推廣和維繫用戶群體,通過量的積累來完成多重性商業變現。

4.服務與風控效能:這點一直是傳統金融的心病。進入到互聯網金融時代後,由於大數據、信息化、個性化、信用化等技術和方式的處理,極大地提升互聯網金融的抗風險能力。大數據整合了海量各種各樣的數據之後,通過用戶行為和之前的行為軌跡,從而發掘出傳統金融行業無法得到的客戶畫像信息,甚至能基於這些信息去準確預判客戶將來的行為。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金融的風險控制能力,將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兩個量級的差別。


南七道


長期跟蹤互聯網金融等問題的【小哥哥】認為,最重要的衝擊是打破原有金融機構的壟斷地位,有利於向受眾提供了普惠金融服務,契合了小眾客戶的市場融資需求,服務於推動經濟向高質量轉型的發展目標。



第一,有利於打破原有金融機構的市場壟斷地位和時間、空間和地域的限制。互聯網金融服務的橫空出世,就像是釋放到金融市場的一條鯰魚,可發揮鯰魚效應,有利於促進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增強市場競爭。

第二,傳統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和普通民眾的融資需求,由於手續繁瑣、審批流程過長等原因,導致資金服務覆蓋面不夠,服務質量不高。互聯網金融服務的出現,包括理財和借貸,有效彌補了傳統金融服務市場空白,這就相當於給傳統金融機構施壓,刺激傳統金融機構增強服務意識,強化服務質量,提升用戶體驗。



第三,提升傳統金融機構的風控水平,刺激傳統金融業模式升級。互聯網金融機構和平臺可以融合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最新技術手段,對風險管控、個人信用、償付能力等進行分析,對比傳統金融服務模式而言,更加個性化、信息化,精準化,引領著金融服務未來的發展方向,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當然,一切新生事物的發展都不可能沒有問題,一帆風順。互聯網金融發展出現的問題,需要我們理性看待,不能因噎廢食。



歡迎關注頭條號【小哥哥打算盤】,讓我們換個姿勢,讀懂美國和互聯網金融,麼麼噠。


摩羯小哥愛新聞


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是指依託於大數據、雲計算、第三方支付以及社交網絡平臺的一種新型的金融業務模式,它並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實現安全、移動等網絡技術水平上,具有普惠金融、平臺金融、信息金融和碎片金融等相異於傳統金融的金融模式。2013年6月餘額寶橫空出世,改變了眾多消費者的理財觀念和方式,吸引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因此,2013年也被稱為是互聯網金融元年。正如馬雲所說的“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給傳統金融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行業的衝擊

1.傳統金融行業收益下降

傳統金融行業,比如銀行業,其收入主要來自於存貸利差,現在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很多消費者都選擇把錢存入餘額寶,可以消費時隨時使用,方便快捷且收益較高;對於借貸這塊,大多都選擇P2P網絡借貸平臺,省時高效,因此互聯網金融會分流一些傳統銀行的業務,使得收益下降。

2.競爭加劇,致力於提高服務水平

互聯網金融出現之前,銀行一直是處於“躺著賺錢”的狀態,從來不缺乏客戶,具有極大的壟斷優勢,服務質量一直都不太高。隨著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出現,競爭壓力逐漸增大,使得銀行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服務水平,保持良好的形象。

3.加大科技創新力度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隨著經濟社會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金融行業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要想不被當今社會所淘汰,必須要緊跟時代潮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滿足當代人對方便、快捷、高效等的需求。

4.改變傳統業務模式

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方式廣受大眾的喜愛,顧客可以更方便地完成支付,傳統的支付介質被新型支付方式所替代,而銀行的傳統支付結算業務受到了巨大的衝擊。

總的來說,互聯網金融還處於發展的基礎階段,並未改變銀行業的地位,且還有許多要發展和完善的地方,未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對傳統金融行業的衝擊依然存在,我們拭目以待。


筱微塵


沒有影響。

錢,本身就是逐利的。可以在任何形式下流動。

所以金融從來沒有固定的形式。

也就不存在相互衝擊一說。


白九誠銷售經驗



網者歸來


衝擊是毀滅性的,如果央行不保護傳統金融的話。1.儲蓄業務,老百姓都放進了餘額寶。2.貸款業務,最近網商銀行貸款額度被收緊,不收緊的零售業務被搶奪厲害。3.通存通兌,ATM機收入大幅下滑,央行控制了支付寶,微信轉賬額度,不然後果不堪設想。4.支付寶賬戶不放心,你可以1元買賬戶保險。5.其它投資理財等就不多說了。毀滅性衝擊具體表現在:1.互聯網藉助大數據分析,可以準確的看到你的資金流轉情況,省掉了很多貸前徵信工作。2.用戶面大,流量大。業務開展成本低,如果銀行支持遠程辦理業務的話,很多銀行網點都會無人問津。3.銀行網點都是層級式部署,互聯網是平臺入口,混業經營,消費者習慣移動辦理,獲客成本低,業務辦理成本低,很多依靠系統自動處理。4.央行不保護傳統金融的話,很快就會被顛覆,銀行沒有了儲蓄和存款餘額,後果你懂的。潤吧雲專注於企業研究,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與您分享。


潤吧雲


1、人才:互聯網金融公司給你翻倍的錢,給你高管位置,給你股份,你跳不跳?

2、存款:已經看到這個趨勢了,大家把原來放在銀行的錢搬到支付寶為首的互聯網金融公司,我不斷增加你不斷減少,你擔心嗎?有辦法嗎?

3、放款:利息雖然比你高,但是速度比你快,熟悉的網絡玩法和用戶,你敢這麼做嗎?


人人office


總的來說,大概有三大方面。

1.移動支付代替傳統支付業務。隨著移動通信設備的滲透率超過正規金融機構的網點或自助設備,以及移動通訊,互聯網和金融的結合,移動支付為越來越多的商業環境所接受和使用,移動支付成為消費者的支付習慣。

2.網絡直接借貸代替傳統存貸款業務。通過互聯網借貸平臺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使個人在商業上直接借貸。

3.眾籌融資代替傳統證券業務。企業可以通過眾籌融資獲得股權資本,而不必經過投行公司進行股票發行與交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