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正當全國抗戰步履維艱,民眾抗日熱情底落之時,毛澤東《論持久戰》在延安發表。它像黑夜裡引路的明燈,大大擊發出抗日軍民反滿抗日的熱情。第一路軍在楊靖宇的指揮下,炸軍列,搶糧庫,端炮樓,在磐石到集安的廣大南滿林海雪原,神出鬼沒。攪得日偽軍躲在炮樓裡不敢出來,尤其到晚上,它們經常盲目放槍,給自己壯膽兒。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進七月份以來,玉米長到一米多高,瓜果梨桃,散發出田園特有的氣息!頭天杜原國和於德錄出去執行任務,第二天早上回到宿營地,師徒二人吃驚不小,營地被敵人偷襲了,殘門破屋,滿目瘡痍。

~~戰友們的屍體,到處都是,整整五十六位同志,師徒兩個忙活了一天才把戰友們掩埋完。抗聯快速發展引起了日偽軍的重視,敵人開始反擊了。

~~小黑馬和大黃馬嗅著地上,草叢裡戰友們的鮮血,兮溜溜長鳴,前踢刨著泥地,以表答對戰友們的哀思……

~~寫這段歷史,讓我想了許多年不敢下筆,就是哪個事件,哪場戰鬥,什麼時間發生的,各級首長都有誰。於德錄根本記不住。為什麼呢?

~~因為那時候經常是一晚上轉移好幾個地方睡覺,一個晚上跟日偽軍打兩三次很平常。不是被攆著跑,就是被包圍。這種事情一直到了四三年以後才梢有好轉。

~~另外部隊改編司空見慣,今天你在一師八連,明天有可能改編到三師一連。不是團被打散了,就是連被打光了。有好多戰友根本沒認識呢,明天不是犧牲了就是逃跑了。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不是親歷者記憶力不好,根本就來不及記住他們的名字,於德錄的工作獨立性非常強,沒有時間跟大傢伙聯繫感情。保密條例又要求偵查員不許多說話,在戰士們的眼裡,偵察兵是一群神秘的人。

~~為了避免部隊被打散,每次出去執行任務臨走之前,總部都要安排好兩個以上接頭地點。一般歸隊怎麼辦,緊急集合怎麼辦,找不到部隊怎麼辦都有一套詳細的安排。偵察兵是首長的千里眼順風耳,出不得一點媲漏。

~~林彪第一年來東北帶著民主聯軍,被杜聿明追著打,一直退到中蘇邊境。主要一條就是情報不準不全面。部隊混雜缺乏聯繫。再就是缺少武器​。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成熟的偵查系統,是指揮員成功的保證。而且是唯一的保證。


~~於德錄養的小黑馬,剛一歲多,在人類社會算是小孩兒,特別淘氣,它經常把於德錄頂翻在地。有時候它一溜煙跑沒影了,然後又顛兒顛兒地跑回來在於德錄身上臉上噌癢癢。

~~有一回他倆瘋鬧過了頭,於德錄也不知道咋就弄疼了小黑馬,小黑馬在於德錄的後背上“亢嗤”就一口,咬下足有二兩大的一塊肉,衣服給咬了一個大洞。好在沒傷著骨頭。疼的於德錄半個月才好,多虧杜原國懂中醫,用草藥膏治療好了。

~~從此,一到下雨陰天,後背就疼,奇準無比。

~~有一天晚上部隊正在一條山谷裡宿營。於德錄後背疼痛難忍,天氣又悶又熱,誰都知道要下雨了,可不曉得啥時候下。他跟杜原國說:“師傅,馬上要下大暴雨了,你能不能跟領導說一聲趕緊往山上轉移吧。再晚就來不及了。”

~~杜原國當機立斷,命令身邊人快速往山上轉移。然後去找領導彙報。剛說完大雨傾盆而下,山洪瞬間暴發。好在大家準備及時,轉移訊速。避免了一次災難。

~~從此以後,戰友們對於德錄的天氣預報更加深信不疑。他也越發喜歡上小黑馬。兩個像親兄弟一樣,一天到晚行影不離。

請看下集:扮豬吃虎,巧立頭功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