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跨洋航班:航空业的发展 今非昔比

我10岁时曾随父亲和家人搭乘海军飞机一起从华盛顿特区去往位于西太平洋的关岛。

在那个时代,不间断洲际飞行还是新事物,我们乘坐全新的波音707从巴尔的摩飞到了洛杉矶。

在5个小时内从大西洋飞到太平洋,感觉犹如科幻小说一般。那时乘坐飞机是一件很正式的事情,我们都穿着“最体面”的衣服(在那个时代人们去教堂都会精心打扮)。

空姐(在上世纪60年代,她们被称为空中乘务员)把飞行员之翼徽章赠送给妹妹和我留作纪念,并且邀请我们去驾驶舱和机长见面。你可以想象一下,对于10岁的小孩,这是多么令人激动的事。

跨洋航班:航空业的发展 今非昔比

1960年到达关岛阿加尼亚的道格拉斯DC-6,曾经是空中飞行的标准飞机。

在加利福尼亚待了几周并拜访我的祖父母后,父亲飞往关岛去布置我们的新家。两周后,我和其他家人乘坐Douglas DC-6从特拉维斯的空军基地起飞,开始了10,000公里(6200英里)横穿太平洋的奇幻旅程,而海军称之为“横渡太平洋”。

这一旅程历时27个小时,途中在夏威夷和威克岛短暂停留并补充燃料。当然,那时候没有空中Wi-Fi、电影、电话或其它任何娱乐项目,只有母亲给我们读书,或者我们自己看书,也可以在彩色图画本和报纸上画图。

我记得我那时兴奋得睡不着。当我们最终在关岛降落后,我第一次真正感到地球是如此巨大。

跨洋航班:航空业的发展 今非昔比

1960年经过27个小时跨洋飞行后,作者(左)和家人到达关岛。照片中的花环带着很重而且很热

一转眼57年过去了。最近,新加坡航空宣布将于11月恢复新加坡与洛杉矶之间的直飞航线,由空客A350-900ULR(超远航程)客机执飞。

跨洋航班:航空业的发展 今非昔比

新加坡航空的空客A350-900ULR。图片来源:空客官网

无独有偶,去年联合航空宣布其第一条从洛杉矶到新加坡的直飞航线正式运营,航程达到14,000公里(8700英里)。由于喷射气流的存在,向西飞行时间差不多要18个小时,向东飞行时间则为15个小时出头。联合航空在这个跨洋航线上投入了252架新波音787-9梦想客机(是当时我们乘坐的DC-6的3倍大)。

而其它航空公司,如卡塔尔航空、阿联酋航空和印度航空,则宣布其将实现同伦敦和珀斯、迪拜和奥克兰和德里和旧金山间的直飞航班。商业航班出现已有一个世纪,这百年间出现过很多第一次。

比如,第一个定期商业航班(固定翼飞机)是1914年开通的彼得斯堡和佛罗里达坦帕市之间的航班,整个航程为15英里;第一个跨洋航线为1935年泛美航空开通的从旧金山马尼拉的Clipper“水上飞机”航线(途经的加油点和25年后我们家经历的一样,为夏威夷、威克岛和关岛)。泛美航空的Clipper能乘坐13名乘客,每个乘客的票价以今天美元计价的话为14,000美元。我想当时乘客们乘坐的一定都是头等舱。

第一条跨洋直飞航线为1938年开通的从柏林到纽约的航线,开启了空中旅行的新纪元。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这一进程,直到1947年重新开启。第一条跨大陆定期直飞航线(从纽约到洛杉矶)于1953年开通。随着一条条航线的开通,地球,变得越来越小。

在这一百年的航空发展历程中,每一次长距离飞行成就都离不开霍尼韦尔这类企业的持续创新发明。从1914年的第一个飞机稳定器到如今的互联飞机,创新发明让飞机飞得越来越远,越来越安全,并且越来越实惠。当然,乘客的舒适性更是得到极大的改善。

当我看到新加坡航空、联合航空等开通从洛杉矶到新加坡的直飞航线时,我想起了数十年前乘坐DC-6横跨大洋的27个小时旅程。

我常常慨叹:瞧,飞行已经发展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为何感觉地球已经变得如此之小?

毫无疑问,在漫长的旅途中,高速Wi-Fi也缓解了旅客的疲惫感——乘客可以播放在线电影、打游戏、看电视真人秀,发邮件或者打电话,时间过得更快了。

当然,彩色绘本和阅读依然不能完全被替代,即使是在飞往新加坡的18个小时旅途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