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泰式炒麵和潮汕粿條一家親?潮汕人和泰國的淵源遠不止這麼一點點

泰式炒麵和潮汕粿條一家親?潮汕人和泰國的淵源遠不止這麼一點點

去過泰國旅遊的人,應該都吃過所謂的“泰式炒麵”(Pad Thai),這道美食甚至已經成為泰國的國家級美食。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這種從二戰時期就風靡泰國至今的料理竟是由潮汕炒粿條演變而來!

泰式炒麵和潮汕粿條一家親?潮汕人和泰國的淵源遠不止這麼一點點

泰國最有名、歷史最久的泰式炒麵店如今坐落在曼谷馬哈猜路上。據其經營者介紹,這種料理是二戰時期的泰國總理鑾披汶·頌堪發明的。

鑾披汶·頌堪祖籍潮州,二戰後期因茉莉香米價格攀高,鑾披汶·頌堪呼籲百姓多吃粿條,即中國潮汕式的麵條。由於粿條是中國食物,於是強調“泰化”的鑾披汶·頌堪在中國粿條的基礎上發明出了泰式炒麵,起初名字還叫“炒粿條”,或者“泰國炒粿條”。此後,泰式炒麵風靡全國,直至今日更成為遊客的打卡美食!

泰式炒麵和潮汕粿條一家親?潮汕人和泰國的淵源遠不止這麼一點點

鑾披汶·頌堪

如果你以為潮汕人和泰國的淵源只有炒麵和粿條,那你就錯了!泰國古時稱暹羅,是中國的千年藩屬國,1888年(清光緒十四年),清朝廷派往東南亞視察的查島委員王榮和、餘璀會將他們在暹羅的所見所聞向皇帝作了彙報,在他們的會稟中有這麼一句話:“查暹羅國王百年前系潮州鄭氏,在位十數年。

這位“潮州鄭氏”,正是泰國曆史上著名的愛國英雄、吞武裡王朝的創建者鄭王大帝,也即是被梁啟超譽為“中國四大殖民偉人”之一的鄭昭(昭在暹語中為王的意思)。他的中國名字叫鄭信。

泰式炒麵和潮汕粿條一家親?潮汕人和泰國的淵源遠不止這麼一點點

鄭信

鄭信祖籍廣東潮州府澄海縣華富村(今汕頭市澄海區上華鎮),其父鄭達早年因貧困南渡暹羅謀生,起初在暹羅首都阿瑜陀耶城社會底層工作,後曾取得京城賭場承包權,更名鄭鏞。鄭鏞在得到國王賜於“坤拍”爵位後,又娶了一位名叫洛央(又名燕子)泰族女子為妻,並於1734年4月17日生下一子,取名鄭信。據說鄭鏞去世後不久,某日,其時財政大臣昭披耶基節過路偶遇鄭信,見其體型異乎尋常,且聰明過人,認為其長大必成大器,便將其收為義子。

鄭信自幼接受貴族子弟傳統教育,加之勤勉好學,精通律志兵法,及中、泰、越、印等多國語言。13歲便入宮成為泰國宮廷侍衛,後又出任巡撫官(代表國王到泰北各城巡察)、達城副官,在達城城主去世後即出任城主之職。在毋隆葛王駕崩,億卡塔王繼位之後,鄭信又被賜為“甘亨碧城”府尹,封爵為“披耶”,因而在暹羅也被稱為披耶達信。

泰式炒麵和潮汕粿條一家親?潮汕人和泰國的淵源遠不止這麼一點點

1763年,緬甸軍大舉入侵暹羅,泰國陷於四分五裂狀態。此時的鄭信已是一個驍勇善戰的偏將,他認為要光復國土、收復失地,必先建立基地。於是,在阿瑜陀耶淪亡後,鄭信迅速帶領五百精兵向東突圍,後又以破釜沉舟之志攻下尖城(即今之尖竹汶府),並以尖城,及未佔領的東南沿海地區為復國基地,構築軍事堡壘,建立海軍,招募中、泰中壯年男子入伍,壯大軍事力量。

半年後,鄭信開始率部大舉反攻,順湄南河而下,並以勢如破竹之勢攻下吞武裡。當時正值黎明時分,鄭信下令進古廟“瑪喀寺”上香。繼而又乘勝追擊,包圍了大城,與緬軍展開了殊死血戰,終於全面擊退緬軍,驅逐外寇,光復了大城。

泰式炒麵和潮汕粿條一家親?潮汕人和泰國的淵源遠不止這麼一點點

鄭王大帝塑像

在歷經北征南戰之後。鄭信又帶兵平定泰國各方割據勢力,於1770年完成了國家統一大業,並於當年12月28日被擁立為王,建立了泰國第三代王朝——吞武裡王朝,史稱鄭皇。這位祖籍澄海的男子,神奇地成了泰國皇帝,他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在海外稱帝的華人。

如今在泰國吞武裡,仍完整保存有一座雄偉壯觀的鄭王廟,主殿裡供奉有泰王鄭信的王像及遺物,是目前泰國第三大寺,也是泰國一個重要的旅遊景點。

泰式炒麵和潮汕粿條一家親?潮汕人和泰國的淵源遠不止這麼一點點

鄭王廟

不知你有沒有發現,歷任的泰國國王都姓鄭?如拉瑪二世叫鄭佛,拉瑪三世叫鄭福,拉瑪四世叫鄭明,拉瑪五世叫鄭隆,拉瑪六世叫鄭寶,拉瑪七世叫鄭光,拉瑪八世叫鄭禧,拉瑪九世叫鄭固,拉瑪十世叫鄭冕。原來,當年鄭信死後,查庫裡將軍奪取政權成為拉瑪一世,建立了曼谷王朝。為了獲得當時大清朝宗主國的支持,他改名鄭華,宣稱是鄭信的後代,以此獲得了大清的承認。從此,泰國國王都自稱是中國人的後裔,每個國王都姓鄭。

在鄭信的家鄉澄海華富村,建有一座鄭王衣冠墓,並被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泰國的詩琳通公主還專程來到澄海華富村拜謁鄭信衣冠墓,隨行的泰國華僑也帶來了一尊仿照曼谷吞武裡廣場上的鄭皇騎馬銅像相贈。

泰式炒麵和潮汕粿條一家親?潮汕人和泰國的淵源遠不止這麼一點點

澄海鄭王衣冠墓

除了王室,泰國的總理界也充斥著潮汕人的身影,不信請看下圖——

泰式炒麵和潮汕粿條一家親?潮汕人和泰國的淵源遠不止這麼一點點

除了圖中顯示的,還有著名的他信家族,祖籍豐順(他信祖輩離開廣東時,豐順仍歸潮州管轄。他信在接受採訪時稱自己既是潮汕人也是客家人),一門走出了他信、頌猜和英拉三總理。

泰式炒麵和潮汕粿條一家親?潮汕人和泰國的淵源遠不止這麼一點點

頌猜(左)、他信(中)和英拉

有趣的是,民間流傳鄭信大帝被殺時曾立下毒咒:“奪我皇位者王朝不過九代”,拉瑪九世在位期間,這則傳說在泰國愈演愈烈,因為泰國前總理他信泰文發音叫Taksin,而Tak在潮州話裡與“鄭”類似,他信就是鄭信。

他信既有錢又有民望,一直影響操作著泰國政局,入仕時還恰逢泰國王室傳到拉瑪九世。當時泰國上下一直議論紛紛,民間甚至傳出,他信就是鄭信的轉世,要在這一世重奪皇位。拉瑪九世離世時,泰國的動盪傳言達到了頂峰,很多人都已經做好了隨時面對戰爭的準備。直至拉瑪十世順利即位,泰國民眾才安下心。

泰式炒麵和潮汕粿條一家親?潮汕人和泰國的淵源遠不止這麼一點點

當選總理的他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