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四川山裡的這間竹韻美宿,只用了52天打造,卻被帶到威尼斯雙年展


四川山裡的這間竹韻美宿,只用了52天打造,卻被帶到威尼斯雙年展


智能機器人加上人工搭建,這個四川山裡的竹韻美宿裡有現代與傳統融合的鄉村美學。


四川山裡的這間竹韻美宿,只用了52天打造,卻被帶到威尼斯雙年展

這兩年,各種風格的民宿已經悄然冒頭,從不同的室內風格比拼到建築設計。

星球、樹屋、船屋、海底宮、極光小屋早已成為了現實。

四川山裡的這間竹韻美宿,只用了52天打造,卻被帶到威尼斯雙年展

越來越多的酒店與民宿因為新銳的建築、上佳的房屋改造獲得國際大獎、收穫全球的關注。

每年,建築雙年展期間全球有數百個建築裝置匯聚到威尼斯,新銳的想法與對建築的全新理解都在會展中碰撞。

在今年,第 16 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中,一個由四川竹里民宿抽象而來的裝置被特別展出。

四川山裡的這間竹韻美宿,只用了52天打造,卻被帶到威尼斯雙年展

第16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的藝術裝置

竹裡雖然身處四川深山之中,本身卻代表著一種全新的建築思維與想法。

直觀的看,它的主體建築呈現出無窮的符號,展現出了竹子的曲線美感。

四川山裡的這間竹韻美宿,只用了52天打造,卻被帶到威尼斯雙年展


四川山裡的這間竹韻美宿,只用了52天打造,卻被帶到威尼斯雙年展

而在更深層的內在,主持設計師袁烽試驗性的嘗試了將智能機器、虛擬現實等名詞投入到建築中去。

四川山裡的這間竹韻美宿,只用了52天打造,卻被帶到威尼斯雙年展

有這樣的想法,與他之前去 MIT 做了一年的訪問學者經歷有關,在那裡他見到了數字化與設計結合的可能性。

回國後,他開始著手將智能機器人應用在設計與建造中。通過工廠直接從設計圖紙上定製材料,運送到現場之後再進行裝配。

四川山裡的這間竹韻美宿,只用了52天打造,卻被帶到威尼斯雙年展

他讓建築設計的電子參數,真正的由紙面上走出來,以一個可視化的視角呈現。

這種方式讓他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設計並完成一個自由度高、挑戰材料物理承受極限、又極具藝術美感的建築。

四川山裡的這間竹韻美宿,只用了52天打造,卻被帶到威尼斯雙年展


四川山裡的這間竹韻美宿,只用了52天打造,卻被帶到威尼斯雙年展

竹裡便也是使用了這種 “數字設計與建築一體化” 的方式製造,讓數字化的機器人對材料加工,之後再運至四川安裝。

雖然使用了眾多的曲面藝術,屋頂也有複雜的結構支撐,整個建設僅僅花費 52 天時間。

四川山裡的這間竹韻美宿,只用了52天打造,卻被帶到威尼斯雙年展

“機器的加入能夠保證效率高,並且比人準。在40度的天氣下人幹不了活了,但機器還能夠24小時工作,這種協作之後是增強了人腦的能量,增強了想一個問題和實現這個問題的能力。”

四川山裡的這間竹韻美宿,只用了52天打造,卻被帶到威尼斯雙年展

竹裡位於四川崇州道明鎮,距離成都大約 1 個小時車程。

它所在的這個村莊,只是川西林盤中很普通的一個。在竹裡完成前,村子裡很少能看到年輕人的身影,基本都是老年人在堅守著。

四川山裡的這間竹韻美宿,只用了52天打造,卻被帶到威尼斯雙年展

村中老人在編織完成部分裝置

等竹裡建成,由於建築本身的先鋒性讓人關注到了這個村子,同時讓本地進城的人返鄉在村裡開店經營。

用袁烽本人的話來評價的話,就是“一個建築起到了針灸的作用”。

四川山裡的這間竹韻美宿,只用了52天打造,卻被帶到威尼斯雙年展

竹裡的內部,更多的被用成是一個餐廳,部分牆面用了半透明的玻璃,這也使得室內與室外的界限相對模糊。

四川山裡的這間竹韻美宿,只用了52天打造,卻被帶到威尼斯雙年展

村中世代相傳的編織,也作為建築的牆面呈現在竹裡建築中。

四川山裡的這間竹韻美宿,只用了52天打造,卻被帶到威尼斯雙年展

在主體建築的後方,有 8 個縮小版的竹製建築,這裡是民宿的客房。

由一條林蔭道作為隔斷,兩側建築一字排開,俯瞰的話更像是兩個圓形並列咬合咋一起。

四川山裡的這間竹韻美宿,只用了52天打造,卻被帶到威尼斯雙年展

這也讓室內自然的被切割成起居與休息兩個空間,中間還有一個圓形的院子保證了房間採光與私密性。

四川山裡的這間竹韻美宿,只用了52天打造,卻被帶到威尼斯雙年展

山野、民宿、前沿科技,竹裡用建築將三者串聯起來,成了一座鄉村美學的復興站。

四川山裡的這間竹韻美宿,只用了52天打造,卻被帶到威尼斯雙年展

不過目前,竹裡尚未在主流平臺上開放預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