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為什麼瓷器價格相差大?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收智商稅?

目前瓷器最大的產區是德化縣和景德鎮。

單從價格來看,德化茶具幾百元可買一套;而景德鎮的瓷器茶具,往往一個手繪單杯價格就要數百,一個手繪蓋碗的價格可能上千。

如果是汝瓷、郎紅、柴燒等,價格更不菲,一套茶具上萬都不見怪。

這巨大的價格差異來自於哪裡?哪些差異是合理的,哪些是收智商稅的呢?

為什麼瓷器價格相差大?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收智商稅?

天青色汝瓷蓋碗

1、製作工藝對價格的影響

雖然瓷器是中國人發明的,但現代瓷器生產工藝,大部分是英國人改進的。

英國發明瞭骨瓷配方,在高嶺土中加入牛骨頭粉,將瓷化溫度從1250°C降至1100°C,降低燒製成本。

英國人發明了瓷器的兩次燒成法。一次燒成法是生坯掛釉後一次燒成,高溫下會可能發生破碎,成品率比較低。兩次燒成法是先用低溫將生坯燒成,然後掛釉再入窯用高溫燒成,成品率接近100%。

英國人還發明瞭機器壓膜定型,取代了手工拉胚。一件機壓成型的杯子只需要幾毛工費;一件手工拉坯的杯子則要上百塊工費。

英國人還發明瞭轉印貼花技術,取代了手工繪畫。現代瓷器表面那些畫,甚至是看上去仙風道骨的山水畫,絕大部分都是貼上去的。一件貼花的杯子只需要幾元工費,一件普通畫工手繪的杯子工費就要上百,更不用說名家手繪。

由此可見,

是機器還是手工,對瓷器價格有決定性影響

但是,不等於機器做的一定不好。正是因為機器生產降低了成本,普通人才能享用質優價廉的陶瓷。

2、燒製窯爐對價格的影響

標明為柴燒的瓷器特別貴,這合理嗎?

自從歐洲人學會了製作瓷器,很快他們就使用氣窯和電窯來燒製瓷器。氣燒或電燒,可精確控制溫度,環境汙染更小。

柴燒是原始的工藝,要耗費大量木材,成本非常高。柴燒會排出大量有害氣體,汙染環境。

那為什麼高檔瓷器都號稱是柴燒的呢?

在柴燒爐中,漂浮的爐灰落到胎體上,形成了一層不可預測的灰釉。柴燒作品每件都是獨一無二的。

柴燒瓷器的確成本高,價格貴是合理的。

然而是否有必要買一件耗費大量木材、汙染空氣、價格昂貴的柴燒茶器呢?即使每一件柴燒作品都獨一無二,它們表達的藝術主題其實是單一的。

再說,是否是真的柴燒,普通人能識別嗎?電燒窯爐早就可以通過精確控制溫度和釉料,達到類似柴燒的效果。

為什麼瓷器價格相差大?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收智商稅?

柴燒手繪青花茶碗

3、原材料對價格的影響

“某地的高嶺土資源已經面臨枯竭”,“某地的泥料已經沒了,庫存都在咱家院子裡”……這是常見的廣告詞。

不能否認,胚土原料確實有幾十倍的價格差異:有幾百元一噸的渣頭泥,也有數萬元一噸的高白泥。

但是,遠遠沒有達到炒作的資源枯竭。僅景德鎮一地已經探明的高嶺土資源,按目前的消耗量,夠做幾萬年的瓷器。

高嶺土的化學組成為46.54%的二氧化硅,39.5%的三氧化二鋁,13.96%的水。就算真沒了,以人類目前的化學水平,分分鐘都配出來。

以原料稀缺為噱頭的高價陶瓷,收的是智商稅。這同樣適用於炒作更誇張的紫砂壺。

質好、安全的瓷器茶具標準是什麼?

1、做工精美,細節沒有瑕疵。

好的瓷器無論是機器壓模還是手工拉胚,都會修整檢查,不會出現明顯的瑕疵。

2、同等厚度,具有較高的透明度和較重的質量。

原材料好、燒製溫度高,燒出來的瓷器胎質緊密,比重會更大。原材料不好,燒製溫度不高的話,胎質內氣泡多,比重更小。


為什麼瓷器價格相差大?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收智商稅?

厚釉德化白瓷杯

3、如有花紋,釉下彩、釉中彩更安全。

上色後燒製溫度不夠1000攝氏度的話,能夠摸出圖案邊緣,這種瓷器叫釉上彩。

釉上彩瓷器用久了會掉色,在高溫下也可能釋放重金屬。杯碗內側有圖案的,一定不能是釉上彩。

釉下彩和釉中彩的顏料被釉質覆蓋住,相對安全。

4、最好不要有冰裂紋(俗稱開片)。

冰裂紋是瓷器表面釉面開裂形成的殘缺美。現在的工藝其實可以想怎麼開片就怎麼開片。

只有在泥料、釉料、顏料、溫度等保證絕對安全可靠的情況下,才使用有冰裂紋的瓷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