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剛剛發佈的院士專家十大創新成果,可能改變你的生活

便攜式食品綜合分析儀可快速檢測食品的水分、蛋白質、澱粉、脂肪等多項指標;“網絡畫板”可實現數學作圖、動態測量、邏輯動畫、代數分析,打造移動的數學教學實驗室;通過尖端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開發出一系列智能內窺鏡機器人技術,實現實時診斷並降低漏檢率……

刚刚发布的院士专家十大创新成果,可能改变你的生活

在11月27日於東莞舉行的粵港澳大灣區院士專家重大創新成果發佈會上,10個院士專家團隊發佈了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生命科學、新材料等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南方+記者現場直擊發佈會發現,這些新鮮發佈的重大創新成果中,不少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直接關聯,有著明確的產業化前景,這些成果今後或將改變我們的生活。

刚刚发布的院士专家十大创新成果,可能改变你的生活

例如,今後我們通過手持設備,或許就能直接檢測食物的營養物質含量和安全指標了!中國科學院陳星旦院士團隊發佈的“智能光譜快檢+互聯網服務雲平臺”,以智能光譜快檢技術為基礎,研發便攜式食品綜合分析儀、多功能食品綜合分析儀等硬件設備,可快速檢測食品的水分、蛋白質、澱粉、脂肪等多種指標,還可以檢測食品中藥物殘留、非法添加物、毒素、重金屬指標。除了應用於食品企業、監管部門外,該產品還面向個人級消費者。

“網絡畫板”這一成果則可能改變教學方式。中國科學院張景中院士團隊發佈的這一技術,是一款專業動態數學教學工具。團隊成員、廣州大學計算科技研究院博士饒永生現場展示了“網絡畫板”的工作模式,它可以實現作圖、變換、動態測量、邏輯動畫、代數分析、自動推理等功能,讓學習更加直觀生動,可以在電腦、手機等多個終端使用。

中國工程院方濱興院士團隊帶來的“天眼情報一隱匿網絡空間情報分析”,則專注於隱匿網絡空間的情報偵測,為金融、能源、遊戲、電子商務等行業的在線業務安全提供威脅情報信息。

刚刚发布的院士专家十大创新成果,可能改变你的生活

在生命科學方面,現場發佈的“新型抗腫瘤藥物創制的關鍵氘代技術”“愚公移山:智能外科手術4.0”同樣有著較高的關注度,對人們看病就醫產生正面影響——

中國工程院範滇元院士團隊發佈的“新型抗腫瘤藥物創制的關鍵氘代技術”,通過對現有藥物氘代(化學反應的一種),可以降低藥物毒性和減少給藥頻率,有助於解決部分抗癌藥物毒副作用大的問題,同時也為研發新的高效抗腫瘤藥物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中國科學院劉允怡院士團隊帶來的“智能外科手術4.0”,則通過尖端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開發出一系列智能內窺鏡機器人技術,包括結腸鏡(人工智能消化道內窺鏡)、支氣管鏡和內視鏡等,可以實現實時診斷並降低漏檢率。“這些技術的應用就好像年輕醫生有了‘資深專家’的實時指導。”劉允怡院士團隊報告人說。

記者在現場注意到,成果的發佈以“項目路演”的方式舉行,參加發佈會的還有東莞松山湖高新區、濱海灣新區負責人,東莞市科技創新金融集團等金融和投資機構、新型研發機構、科技企業孵化器和高新技術企業代表。

刚刚发布的院士专家十大创新成果,可能改变你的生活

成果發佈會的另一特色,是直接打造院士專家團隊與企業、投融資機構對接的平臺,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

在現場,10項成果發佈後,各團隊按領域與東莞相關的鎮街園區、高新企業、產業園區、金融機構和研發機構等進行分組交流對接。經過近2個小時的溝通,院士專家團隊與參會企事業單位建立了聯繫,達成了初步意向共識,為後續成果對接奠定了基礎。

【鏈接】

粵港澳大灣區院士專家重大創新成果發佈會是2019粵港澳大灣區院士峰會暨第五屆廣東院士高峰年會的重磅專項活動之一。2019粵港澳大灣區院士峰會將於11月27日在29日在東莞舉行,超過100位的院士、大咖將開展多場對話、交流,並走進企業、校園,南方+記者將持續關注,並將於11月28日上午9時帶來開幕式的圖文直播,敬請關注!

戳這裡看

粵港澳大灣區院士峰會開幕式直播

【記者】卞德龍

【圖片】李玲

【作者】 卞德龍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