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买二手房想要以房龄和产权年限来压价,为何不奏效?资源不均等

很多朋友把商品房的产权年限跟土地出让年限搞混,拿到过房产证(不动产权证)的朋友应该知道房产证上有明确的土地出让年限70年,但是房产证办理下来的时间一般都是要短于70年的(哪怕新房也是如此)。

尤其是在一些二手房交易过程中,很多购房者拿到房本的那一刻才发现自己的房屋土地使用年限已经过了好多年。那么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可以允许卖房者折价出售呢?从目前情况来看,购房者还是没有这个地位的。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的观察。

所谓的产权70年一般都是土地出让年限,不过根据物权法规定房屋所有者其实不用过分关注这点

我经常跟我的朋友讲过这个道理,根据目前的趋势来看哪怕未来70年土地出让年限到期了,作为房屋所有者来说只要不是出售房屋,其实是可以坐视不理的。也就是说物权法保护了房屋所有人的房屋所有权,你购买了自然是可以居住的(只要房屋不塌);土地年限到期了,如果想要出售那么补缴一定的土地出让金即可,换句话说如果不出让(出售)自住其实是不用补缴的。几点观察:

买二手房想要以房龄和产权年限来压价,为何不奏效?资源不均等

房产中介

第一、房屋本身的价值其实就是土地价值,土地价值高低其实还是周边资源附属决定的。曾经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这点,为何一座城市市中心的房价会比远城区的房价高那么多?都是一样的土地,都是一样的钢筋水泥为何差距好几倍?其实还是因为资源配套的原因,就以我身边的例子来说,市中心的房产2公里范围内有2-3个大中型公园、1-2个商业中心、3所公办小学2座公办初中等。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城市的市中心普遍存在,但是郊区呢?恐怕一个菜市场都很难见到吧。这就是我一直说的房价其实本质还是周边资源配套的体现,资源配套越完善房价自然就越高。

第二、二手房买卖更是这样,多数二手房都是处于资源相对比较完善的区域(要不然大家月不会买)购房者没有议价能力是肯定的。房产供过于求是事实,但是资源从来没有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而且未来很多年会一直这样)

,哪怕是如今的北上广深优质资源也是稀缺的,要不然也不会老城区与新城区的房价差距这么大。再说的直白点,甚至不少购买二手房的朋友并不是相中房产而是房产背后的资源,比如:学区房、学位房等。既然大家都这么直白,那么土地出让年限甚至房屋屋龄其实只是次要参考因素。

买二手房想要以房龄和产权年限来压价,为何不奏效?资源不均等

挑选二手房

优质二手房从来不缺买家,条件一般的二手房其实也没有多少议价空间和投资必要

第一、以房龄或者土地出让年限不够来跟卖房者议价多数情况下是没人搭理你。其实当你开始询问二手房或者有意向购买的时候你已经处于被动的地位,为何会这样?其实卖方很清楚你购房的目的,在房产税、空置税等惩罚性税种没有出台情况下,不少持有多套房的朋友是可以继续持有的。毕竟只要城市在发展,理论上是城市的资源配套也是会逐步完善的,房价会持续上涨的。

买二手房想要以房龄和产权年限来压价,为何不奏效?资源不均等

二手房交易中心

第二、要想真正实现“房住不炒”最关键的其实还是做到资源配套足够。不知道大家对于炒房是如何理解?我对于炒房的理解一直都是“炒资源”,房产背后的资源才是炒的原始动力。这也是为何对于一些劣质地块,开发商无人问津的原因,因为开发商更深知这个道理。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综上,买二手房的朋友基本都是没有多少议价能力的,毕竟多数二手房购房者都是刚需为主,而且刚需购房者购房考虑的资源配套更多,交通、教育、医疗等。换到你自己身上,当你选择的都是优质二手房的话(劣质的你也不会选),你会给对方议价空间吗?肯定不会。各位觉得呢?原创不易,喜欢记得点赞、转评、关注,更多优质内容继续贡献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