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為什麼說小學成績具有欺騙性?看完這個小故事就明白了

今兒個跟大家分享一個教育故事,是我一個親戚家的孩子的。

她的故事說起來有點唏噓,這就是,為什麼孩子小學成績優秀,具有欺騙性?

她的父母都是城市的藍領兩枚,做著非常普通又很容易被替代的工作。知道自己書讀的少,在如今高競爭性職場上特別容易吃虧,於是他們把所有的精力和期望都傾注在了自己的獨生女身上。

從三歲起,就教孩子識字。上學前班,按著孩子學加減法、英文和寫作。小學一年級起,開始給孩子買大本大本的練習冊。六七歲的孩子,每天晚上就是坐在書桌前啃書、做習題、背誦。

我對她父母說:“要學習也不是這麼學的,學這些習題、背誦有什麼用啊?”

她父母一聽反倒很生氣,對我說“你是飽漢不知道餓漢子飢,你這麼高的學歷,我們這輩子也追不上了,所以我們不能耽誤孩子。”

她父母的意見是:小學必須打好基礎,最好能考三個一百分(語文、數學、英語)回家,這才說明學得優秀。

我對她父母的觀點不置可否,但畢竟是我的親戚,不能坐視不管。我偷偷給孩子買了很多有趣的課外書,想讓孩子擴大閱讀量,但最後都被她父母攔了回來——理由是:孩子的作業還沒寫完,不能看。

為什麼說小學成績具有欺騙性?看完這個小故事就明白了

要我看呢,孩子的成績裡,多少也有替父母爭氣的成份。孩子的世界是敏感的,孩子的生活裡也有攀比。這孩子知道父母的生活壓力大,所以希望按他們的期望考出好成績,為的不過是能讓底層父母揚眉吐氣,在旁人面前有些自豪的談資。每次想到這裡,我竟然有些心酸。

孩子每天在書桌前坐到十點多,要麼是在默寫課文,要麼是在做口算,要麼是在背單詞。在小學三年級之前,她的確是班裡那個總拿100分的孩子。

到了三年級,事情有些變化,孩子做功課開始有些吃力了。

她對我說:“課文變難了,很多字不認得,班裡很多同學,語文在一二年級時,並未像我那樣考得100分,到了三年級反而閱讀速度非常快。我一篇課文還沒讀完,別的同學卻已經把大意瞭然於心。”

數學也開始變得不那麼容易。三年級的數學引入了除法,她總覺得理解起來不像加減法那麼快,別的同學卻很容易的理解老師在講什麼,即使題目換個花樣,也總是很快識別出出題人的意圖。

孩子很不服氣的說:“沒有發現XX的數學能力強啊,前幾年XX還是中等生呢,不如我,怎麼很快就把我超過了呢。”

她父母也有些焦急,於是變本加厲催促她“打好基礎”,做習題、做卷子。而這樣做的結果是,她的焦慮與委屈越來越厲害,她是班裡最用功的一個,也是學起來越來越吃力的那個。

後來小學畢業,到了初中,她更是泯然眾人矣,成績下滑到了班級中等,上不去,也下不來。但是她已經沒有小學一二年級的自信了。

我想整件事情最委屈的,就是孩子自己。她的父母不知道孩子落後的原因,反而一個勁兒質問女兒:“小學你學得這麼好,為什麼越大越被別人超過了呢?你再努努力啊、你再找找學習方法啊!”

孩子已經陷入了越學越累、越累越沒有自信的怪圈。

為什麼說小學成績具有欺騙性?看完這個小故事就明白了

很多家長以為,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就是指的小學成績好,以後成績就會一直好。

但是,小學成績具有欺騙性的。它讓你有“孩子很優秀”的錯覺,尤其是這種優秀是用大量的課業時間換來的時候。

小學階段的孩子,尤其是學齡前的孩子,不可以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課本和作業裡,是因為課本內容相對單一。

一二年級的學習內容中記憶、模仿的內容較多,孩子憑機械記憶,照搬照抄,比別人學得更苦,也能得到好分數。

但是從三年級開始,即使在那些要求記憶、模仿的學習內容裡,包含了大量需要孩子開動腦筋的因素,如孩子不注意這一點,還是用機械記憶的方式學習,那麼,隨著要動腦筋的因素越來越多,以及學習內容的加深,孩子的學習成績就會逐漸下降。

我親戚的孩子,就是一個心酸又可憐的明證。

話再說回來,到了小學三年級,逐漸超過我親戚孩子的,都是什麼人?

秘訣就是:都是在童年堅持了大量閱讀,有著海量閱讀量的孩子。

為什麼說小學成績具有欺騙性?看完這個小故事就明白了

讓我來解析一下,為什麼三年級以後,那麼多孩子都超過了她。

親戚孩子對我說:“很多人到了三年級反而閱讀速度非常快,她一篇課文還沒讀完,別的同學卻已經把大意瞭然於心。”

原因是:這種孩子的閱讀能力打下了良好的根基,看得越多,閱讀速度就越快,別人連課文都沒讀完,他連題目都看懂了,這樣的孩子成績不好才怪,學得又快又容易。

親戚孩子對我說的:“總覺得理解起來沒有很快,別的同學卻很容易的理解老師的意圖,即使題目換個花樣,也總是很快識別出出題人想考什麼。”

原因是:這也是跟孩子的閱讀能力密切相關的。閱讀能力本質上就是記憶與理解。如同健身時必須通過反覆提舉重物才能促使肌肉生長,只有大量閱讀才能刺激大腦更有效率地處理信息的輸入輸出。

小學階段一定要讓孩子從容一些,不要追求分數的高低。只要養成海量閱讀的習慣,別的學什麼都會很容易。

而不會像我親戚的孩子,在委屈和不平中,看著昔日落後的同學一點點的超過自己,而因為兒時閱讀能力沒有培養起來,再也追不上了。

來自 毛豆媽 益智學堂,版權歸作者所有,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