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正儿八经侃三国——吕布终结篇:忠肝义胆

上回书说到在兖州之战中,吕布最终败于曹操。但这个败,败的是着实憋屈。完全不是因为技不如人,或者计不如人,感觉就像是你充了不少钱弄了一身顶级装备,对面花15块买了一锁血挂,恶心不?其实整个战役中,吕布根本就不需要夺濮阳,使什么连环计,打什么消耗战。一开始只需卡住东平断了曹操的归路,兖州之战就已经胜利了。曹操曾经说吕布:“吕布一举夺得兖州几乎全部地界,却没有占据东平,切断亢父、泰山的要道,阻我归路,反而把守濮阳,这人没有多大作为。”从兖州之战吕布所用的战术计策上看,吕布战术思维很强,不可能看不出这么浅显的战略形式,那为什么吕布没有这么做呢?因为吕布的战略目的根本就不是兖州,而是曹操留在濮阳的后备部队。而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此事要从最开始,吕布还在丁原麾下时讲起。

正儿八经侃三国——吕布终结篇:忠肝义胆

当时正值东汉末年十常侍作乱(这个事儿相当复杂,咱们暂且不表,反正大家记住,大将军何进也不是什么好鸟),袁绍,丁原、董卓等各路诸侯奉命清君侧剿灭十常侍。结果袁绍董卓一马当先,特别是董卓。可以说董卓当时是朝廷的英雄,正义的化身,还不是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国贼。而丁原则按兵不动,伺机而为,估摸着是想趁乱捞点便宜,而丁原的主簿也就是贴身机要秘书,便是吕布。这时候就发生了著名的吕布杀丁原投董卓事件。《三国演义》里写的是董卓拉拢吕布,又赐方天画戟又给赤兔宝马,吕布禁不住诱惑,于是杀了丁原,率部投靠董卓。按说正史里应该写一下具体是怎么回事,结果却草草带过,其后果就是好像《三国演义》写的就是事实。但是从史书的字里行间却能发现些许蹊跷之处,事情好像不是这么简单,比如说吕布的官职。吕布当时的官职是主簿,刚才说了,就是丁原的机要秘书,文职。而且此前史书上没有任何关于吕布战斗的记载。也就是说,吕布在此前没有过任何战功。可谓“寸功未立,寸草未得,”就是一个办公室秘书。一个文员怎么能政变杀了自己的老板,而全军无一人反对?这是为什么?要知道当时丁原麾下还有张辽、高顺、张扬等成名大将,而这些大将在吕布杀了丁原后,集体归顺吕布并随其投靠了董卓,为什么?大大的问号有木有?其实道理很简单,吕布政变的理由。刚才说到了,董卓当时是英雄是正义的象征,而丁原则按兵不动,想趁火打劫。吕布作为丁原的贴身秘书,对丁原的想法自然是非常了解,于是吕布就联合了张辽、高顺等人铲除了丁原,投奔了当时的政府代言人董卓。也就是说吕布是在清君侧,是在匡复汉室为国杀贼。这就能说通为什么吕布杀丁原全军却无一人反对了。至于后来他又杀了董卓,那是历史的重演。

正儿八经侃三国——吕布终结篇:忠肝义胆

当时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从英雄变成了国贼。王允联合吕布,又做了回吕布当年做过的事。吕布是老手,自然水到渠成,又一次杀贼报国。至于王允使连环计离间董卓吕布父子关系之类的,正史上根本没这茬,而且连貂蝉这个人都没有。更重要的是,丁原和董卓都不是吕布的义父,吕布根本就没拜过干爹。可怕吧?是不是被骗的怀疑人生了?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再到后来很多很多,吕布被文人们齐刷刷的黑了两千来年。之后董卓余部李傕、郭汜等人造反攻打长安城,吕布单挑郭汜一戟将其刺于马下(没死),这是吕布从军的第一个战绩。从这起吕布才走上了自己的军事生涯。前边吕布助纣为虐那些事儿也是编的。狠不狠?因为李傕,郭汜叛军甚多,史书上记载是十万有余,吕布无法抵挡,只能率亲信逃出长安。而就在逃出长安的时候,吕布去救的并不是自己的妻儿老小,而是王允,他的战友。而王允则严词拒绝誓与长安共存亡,只跟吕布说了一句话:“努力谢关东诸公,请以国家为念!”这是让吕布去搬救兵勤王救皇上。慷慨悲歌。之后王允被李傕、郭汜所杀,一代汉室忠臣就此陨落。吕布作为王允的战友,他能是奸臣吗?咱们再看看吕布逃出长安之后的经历,先是投奔了袁术,被拒绝后又投奔了袁绍。帮袁绍击溃了常山张燕黑山军之后,袁绍起了杀心。临危之际吕布又逃出袁绍之手投奔了张邈,在张邈处结识了陈宫,才有了后来的,兖州之战。从吕布逃出长安后的行动路线上我们可以发现,其首先投奔的是当时喊勤王杀贼喊的最响亮的两个人,袁术、袁绍。“努力谢关东诸公”,他是去搬救兵,他要勤王。但是没想到江湖险恶世态炎凉。袁术,袁绍嘴里喊的响,可压根儿就没想着真的去救皇上,他们是想自己夺江山。

正儿八经侃三国——吕布终结篇:忠肝义胆

说到这,话题就又转回了兖州之战。吕布为什么要夺濮阳,而不是东平?他是想要濮阳的兵和鄄城的粮去勤王,他不是想要兖州。而且濮阳离着长安很近。他是想速战速决,夺了兵,拿上粮就走,没想到一打就打成了消耗战。时也、命也、运也。吕布战术运用可以说是无懈可击,兖州之战如果不是运气不佳,历史就改写了,但是吕布在政治上真的是弱智,就是一个热血青年,耿直BOY。一次次被利用,一次次被打倒,一次次又爬起来。在这儿我姑且为吕布鸣个不平,他真的不是个奸臣。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曹魏需要在曹操早期有一个强力的反派,这个人只能是吕布。

正儿八经侃三国——吕布终结篇:忠肝义胆

最后说一说吕布之死。历史上没有白门楼盗马夺戟这回事,又是罗贯中大大编的。正史上吕布是主动投降了。前面吕布和曹操在兖州杀到如此地步,快饿死了吕布都没有投降之意,为什么最后这下邳一战轻而易举的就投降了?因为汉献帝安全了,曹操当时是汉献帝的合法保护人。吕布,他的历史使命完成了。也许吕布没想到曹操会杀他,这就是他政治上幼稚的表现。他这样一个人,曹操刘备等等等等,会留着吗?有争夺天下野心的枭雄们,会留着吗?于是这个耿直BOY,死了。

正儿八经侃三国——吕布终结篇:忠肝义胆

吕布有没有野心?有,他夺过刘备的徐州(那是被逼无奈,说刘备的时候再详细交代),联合过袁术。但是他也干出了袁门射戟这种政治上极度低能的事儿。可以说他的野心是想成为一代名臣,一方大元,而不是一代皇帝。至此,吕布篇全篇终结。至于“正儿八经侃三国”再侃点什么?咱们下回书,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