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AI四小龍”競逐:曠視科技闖關港股

本報記者 陳佳嵐 廣州報道

曠視科技正在向資本市場發起衝刺。

據多家媒體報道,中國人工智能(AI)公司曠視科技已經通過了香港聯合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港交所”)的上市聆訊,計劃農曆春節後第一週開始招股,募資額5億美元。接下來的一兩週內,曠視科技將很快啟動投資者路演。

對此,曠視科技方面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回應稱,“不予置評”。記者瞭解到,早在2019年8月25日,曠視科技就在港交所披露了招股說明書。彼時,曠視科技擬採用同股不同權架構上市,聯席保薦人為高盛、摩根大通、花旗。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近幾年人工智能在資本市場可謂炙手可熱,“AI四小龍”(曠視科技、商湯科技、雲從科技、依圖科技)中,誰先上市,誰就是獨一無二的稀缺標的,所以“流著血”也要先上市搶頭名。

“四小龍”哪家強?

如果上市成功,曠視科技將成為“AI四小龍”中第一家登陸資本市場的AI視覺公司,也是港股第一家AI上市企業。

但從過往經歷來看,曠視科技的上市之路並不平坦。2019年8月,曠視科技在港交所披露了招股說明書,但一個多月後,曠視科技被美國方面列入“黑名單”,導致估值面臨不確定性。曠視科技也曾討論是繼續推進在港上市計劃,還是推遲IPO。

2019年11月,曠視科技首次聆訊並未獲得通過,據媒體報道,當時港交所上市委員會要求其解釋關於進入美國“黑名單”對於投資者的風險等問題,並補充相關材料。截至發稿,港交所尚未更新曠視科技的招股書。

此前,曠視科技披露的招股書顯示,以2018年收入計算,曠視科技是中國最大的雲端人臉識別身份驗證解決方案供應商,佔市場份額超60%。

不過,IDC 近日發佈的《中國人工智能軟件及應用市場半年度研究報告(2019H1)》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AI市場規模達17.6億美元(約合123.8億元人民幣),其中銀行、保險、政府、互聯網行業依舊是AI技術的投資主體。在計算機視覺應用市場,商湯科技、曠視科技、雲從科技、依圖科技、海康威視的市場份額分列前5位。

另外,從場景應用來看,目前“AI四小龍”的業務佈局主要集中在安防、金融、零售、汽車、交通、醫療等領域,賽道各有差異,但同質化程度較高。

一位雲從科技人士告訴記者,目前,上述四家AI公司在安防、金融、零售領域都有佈局。在金融領域,雲從科技表現較為突出,在國內銀行人臉識別應用中佔有較大市場份額。另外,依圖科技在醫療領域做得也不錯,產品及解決方案已落地全國300餘家三甲醫院,並在部分省市完成縣市級區域醫療中心覆蓋。

據上述人士介紹,曠視科技在四大獨角獸中成立時間最早,以“Face++”的名字為外界熟知,核心客戶包含阿里巴巴、螞蟻金服、華為、聯想等行業級頭部企業。商湯科技目前主要在金融、安防監控、手機移動互聯網三大領域的應用較多。

一位與曠視科技有合作業務的人士對記者說,曠視科技的人臉識別應用速度快,就他所在的文旅行業來看,曠視科技和依圖科技存在市場競爭關係,很多旅遊景區、歡樂園區落地的都是曠視科技的產品。“不過,當下人臉識別設備有個難點,在手機上識別率較高,但在機場、園區等其他應用場景易受機器設備質量、光線影響。”該人士表示。

投資機構人士崔澎告訴記者,人工智能近幾年在資本市場可謂炙手可熱,巨頭和初創公司都搞得風生水起,但目前國內專做人工智能的公司中,登陸資本市場的也就科大訊飛一家,而且主要是做語音識別的,“四小龍”中誰先上市,誰就是獨一無二的稀缺標的,可以享受一波高估值,所以“流著血”也要先上市搶頭名。

互聯網分析師丁道師表示,IPO能獲得一筆大額融資,可以發展業務,可以擴大影響力,可以讓企業更合規化建設。

如何扭虧?

在與同行業企業競爭的同時,曠視科技還面臨著虧損問題的困擾。

根據曠視科技此前提交的招股書披露,在過去的三年中,曠視科技的年複合增長率為358.8%,其中2016年的收入為678萬元,2018年則增至14.27億元,2019年上半年為9.49億元,同比增長210.3%。

但是,曠視科技依舊處於虧損狀態,其中2016年、2017年及2018年分別虧損3.4億元、7.6億元以及33.5億元。2019年上半年,虧損達到52億元。關於虧損原因,曠視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主要是因為優先股公允價值的變化以及研發投資。曠視科技在招股書中提示,在除去非經營表現項目後,其2018年經調整的淨利潤為3220萬元,2019年上半年經調整的淨利潤為3270萬元。

曠視科技招股書也披露,2018年,其五大客戶主要為智能城市解決方案系統集成商、智能物流解決方案集成商、電信服務提供商。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與五大客戶維持一至兩年的業務關係。

目前,個人物聯網、城市物聯網和供應鏈物聯網解決方案為曠視科技的主要業務。其中,個人物聯網業務主要指為智能手機廠商提供身份認證、優化攝影等功能,以及金融領域的身份驗證服務,收入來自於其Face ID解決方案及Face++平臺,即通常所說的技術服務費。

城市物聯網業務主要指在機場、地鐵站等場景中提供物聯網設備(主要指攝像頭)的部署及管理服務。這部分收入主要是從城市物聯網項目中收取基於項目的費用。供應鏈物聯網主要指物流場景中提供旨在提高效率的智能化解決方案。

2019年上半年,曠視科技個人物聯網、城市物聯網、供應鏈物聯網三者各自營收佔總營收的比重分別為21.8%、73.2%和5%。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在曠視科技的收入中佔比最大。

招股書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曠視科技的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毛利率為59%。客戶包括金融科技公司、銀行、智能手機公司、第三方系統集成商、政府機構、物業管理者、物流公司等。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機構仍是曠視科技的主要“買單者”。

互聯網分析師葛甲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認為,AI行業主要是承接政府和公共項目,但問題是政府能拿出來的總量很有限。

招股書信息顯示,在報告期內,曠視科技的應收賬款激增,從2016年的2400萬元增長到2018年的10.94億元,僅2019年上半年就為16.15億元。應收賬款激增的主要原因,是安防領域下游供應商的回款緩慢。這也與曠視科技城市物聯網的增長和推出的供應鏈物聯網解決方案有所關聯。

本報記者注意到,曠視科技的經營活動所用現金流淨額常年為負數,而且數額呈擴大趨勢。其中,2017年、2018年、2019年上半年,其經營活動所用現金流淨額分別為-1.5億元、-7.2億元和-6.8億元。

對比海康威視、大華股份、曠視科技三家公司,在2018年的應收賬款中,曠視科技應收款週轉天數是166天(近半年)。記者測算得知,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的應收款週轉天數均小於曠視科技。

崔澎告訴本報記者,這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海康威視的客戶在付款能力和付款意願方面高於大華股份和曠視科技的客戶。而賬期更長,應收賬款大是整個安防行業的普遍特點。“B端市場項目分散,標準化不強,每個項目都是需要定製化服務、銷售長期跟蹤,規模效應不是很強。”崔澎表示,這也是整個行業的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