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九江:搭建“金橋”助農家

九江新聞網訊(曹誠平 聶梓文 九江報業融媒記者 金璐)

近日,記者在柴桑區城門街道辦公樓前看到,一袋袋花菜、菠菜、茼蒿等蔬菜擺在無人售貨攤點,每一袋蔬菜上面都標著價格,不時有人走過來,掃一掃旁邊的二維碼,付錢後拎走。

金橋村扶貧產業園被譽為柴桑區的“生態後花園”,佔地面積513畝,以種植辣椒、大蒜、花菜、西蘭花、西瓜、草莓等有機蔬菜和水果為主,吸納了25戶貧困戶入股,帶動100餘名勞動力就業。當地政府部門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採取多種方式,將蔬菜基地變成移動的貨架,確保貧困戶的收入不受疫情影響。

九江:搭建“金桥”助农家

“貧困對象在產業園務工,每天報酬為100元,有的人在產業園一年的務工收入有兩三萬元。可以說,產業園經營得怎麼樣,直接影響到貧困戶的收入,直接決定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成敗。”柴桑區紀委駐金橋村第一書記李英紅說。可是,就在產業園為脫貧攻堅發揮重要作用時,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產業園經營帶來陰影。疫情防控期間,正是產業園蔬菜大量上市的時候,如不及時將這些時令蔬菜銷售出去,一年的扶貧攻堅成果就將化為泡影。

“決不能讓蔬菜爛在地裡,決不能讓疫情影響貧困戶收入!”從疫情阻擊戰打響開始,城門街道辦和金橋村負責人就一手抓防疫,一手抓蔬菜銷售。針對產業園位於柴桑區城郊,本地有大型廠礦企業,以及春節期間返鄉人員多等特點,街道辦和村負責人確定了蔬菜“四進”銷售模式:進機關、進企業、進商超、進農戶。

九江:搭建“金桥”助农家

村幹部建立了2個蔬菜銷售微信群,群內人員多達1000人。每天,村幹部在群裡發佈當日蔬菜供應品種,以較低的價格優惠銷售。“大家通過微信和電話預訂,線上支付後,我們這些街道辦和村裡的幹部就變成了送貨員,有的開小車,有的騎電瓶車,有的走路,將機關單位和村民預訂的蔬菜送上門,把蔬菜基地變成了移動的貨架,既方便了客戶,又解決了賣難,還減少了居民出門,有利於疫情防控。”李英紅說。除了採取“四進”銷售模式,產業園還設立了無人售貨攤點,附近村民也可以到基地自己採摘,現場付款。

李英紅告訴記者,由於產業園實行的是多品種輪作方式,一種蔬菜不會種植太大的面積,因此每種蔬菜產量不會太多,即使滯銷,數量也有限,可以有效規避疫情、天災等帶來的風險。目前,產業園裡的花菜、白菜、大蒜等10多種時令蔬菜已經銷售一空。“為了保障市場供應,我們及時組織貧困戶有序復工,搶種一些生長週期較短的蔬菜,以及西瓜等,讓扶貧項目產生更大的效益,確保貧困戶收入穩中有升。”李英紅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