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法考內容 止謠言需他律︱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的適用

新聞摘要

長江評論:你的每一句謠言,都在製造無謂的恐慌。前線超負荷作戰,每一句謠言,讓人心理上無法承擔人為製造的恐慌。抗擊肺炎病毒期間,止謠言僅自律可能解決不了問題,需要他律。司法機關不能讓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休眠。

每一句謠言的動機

謠言編造、傳播者的動機。抗擊肺炎病毒期間,與肺炎病毒的相關信息易於傳播。於是,謠言編造者輕輕敲打鍵盤,粉絲增加,吸人眼球;鄰里可能有武漢歸來者,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編造不實的疫情信息;難以追究源頭也是編造不實信息人的“勇氣”,認為“據說”“聽說”“我朋友的同學說的”“我鄰居說的”可以推卸責任。“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可能是故意傳播者的動機。但是,違法犯罪的動機一般不影響事實的構成。

每一句謠言的危害

編造、傳播疫情每一句謠言可能增加了編造、傳播者的“知名”度,增加了一個粉絲;編造、傳播疫情每一句謠言也可能增加了編造、傳播者收入。但是,每一句謠言:

  • 一句謠言,可能詆譭了政府的公信力;
  • 一句謠言,可能影響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形象;
  • 一句謠言,可能挑戰了前線夜奮戰極限壓力;
  • 一句謠言,可能讓他人成為驚弓之鳥;
  • 一句謠言,可能讓無辜者承受巨大壓力;
  • 一句謠言,可能讓不明真相的人瘋狂採購;
  • 一句謠言,讓人懷疑我們現在抗擊病毒的各種努力;
  • 一句謠言,政府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闢謠;
  • 一句謠言,不知要給多少人增添了無謂的心理負擔;
  • 一句謠言,可能使人懷疑人生;
  • 如此等等。

對疫情中的流言求證“這事到底是不是真的?”是謠言傳播的原因。所謂謠言止於智者,其實不是,智者一般不相信謠言;智者可能是謠言的編造者。揭穿謊言可能需要代價,智者所能做到的,止於沉默。

每一句謠言,都在製造無謂的恐慌,謠言編造、故意傳播者請對照以下行為模式以及法律後果: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

編造、故意傳播的內容

  • “險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或者重大財產損失的危險情況;
  • “疫情”是指傳染病與重大疾病的發生、蔓延等情況;
  • “災情”是指火災、水災、地質災害等災害情況;
  • “警情”是指引起警察採取重大措施的情況。

編造、故意傳播的方式

  • 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
  • 明知是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

編造、故意傳播罪的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第二款的規定,犯本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考內容 止謠言需他律︱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的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