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過“年”,過“關”,過“活”

​一、過“年”

年和往年相比,如果比較“年味兒”,恐怕無出其“左”。各個城市精心準備的“廟會”紛紛關停,各大景區連續幾周的宣傳變為泡影。自從北京故宮宣佈關閉後,手機上接連不斷響起各地景區停止營業的信息。年味兒在今年被“疫情”逐步壓縮,歡度春節更多的是著落在一個個單獨的家庭個體上“自娛自樂”。

過“年”,過“關”,過“活”

臘月二十八,全家人開車返回家鄉過年,此時武漢還沒有封城,家鄉年味正濃,大家購買過年的年貨和準備走親戚的禮品。我們也購買了禮品,準備拜訪一年不見的親人。臘月二十九,武漢封城,各地“緊張”情緒急劇蔓延,家裡人立即帶上口罩,同時前往藥店購買口罩、酒精、消毒液、洗手液,最終口罩和酒精買到了,其它幾樣已賣脫銷。三十的晚上,我們一家四口看春晚,夜裡短信通知第二天取消拜年、串門,於是索性就完整看完了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大年初一早上七點二十起床,給老家的叔叔嬸嬸、姑姑舅舅電話拜年。雖不能相聚,電話聊天互相傳達信息,互相噓寒問暖,雖說不缺溫暖和親情,但多少都有些焦慮和擔憂。

儘量不出門,待在家裡看著新聞,總覺得心裡悶悶的,反正都是居家,不如提前返程。於是一家人在大年初一結束了老家之旅,帶上買的禮品和各種年貨回到了鄭州。為了減少出門的次數,初二一早開車前往水果蔬菜市場和藥店進行採購,蔬菜大多數已經賣空,口罩、酒精、消毒液也早已售空。蔬菜市場老闆說一大早就去進貨,但現在還沒到。

今天是初二,傳統的年會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雖然時間仍然繼續,可是不得不說,至少在我的心裡,年已經“過”完了。此時此刻,唯願家人們都能夠健健康康,唯願親戚們都能平平安安,唯願疫情能夠快點緩解。

二、過“關”

剛下高速,路口就有一排障礙,留著一個口,周圍全是人,有身穿黑色制服、戴口罩的警察,有身穿白色防護服、武裝到牙齒的醫護人員。車輛一個一個的通過,只為防止武漢和湖北各地車輛進入市區。剛到小區門口,車被社區物業人員攔下車,要求我們車上所有人測量體溫,並登記住戶信息和身體狀況。等到回到家裡,內心總算鬆一口氣。此時此刻,我們相視,內心滋味複雜而凝重,客觀上而言,我們算是過“關”回家了。

打開微信,愕然發現,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和我們一樣順利。就以我們老家而言,各個跨鄉、跨縣的省道、縣道、鄉道,均設置了障礙,只出不進,更有的村裡嚴令人員流通。還有的直接挖斷路面,禁止通行。如同回鄉的路艱難坎坷,返程之路也必定如同關羽一樣需要重重地過“關”。今天有同事說想要返程,卻發現路已經被障礙堵死了。還有位朋友說,在路上轉了兩個小時,連鄉都沒有出。

過“年”,過“關”,過“活”

回到家裡,我對妻子說,內心感受怎麼這麼沉重啊,好想大吼一聲,甚至大哭一場!妻子說,是啊,現如今才算是較深地理解了,戰爭年代的人們感慨和平的彌足珍貴。我們多麼渴望,自由、輕鬆、祥和的春節啊!

三、過“活”

臘月二十九,還在老家的時候,妻子在武漢過年的同學說,上街想購買一些生活用品和食品,卻發現商店裡早已經被購買的空空如也。於是轉了一圈回家了。昨天網上傳了一張照片,照片上一顆白菜竟然賣到了七十四元人民幣。當時的我們不敢相信。今天早上去買菜,就在所住的小區,有鄰居就買到了三十八元一顆的白菜,我們購買的豆角十一元一斤。有的鄰居到附近大型超市採購,滿滿的都是人,現場發來的視頻展示,連掛麵和方便麵都銷售一空了。人們用行動展現了生存的智慧,多囤用品、以備不需。

相對於生活,金錢竟然顯得如此“不堪一擊”。而相對於年前的時光,彼時彼刻成為了美好的回憶。雖然我個人非常願意相信,各種剛需品一定都在路上,但是,此時此刻,生活竟然變成了一個“高成本”消費!

過“年”,過“關”,過“活”

回到家裡,吃著年前購買和做好的食品,看著剛剛買回來的物品。五味陳雜,我半開玩笑地對父親說,要不我們一天就吃兩頓飯吧,一頓上午十點吃,一頓下午四點吃,到了晚上八點就休息,第二天如此往復,反正也出不去,不如省點事兒。一向勤快按時按點、不苟言笑的老父親,這次沒有立即反對,反而“笑”著說:“中”!

四、過“欲”

從武漢封城伊始,就反覆想著一件事兒,為什麼傷害人類自身的往往都是自己的“慾望”!

毫無疑問,每個人都在為慾望奔波。就好像今天,家家戶戶囤積糧食和用品,是為了生活的慾望;疫區之外的各省市談“武”色變,是為了生存的慾望;回鄉過年,是為了團聚的慾望;及時返程,是為了工作掙錢的慾望。這都無可厚非,即便是白菜價漲到了吃不起了,也都能理解“物以稀為貴”的法則。

我始終不理解的是,“非典”和這次的“疫情”的追根溯源暴露出的“慾望”。當獵奇之心遇上了“口欲”,原本永遠不會接觸人類的病毒,就跨越了物種,涉足了人類社會。他們真的缺這“一口”嗎?個人認為他們不缺!他們缺的是標新立異的“虛榮之心”和與眾不同的“區別之心”。野味兒少,野味兒貴,這正是展現“我有”,別人“沒有”的舞臺。在這個舞臺上,他們盡情享用各種野味兒,大肆誇張、炫耀自己的感受,以此作為談資,收割萬千眼巴巴看著他們卻不得“吃”的,“普羅大眾”欽佩和羨慕的眼神。而真實的味道,他們自己都未必習慣!

過“年”,過“關”,過“活”

這些從事野生動物販賣的人,這些愛好食用野味兒的人,不僅自己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讓上千名無辜者患病,更讓全國各省億萬人民為之付出慘痛的代價。掀開全國各地壓抑的陰霾,我們每個人更要審視自己的“慾望”。節制一點、再節制一點,讓野生的迴歸自然,讓人類的迴歸正常。

五、總結

網上最近流傳這麼一個段子,說:“2003年非典,易感人群是20歲至37歲青壯年;2020年新型冠狀肺炎,易感人群是40至60歲中老年人,這是多大仇啊!追殺了17年!”

看完之後,我一點也不想笑!事實上,更加真實的版本是:2003年,青壯年人開始流行吃野生動物,引發了非典,還不吃一塹長一智,等到非典一過,“口欲”來了,繼續吃野生動物不放鬆,連續吃了17年,引發了今天的疫情!可笑、可悲、可嘆!大自然總是這麼的“公平”,在她眼裡我們和野生動物一樣,都是平凡的生物,窮奢極欲之後常常伴隨洶湧的“反噬”。

回首歷史無不如此,遠有瑪雅文明、西域樓蘭古國,近有九八洪水、沙塵暴和霧霾。深處人類社會,我們時常忘記自己的“自然屬性”,經常“努力奮鬥,回饋社會”,卻很難做到“無私奉獻、回饋自然”。學校裡,學生做錯了有校規的懲罰;社會中,人們做錯了有法律的制裁;而自然裡,人類做錯了也自然有“自然法則”來“洗牌”。

過“年”,過“關”,過“活”

“管住嘴,邁開腿”,再想吃些什麼稀奇古怪,就去跑個馬拉松吧。因為運動不僅能用來減肥,更能讓我們遠離“災禍”。畢竟人只有“餓”了,才懂得一日三餐的美妙!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希望對您有所啟發。這是與您分享的第491篇文章,歡迎您的閱讀,我們下週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