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武當山上的金殿為何像紫禁城?

武當山,位於鄂西北丹江口市境內,方圓八百里,高險幽深,氣勢磅礴,標奇孕秀,雲飛霧蕩,千百年來,它一直是使歷代墨客騷人留連忘返的仙境,也是使無數人嚮往的旅遊勝地。我雖不是名流逸士,但是,武當山那美姿妙態,那奇景佳色,那名勝古蹟都深深地吸引著我慕名而去。

武當山上的金殿為何像紫禁城?

武當山的最高處是天柱峰。天柱峰的頂端就是武當精華一一金殿。金殿四周,在千仞危巖之上,建有雄偉的紫禁城,紫禁城又叫皇城,高達數丈,周長三里,築牆的條石,每塊重達五百公斤以上。從裡看牆體向外倒,從外看牆體向裡斜,工程浩大而又艱鉅。

說來讓人費解。這座巍峨的紫禁城沒有澆鑄一點混凝土、沒有憑藉一寸鋼筋。那麼是什麼使石石相銜,而且又是那樣的牢固呢?

銅鑄鎏金的金殿,建於一四一六年。面闊進深均為三間,高五·四四米,寬三.一五米,重簷迭脊,翼角飛舉,下設圓柱12根。殿基為精雕花崗石砌成,四周裝飾華麗的玉石花欄杆,殿中間供奉著真武大帝神像,殿內神案、几案、供器都是銅鑄鎏金。整個金殿是用精銅和黃金鑄制而成。

武當山上的金殿為何像紫禁城?

凡到金殿遊玩的人,都會看到殿內的神燈長明不滅,即使殿外狂風大作,殿內神燈火苗仍一絲不搖,相傳是殿內“避風珠”在避風,其買不然,它是我國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藝和聰明智慧的結晶。他們考慮到精密鑄件的熱脹冷縮的係數,因此在焊接上技藝驚人,毫無鑄鑿痕跡,四面密不透風,殿內空氣不能形成對流。風到殿門,又被反彈回去,所以殿外狂風暴雨,殿內神燈不閃不搖。

在金殿的房脊上,裝飾著很多銅鑄鎏金的龍、鳳、馬、魚、獅等珍禽異獸,它們金光閃閃,栩栩如生。其中有一隻金馬全身發黑,道教稱之為海馬。有人神秘地告訴我,每到夏季,它經常口吐霧氣,飄向碧空,化為紫霞,同時還會對天空發出“咴咴”的長嘯聲,這就是“海馬吐霧”。相傳是它給雷公雨師發的信號,雷公雨師聽到叫聲,火速趕來,馬上就會出現“雷火煉殿”。

武當山上的金殿為何像紫禁城?

為何如此設計呢?這都和明太祖朱元璋有關。相傳,明代朱元璋打天下時,在武當山被元朝兵馬圍困,只得退守山頂。

當時山頂有個小石廟,廟裡供著真武祖師。朱元璋磕頭禱告:“北海玄天真武祖師,保佑我衝下山去,得帝以後,我住什麼房子,你住什麼房子;天下百姓朝拜我,一樣朝拜你。”說罷,武當山颳起一陣怪風,成群的虎豹滿山奔跑。山下元兵圍困了幾天,不見朱元璋影子,以為其早被野獸吃了,就退守撤圍。朱元璋以為真武大帝顯靈救了自己,他臨死時,把四太子朱棣和太孫允炆喊到面前囑咐:“武當山真武祖師保佑我打了天下,你們要把武當山廟字和京城宮殿修得一樣好。”

公元1398 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後,建文帝即位推行“削藩”策。此時,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靖難”,經過四年戰爭攻入京師,稱號永樂。

公元1413 年(永樂十一年),為了報答真武帝君相助之恩及表示對名教聖地的敬意,朱棣命工部侍郎郭璡、隆平侯張信、駙馬都尉沐聽,役使30 多萬軍工民匠,大興土木,用了近10 年時間,建成了武當山宮觀,並賜名“大嶽太和山”。永樂皇帝命令在天柱峰頂安置一座銅鑄鎏金大殿。天柱峰高,金殿耀日,暉映百里。金殿,全是銅鑄部件鉚榫拼合焊接成功的,從房脊到牆角, 都焊成囫圇個兒,沒有一點縫隙。殿高5.5 米,寬5.8 米,進深4.2 米。金殿內供祀著“真武大帝”鎏金銅像,面貌豐潤,衣紋飄動重達10 噸。兩旁金童拿著文簿,玉女託著寶印,水火二將執旗捧劍,神情各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