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大清朝瓷器史(宣统)

宣统

宣统一朝经历了4年。宣统朝距现代仅一步之遥。本朝烧造成量可能有限,品种也不多。主要有青花,五彩,粉彩及各颜色釉器等。从传世品看。宣统官窑瓷烧造质量均较高,不管品种,样式,釉彩皆仿前朝。与光绪器基本相似,但同类作品制作比光绪器精细。宣统民窑瓷器在传世中出现较小,这并不是烧造少,本朝烧造仅3年。但距今时间近,损毁面不致太大。因而必有许多器物存世,由于许多的瓷器不落款,所以在鉴定中可能被划归光绪或民国.宣统朝瓷器无特别创新,但彩瓷新品种浅绛粉彩在光绪流行后,此时仍继续发展。还烧造了停烧已久的珐琅彩瓷器。

宣统瓷器量少,但比光绪要规整精细许多。其胎体选料上乘,胎壁轻薄均匀,坯釉结合好,烧结程度较高,叩击声音清脆。从技术角度而言,宣统瓷器的工艺水平较高,具有现代陶瓷工艺的特征。

故宫博物院藏清宣统瓷器:

大清朝瓷器史(宣统)

大清朝瓷器史(宣统)

黄地绿彩花鸟纹碗清宣统

高6.5cm,口径12.4cm,足径5.3cm

青花缠枝莲纹盖罐清宣统

通高50.5cm,口径22cm,足径20.7cm

大清朝瓷器史(宣统)

东青釉八卦纹琮式瓶清宣统

高27.6cm,口径9.3cm,足径10.6cm

大清朝瓷器史(宣统)

大清朝瓷器史(宣统)

粉彩夔凤纹碗清宣统

高9cm,口径21cm,足径8.7cm

大清朝瓷器史(宣统)

东青釉杏圆瓶清宣统

高30cm,口边长11.5cm,足边长13.2cm

我国陶瓷业发展到清代臻于鼎盛;虽然晚期烧制技术转趋低下,但就早、中期的突出成就而论,仍然不失为我国陶瓷史上的黄金时代。清王朝统一全国以后,为了长治久安,采取过若干明智的措施,豁免一些赋税;对手工业工人部分废除了“匠籍”制度,在景德镇不仅恢复了御窑厂,还发展了民窑生产,并有官搭民烧的情况,使烧制技术在明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处于康、雍、乾盛世的景德镇瓷器生产,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