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孟子》的三大思想方法論對“毛澤東思想”有何影響

毛澤東自幼就接受包括《四書》在內的傳統文化教育,而《四書》中的《孟子》是地位僅次於《論語》、篇幅最長的一本書,也是在毛澤東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本書。毛澤東是一位有大智慧的歷史偉人。孟子對毛澤東大智慧的影響,突出表現在“心之官則思”“物之不齊,物之情也”“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三個思想方法上。

“心之官則思”,強調思索的重要

《孟子·告子上》中講:“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唐朝韓愈將此提煉為“行成於思毀於隨”。毛澤東喜歡“心之官則思”這句名言所表達的思想方法,多次引用和發揮。

1944年4月12日,毛澤東在《學習和時局》的講演中說:“腦筋這個機器的作用,是專門思想的。孟子說:‘心之官則思’。他對腦筋的作用下了正確的定義。凡事應該用腦筋好好想一想。俗話說:‘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就是說多想出智慧。要去掉我們黨內濃厚的盲目性,必須提倡思索,學會分析事物的方法,養成分析的習慣。”

1945年5月31日,毛澤東在黨的七大上作會議結論的報告中說:“我們要提倡想問題。早幾年前《新中華報》要我寫幾個字,我當時是有感而發,就寫了兩個字‘多想’。‘多想’,就是說要開動腦筋。”“孟子說‘心之官則思’,兩千年以前他就規定了腦筋的任務。我們全黨要提倡想問題。”“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是對具體的問題作具體的分析,這是列寧講的,我們恰恰缺乏這一點。所以,要提倡多想,這樣就可以去掉盲目性,就可以對具體問題作具體分析。”這是毛澤東聯繫當時黨內思想的具體實際,對“心之官則思”最透徹的闡釋、最極致的發揮。

毛澤東從欣賞“心之官則思”到倡導多思多想多分析,這甚至進入了他的詩詞創作之中,如他在《雜言詩·八連頌》中寫道:“思想好,能分析。分析好,大有益。”

“物之不齊,物之情也”,重視事物的特殊性,強調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和而不同”反對抹煞差別的絕對同一,主張在重視特殊性的基礎上注意與普遍性的聯結。“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則進一步強調從特殊性出發,是孟子對孔子“和而不同”思想的發展。《孟子·滕文公上》記載:孟子對許行“市價不二”的主張批評道:“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萬。子比而同之,是亂天下也。”

毛澤東多次引用和發揮“物之不齊,物之情也”。1954年10月,印度總理尼赫魯訪問中國,毛澤東曾四次同尼赫魯談話。10月21日的談話中,毛澤東說:“中國古代的聖人之一孟子曾經說過:‘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這就是說,事物的多樣性是世界的實況。馬克思主義也是承認事物的多樣性的,這是同形而上學不同的地方。”在毛澤東看來,在世界各國中搞清一色既不可能也無必要,而不同政治制度下的各國建立外交關係則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澤東研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在分析經濟發展不平衡與平衡的關係時,又一次引用和發揮“物之不齊,物之情也”。

毛澤東不是隻講矛盾的特殊性,不講矛盾的普遍性,相反,他認為不齊與齊、個別與一般、個性與共性、矛盾的特殊性與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是相互聯結,並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的。毛澤東反對從原則、從普遍性出發的禍害實踐的教條主義。這是他看重“物之不齊,物之情也”的道理所在。

“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強調正確處理“不為”與“有為”的關係

《孟子·離婁下》中講:“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這裡勾畫出“不為”與“有為”的辯證關係,只有在某些事情上不為才能在另一些事情上有所作為。孟子對“他為”與“自為”關係的認識,道出“通功易事”才能取得好的比較效益,也包含著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的認識。

毛澤東欣賞孟子對“不為”與“有為”關係的認識,多次引用和發揮孟子這方面的思想方法。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認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奪取抗日戰爭勝利的必要條件,為建立和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需要有必要的讓步,有必要的“不為”。他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指出:“彼此不挖牆腳,彼此不在對方黨政軍內組織秘密支部;在我們方面,就是不在國民黨及其政府、軍隊內組織秘密支部,使國民黨安心,利於抗日。‘有所不為而後可以有為’,正是這種情形。沒有紅軍的改編,紅色區域的改制,暴動政策的取消,就不能實現全國的抗日戰爭。讓了前者就得了後者,消極的步驟達到了積極的目的。”同時,毛澤東闡明合作不能變成混一,不能放棄“有為”,不能沒有獨立自主,否則,必然犧牲統一戰線。“我們的方針是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既統一,又獨立。”

後來毛澤東在《論十大關係》中說:“你對發展重工業究竟是真想還是假想,想得厲害一點,還是差一點?你如果是假想,或者想得差一點,那就打擊農業、輕工業,對它們少投點資。你如果是真想,或者想得厲害,那你就要注重農業、輕工業,使糧食和輕工業原料更多些,積累更多些,投到重工業方面的資金將來也會更多些。”這樣才能做到“有所不為而後才有所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