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山丹寺溝村:“三變”改革激活鄉村振興滿盤棋

山丹縣陳戶鎮寺溝村是全縣十三個精準扶貧村之一,該村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龍頭,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為模式,以農村土地流轉為抓手,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在這裡煥發出勃勃生機。

寺溝村是典型的傳統農業村,大部分村民固守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在發展新型農業上畏首畏尾、踟躕不前……近年來,隨著各地現代設施農業的不斷崛起,村黨支部書記李玉興敏銳的覺察到,寺溝村的冷涼氣候適宜發展香菇產業,通過多方外出學習考察,經過反覆論證,流轉本村閒置土地,發展香菇產業,併成立了馨源菇瀚專業種植合作社。

在合作社發展中,黨支部和黨員始終站在最前列,扮演著“吃螃蟹”的排頭兵,為推動農村“三變”,促進農民致富增收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出了積極貢獻。

黨支部書記李玉興帶頭新建3座樣版菇棚,進行示範帶動,同時,將6戶貧困戶吸納到合作社。採取“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通過創新設立“黨員示範棚”、“黨員聯繫戶”的方式,支部黨員每人確定一個黨員示範棚,免費對社員和周邊的群眾進行技術指導,每名黨員聯繫一戶種植戶,定期進行技術指導和信息幫扶。

種植的第一年,入社的貧困戶就嚐到了甜頭。合作社初見成效,李玉興卻絲毫不敢放鬆,通過爭取,鎮政府將寺溝村香菇種植項目列為了全鎮重點扶持項目,在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爭取、綜合協調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

2017年在認真總結往年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合作社進一步完善經營管理機制,引進安裝了新型自動化噴灌設備。新建蔬菜大棚12座,全部用2016年種植香菇後廢棄的培養料與農家肥科學配方製作成的有機肥料進行蔬菜種植,栽種辣椒、茄子、西紅柿,辣椒每棚產量7000斤,西紅柿每棚產量10000斤,每棚純收益在1萬元。同時爭取財政扶貧專項資金修建500噸恆溫庫一座,從根本上解決了園區農產品貯藏保鮮問題,保證了農產品的品質,受到了客戶的好評和認可。同時修建了佔地7000平方米枸杞晾曬場併購置安裝了烘乾設備。

劉佰成是寺溝村有名的貧困戶,因視網膜脫落,視力嚴重下降,無法外出打工,老母親常年患病,家庭開支大,生活貧困。由於沒有技術,他只能在土地流轉大戶的地上打零工,每年6000多元的收入要承擔一家4口人的開支,沉重的家庭負擔一直壓得劉佰成喘不過氣來。2016年初村裡開始修建大棚種植香菇,在村書記的鼓勵下,劉佰成找親朋好友借款,開始種植香菇,不到三年時間裡,劉佰成已經成功退出了貧困戶行列。現如今,劉佰成有兩座大棚,每個棚每年純收入近2萬元。

48歲的梁毅未曾想過,自己親近了幾十年的土地,能給予他如此慷慨的饋贈,地裡種出來的已經不是糧食,而是沉甸甸的財富。家裡三個孩子上學,地少人多,梁毅便外出打工。廣東、新疆、深圳、烏魯木齊……他在幾個城市間奔波求生,但仍收入微薄。再加上遠離故土的愁緒,2016年,梁毅決定返鄉。當時,村裡正在流轉土地,發展香菇種植。於是,他與支部書記李玉興一合計,加入合作社,開始種菇生涯。2017年,梁毅種植的6座大棚,為他帶來了10萬元的年收入。梁毅從中窺得生財之道,今年又增加了3座大棚。

“除了自家棚裡的收入,還能在合作社分上紅利,可以守家在地過日子,不用再奔波了。”梁毅開心的說道。

如今,寺溝村利用貧困戶長期閒置耕地修建鋼架大棚143座,其中香菇大棚12座、蔬菜大棚74座、優質雜果大棚57座,新建恆溫庫1座、高標準育苗室2座,由合作社牽頭,平整撂荒地種植枸杞500畝,進一步增強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動力。

三變”改革除了讓農戶增加了經濟收入,更為寺溝村帶去了方方面面的變化。“村民們打麻將、拉閒話的少了,忙著過日子、比收入的多了,房前屋後‘三堆’少了,注重衛生的多了;村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黨支部書記李玉興說,通過學習,農民思想觀念不斷轉變,跳出了單一的種糧模式,積極發展經濟效益好的特色產業,改變了單打獨鬥的種養殖模式,抱團發展的勁頭越來越足。(石 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