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有人宁愿去超市买菜,也不愿买路边老人的便宜菜,为什么?

新大风歌


有人宁愿去超市买菜,也不愿买路边老人的便宜菜,为什么?

相信付出爱是让自己幸福的最好方式,深深地相信,美食是抚慰人心的不二法门,更多美食问答,请关注觅源良食,让我们给您答疑解惑!

我爸妈就属于这类人群,有时候我也觉得不可理解,明明小区对面的零散路边摊,销售的各种蔬菜价格便宜,但我爸妈非常不喜欢,有时还会有点排斥;

在我看来,有时明明可以去对面的路边摊购买,既节省时间,购买的各种蔬菜相对来说还比超市便宜许多,但,我们爸妈非要坐公交去大型仓储去购买,在同爸妈沟通过几次之后,我也就大致明白我爸妈的想法了,至于说,为什么不去路边摊买菜,可能有如下原因?

一、对于老年人来说,去超市买菜是休闲娱乐,是打发时间,享受老人生活;

我爸妈是退休在家的老年人,日常生活除了看电视、玩手机,就没有其他爱好,为了打发每天的时间,只要是天气晴朗,他们都会去超市买菜,逛逛超市,除了买菜,大多时候还是为了打发闲散的时间;

去超市,出门坐公交,一去一回最少要消耗2-3个小时,遇到超市做活动,购买一点特价商品,相对来说非常的经济实惠,最重要的是爸妈他们有老年卡,坐公交和地铁不花钱,所以,他们还是非常愿意出门逛超市的;

超市也是有规律的,比如什么会员日、特价周、均一价等各种促销活动琳琅满目,各种促销活动吸引着大多数老年人,在他们眼中,我现在就是时间多,多花点时间没啥,重要的是,确实能够买到便宜的商品,比如,前段时间,我就说过,我爸妈去超市买的海鲈鱼,大约400克左右,每条才10元钱,类似这样的活动,大多数年轻人是享受不到这个实惠的;

二、对于大多数上班族来说,买菜的时间对接不上,他们下班后,菜市场或者路边摊都已没有什么蔬菜可买;

大多数上班族,都会选择回家顺路去超市采购一些,在超市购买的好处显而易见,不用担心缺斤少两,不用担心食材的新鲜程度,可以选择的种类又多,总可以买到自己需要的;

另外,对于上班族来说,周六周天的休闲时间,多半选择在外聚餐或者带着老婆孩子去逛超市,在家做饭的时间都少,就别提在路边摊买菜了;

三、路边摊哪些老人买的便宜菜,大多时候不买的原因如下:

1、路边摊可以选购的蔬菜品种少、品相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完全不了解他们的蔬菜来源,蔬菜的品质真的无法保证,所以,大多数人为了简单,宁愿去超市,毕竟超市的各种蔬菜可以追溯来源,相对来说,更加让人放心;

2、一杆小称,或者是电子秤,但其中确实有猫腻,短斤少两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在大多数心中,路边摊就意味着,可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另外,路边摆摊,没有场地的约束,脏乱差的情况十分严重,这里指的是临时摆摊的场地环境,往往会被这些卖菜的小摊小贩搞得污水横流、气味难闻,所以,很多年轻人想想都觉得没有去买的必要;

3、路边老人的便宜菜,正是由于买菜的是老年人,一旦发生些许矛盾,完全不可能说明白,毕竟卖菜的老年人,在其他人眼中属于弱势群体,有时真有理,却不容易说清楚;

4、去路边摊买便宜的蔬菜,由于是零散的路边摊,可以供选择的品种很少,有时买了土豆,还想买点鸡翅中,这时路边摊几乎就买不到,还是要去菜市场或者是超市,时间久了,干脆也就不去路边摊买了;

四、居住的小区周边,各种大小超市也多,出门最多5分钟,就有各种大大小小的生鲜超市,买路边的便宜菜,有时真没有必要;

特别是最近几年,城市里的各种平价水果店和生鲜超市蓬勃发展,给周边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的便利,除了食材新鲜、有时还会享受各种特价,有保障的同时还比路边摊便宜和便捷,这时,大家就更加不愿意购买路边老人卖的便宜菜;

写到最后,还想啰嗦几句,其实吧,路边摊买的便宜菜也不是完全没有人买,比如,在小区附近,自然形成一个临时的露天菜市场,时间久了,买菜的那些小摊小贩同周边居住的居民熟悉了,偶尔买买也挺方便的,最重要的是,要有诚信、蔬菜的质量好、不短斤少两;

还有一种情况,家中已在超市采购了各种肉类食材,在路边摊购买是作为补充,比如发现家中做青椒炒肉丝,青椒不够了,去小区门口少量采购几个,也还算便捷;


感谢大家的阅读,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说说您的买菜经历,您经常在路边摊购买便宜蔬菜吗?


我们尽量做到恰如合适、通过原创图文,在文字与图片之间为您分享一道道菜肴,它们美味、漂亮、营养,您要什么样的美食,在这里希望我们能够给您!

觅源良食


有人宁愿去超市买菜,也不愿意买路边老人的便宜菜,为什么?在农村,有许多人天天去买菜,明明大路边上有老人在卖菜,视而不见,而且价格比超市里要便宜实惠得多,有许多人却宁愿去超市里买贵菜,也不愿意买路边老人的便宜菜。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路边老人的菜简单没包装看相差,没有超市的蔬菜看相好。路边老人的蔬菜都是从菜地里刚刚采摘的,非常新鲜,但没有拿回家清洗去杂去土,没有认真处理,看相非常差,也就是商品性差,不吸引买菜人的眼球。现在,农村人生活水平也大大地提高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对买蔬菜的要求也非常看重商品性。总是认为老人采摘的蔬菜含有杂草、枯渣、泥土等等杂物,底叶虫口病株都没剔除。再个老人在菜地里现采蔬菜没有包装不精细不卫生。而超市里的蔬菜都是精挑细选,去掉了不可食不卫生的蔬菜,提高了蔬菜的美观程度,看相好,商品性高。因此,买菜的人都喜欢去超市购买,品质上有保证。



第二,怕路边老人的蔬菜过秤时缺斤少两,份量不足。有很多人看起来非常大方,其实内心仍然骨感,也是有点斤斤计较,怕老人的秤不标准,怕老人称秤不公平,缺斤少两,怕老人年龄大了,眼睛发花,看错斤两,算错菜钱。其实都是多余的想法,老人虽然年老,但有做人的标准,有做人的底线,一般情况下,都是有非常高的道德素养。老人过称和计算,动作缓慢,老态龙钟,是人之常情,并不影响你的买菜。其实,路边老人的蔬菜是货真价实,经济实惠。



第三,到超市买菜,品种多,数量多,有挑选的机会。路边老人在自己家里的菜地里采摘的蔬菜,品种单一,必然没有超市里的多并且数量很多,没有多大的挑选的余地,一般是家庭常见蔬菜多,稀缺蔬菜是没有的,因此,买菜人不如到超市里一站式购买,更便利更省劲。超市里的品种数量非常多,买菜的人可以任意的挑选,需要什么样的蔬菜就选什么样的蔬菜,有充分的选择空间。超市里的蔬菜种类多,有许多品种是老人家里菜地不能种植的,在老人那里是根本买不到的。这就是许多人上超市买菜的重要原因。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鄂东三农


不是不愿意买,是坑怕了。举两个例子吧。有一次我去买花生米,9块钱一斤,我买了两斤,给老人100块钱,按道理找我82,他找了,但是找错了,他给我92块。我发现后就还给他10块钱,说他多找了,然后那个老人家让我把花生米拿给他,说我心好,他之前没有给我够称,缺斤少两了,现在补给我。顿时我感觉自己真的是傻瓜一个,回家以后我自己拿弹簧称勾了一下,所谓的补给我也不过就是一斤八两而已!这个已经算好的,还有一次,我买蚕豆夹回来剥蚕豆米,看着一个老人挺可怜的,我就把她剩下的蚕豆夹都买了,称给我说18斤,我当时就感觉轻了,好像没有。她非说有,我说我拿到菜场公称去校正一下,不够称我来找她的,她还说好,保证够称。结果18斤到那边就只有12斤了,这缺了6斤,我无语的。再去找那个老人家的时候,她在收拾东西准备回去了,说没有卖过东西给我,和她一起路边的卖菜的人也说没有见我买过。当时我真的想骂人,后面只能自认倒霉。搞过几次这样的事情以后,我就沦为彻底的超市买菜党了,现在所有菜都在超市买。


蛋蛋妈咪19


很多人宁愿是超市买菜,也不愿意买路边老人的菜,您知道为什么吗?也不能说不愿意,小赵来和您说说其中的原因。

农村种植的菜品相不好看:农村人种菜,一般都是很少打农药,不光只卖,还要供自己家人食用。不打农药,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的菜,不长虫,叶片不光亮,这是特别正常的事。

现在的人追求完美,挑什么东西都是一样,菜也不例外。农村种植的菜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出来的菜,颜色、品相,还虫眼多,没有超市的油光发亮,脆嫩,很自然也不会要弯腰去买。

农村种植菜价格上不见得便宜:小赵家自己也是种菜的,这个行情还是比较清楚的。农村种的菜,生产周期长,超市的菜都是大棚菜,面积大,产量高,价格很低。自己清楚的记得,在疫情来临前的一个月,我们这边的超市白菜和萝卜打特价,1毛钱一斤,气得老爸直接把萝卜和白菜剁了喂鸡。

农村种的菜品种少:农村老人种菜,很多都是时令菜,种的也就那几种,到她们把菜挑出来卖的时候,市场上都已经有很多了,现在的人一天一个口味,到老人们挑出来的时候,都已经吃腻了,都去超市寻找另外的蔬菜。

很多人嫌弃农村人种菜的卫生问题:现在像“路边摊、小贩”这类词语出现,就给定了格,都是和“不卫生”紧密联系在一起,打心眼里就瞧不上这些菜,怎么还回去买呢?

我是小赵,要是遇到这样的卖菜老人,您会买吗?


常德农村小赵


不愿买路边菜,其实是被坑怕了!讲几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吧!

二十多年前的一天,我去买早点,看到旁边一个老太太提前一篮子鸡蛋在卖,我看那鸡蛋比一般鸡蛋要小很多,我顺口问了句:“这是什么蛋?”

老太太说:“这是土鸡蛋,一块钱一个。”

当时,鸡蛋零售价也不过五毛,我就说“这么贵,能少点吗?”

老太太很懂心理学,价咬得紧,说:“这鸡蛋是吃青菜虫子长大的鸡下的,就只有这几个了,不还价。”

我一听,还真觉得机会难得,将她篮子的鸡蛋买了一半。

结果,一拿回去,打开鸡蛋一看,婆婆就说:“你上当了!那些卖批发的,一般都把小的挑出来,卖给那些提篮子叫卖的农村老人。你一问是什么蛋,就知道平常是个不当家做事的,不坑你坑谁啊?!”

还有一次冬天下班较晚,天都快黑了,看到路边有个老人在寒风卖南瓜苕,恻隐之心大发,便把剩下的苕都买了。当时就发现那些南瓜苕泥土太多,再加上当时天色昏暗,也没顾得上认真看。结果第二天在清洗时,才发现南瓜苕上除了泥土,居然每个上面都裹了层水泥!!!


我还真的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只能怪自己智商太低,交智商税了!

至于在路边摊买水果、买菜,经常遇到缺斤少两、以次充好那就不说了!受过几次教训后,从此再也不在路边买菜了。

有时侯也能体谅这些路边卖菜老人的艰难,但是,真的感觉一个没有诚信的人,是走不远的,只能永远在困顿中挣扎!


一点微光71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脑子里立马想到去年冬天的一件事情。有一天傍晚天快黑了,我开车回家看老爹,途径一个市场,打算到市场上给老爹买点吃的带回家。刚下车,看见路边有一个老太太,跟前守着一小堆儿菠菜,一看就知道是从自己菜园里挖出来的。那时菠菜多少钱一斤我不记得了,反正我当时就觉得,这些菠菜全部卖掉,也不过10块8块钱的。


冬天的傍晚,冷风刺骨,老太太穿着件破旧的大棉衣坐在马扎上,招呼着南来北往的人。有的人可能想停下来买点儿菠菜,但是看到老太太穿着有些不太干净,而且跟前那一小堆儿菠菜,看上去也乱七八糟,里面夹杂着一些乱草,所以人家也就直接走过去了,没有人愿意停下来。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自己家种的菜要比超市里买的菜味道更好,而且也没有化肥和农药。可是货卖一张皮,有的时候人就是看人下菜碟,越是便宜了反而越觉得可能是货不好。


不过大多数的人,还是愿意买路边的一些老农卖的蔬菜,包括自己家种的水果。特别是到了秋天的时候,更多的人喜欢到路边地摊,去买农民自己种的葡萄、栗子,还有核桃等等这些有机水果。再过几天,农民自家小菜园里的发芽葱,还有韭菜,都要长出来了,很多人都会拿到市场上去卖。其实农民自家菜园里长的蔬菜,通常情况下,一点也不比市场上批发来的便宜,价格反而更贵一些。因为现在的人们保健意识都很强,都知道自家菜园里的菜,属于绿色蔬菜,所以即使价格贵一些,人们也愿意买自家菜园里的菜吃。


当然也有的人愿意去超市里买包装精致的蔬菜。原因很简单,路边老人卖的菜,看上去不如超市里的蔬菜那么整齐漂亮,包装也干净。超市里有些精装蔬菜,哪怕是一棵葱,也用塑料薄膜包装起来,好吃不好吃且先不说,起码让人看上去舒服。就像现在演艺界的一些演员明星一样,包装前和包装后,虽然还是那个瓤,但是外观改变了,价格就大不相同。上了年龄的人买菜可能还不是那么注重外表,年轻人买菜一般都喜欢选择超市,哪怕贵上几倍也愿意。


灵子


有的人宁愿去超市买菜,也不愿意买路边老人的便宜菜?为什么?

以我这个十年的家庭煮妇经历来说,我现在也不愿意买路边老人的便宜菜了啊。大家先别急着喷我,看看我的经历啊!

我是一个农村人,我的父母也是农民,也是年纪六十多的老人家。所以我很尊重农民,也很尊敬老人,体谅老人家。但是,我也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全家就孩子爸挣钱养家,我也想在买菜这块既能力所能及的帮帮老人家又不会增加很多的家庭开支。

我记得刚开始我每次买菜都喜欢到路边老人家挑来的担子买菜,哪怕价格比超市贵那么两三块一斤。可有一次我买了菜回来,顺便放在楼下我家卖货的称上一称,直接一斤短了二两。价格好歹是明价,我愿意出这个价买,可是缺斤少两的我真的不接受,哪怕你一开始就把价格喊上去我也好过点啊!

再有一点,路边老人家卖菜也是分人的。比如我们这些年轻些的媳妇买菜,他们的价格会高些,有时候还会说些你们年轻人挣钱容易,老人家挣钱难的酸话之类,直接心情不好啊。而年纪大的煮妇去买的话价格那是和超市一个价啊。

虽然说这样的老人家很少,可我也不想再去买路边老人家的菜了啊。毕竟我也不想被人当冤大头啊,而且老人家自己也有孩子啊,要不着我们好心啊~~


筱菡辰妈妈


我跟你说下我的亲身经历,我在塘沽,2015年元宵节那天下班去市里姐姐家看我妈,在天津总医院那站倒车,看到一位老大爷守着一个筐,筐里还有大概五六斤六七斤草莓,他就那蹲着看着,我看着特别可怜,过去问他还有多少我想都要了,最后可能是180多,给了他200块也没找零,结果拿到姐姐家一洗全是染色的,并且吃了几个稍微红点的过了一会就拉肚子。我本来可怜你大冷天那么大岁数元宵节让你早点回家过节,可是你还骗人,并且搞得别人拉肚子,是不是太可恶了?[发怒][发怒][发怒]

还有一次也是冬天,一个老头卖草莓100一盒,塑料带手提的那种盒子,我买了2盒,给他2张刚出的土豪金版的一百元,结果他不认识,让我给他换两张,于是我给他换了,拿回家洗就上面几个是好的,下面算是烂的。

以上经过介两次总结,有时候真的不能同情心泛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以介么说你生病没钱治我可以给你捐钱,但是你卖东西要凭良心不能骗人,甚至把人都整医院去,反正我以后肯定不会再在路边买东西了。


髙傲地發黴


我就是你所说不愿意路边买菜的那种人,不知道你的提问想表达什么情绪?

我在老家的时候,曾有一次在县城的菜市场买鱼,是河里的无名小鱼,结果我夫妻俩都中毒,我妻子险些丧命,因为抢救及时活过来了,但大量使用解毒药的抢救过程,在相当长时间里留下挺严重的后遗症。事情发生后,有关部门也对事件进行了调查,并建议我可以要求卖鱼的人给予赔偿医疗费用,我根本就没有索赔的念头,因为我知道卖鱼的人赔不起,还是自己认栽吧!

这一次的食品安全事故,使我对消费保障问题特别注重,我为什么要去大超市买菜呢?为的就是大超市有日常监督,就算出了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伤害,超市也有能力赔偿损失。所以,不管大超市的菜价格多贵,路边摊的菜价格有多便宜,我都会选择有保障的超市买菜。


陪读十二哥


之前公司门口有个买水果的老奶奶,同事还说真好以后早上上班可以买点橘子苹果中午吃,那天晚上下班本来我俩要去便利店买零食的后来想想还是买点水果吧,就在老奶奶那挑桃子和橘子,因为我们买完水果是要各回各家的所以我们俩虽然一起买一起称但是数着个数,我记得很清楚同事给我说咱俩买四个桃子就够了吧我说在放两个吧,结果称重的时候我们没看直接付钱就去乘地铁了,等我来在分开那站分水果的时候发现多了两个桃子,本来也没多想但是同事回宿舍,宿舍的小姐姐给她说今天她也在老奶奶那买的橘子明明没挑多少怎么回来感觉多了呢,第二天上班路上同事给我说我们就有点怀疑老奶奶给多放了,上班的时候特意注意了一下老奶奶的称旁边放着许多不是很好的桃子,橘子和苹果,直到有一次我们亲眼看见了她给别的多放水果,真的从此再也没有再那个老奶奶那买过水果。

当然不是所有路边的老人都这样,但是信任是一个很脆弱的东西,唯有真和诚才能促进它的成长。其实好几次我在路边买的水果都给我很不好的体验,所以慢慢的就再也不在路边买东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