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是怎麼理解王陽明的格物致知,心即理,事在練,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

心理之路之社交恐痛


首先說明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學的思想。王陽明的主要思想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要說明這三種思想就得請出王夫之晚年總結的心學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知善知惡是良知,可是要達到致良知的思想境界就不光需要知道了,還需要為善去惡,這便是行動。這兩句合起來就是知行合一,缺一不可。有句話形容知行合一是這麼說的:知道做不到不如不知道,做到不知道全是瞎胡鬧。原話忘了,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心即理呢,四句教說的很明白了,善惡全在心裡,具體運作也在心裡,這就是天理,心就是天理,不用向外求理,也不用消滅自己的人慾。時時知行合一達到致良知就好了。


騎牛赴瑤臺


以下我為大家分享,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很多人都是在明朝王陽明心學說裡顯淺的闡述,看似很專業其實很表層,雖你說過開悟的條件應是最佳時而不是挫敗低谷時期易跑偏悟錯。可不是天生就帶開竅人生的人不經歷惡錯敗永遠不會去想這些問題,所以想努力開竅的人必定正身陷逆境的,如何建議這些人在學習知行合一在開竅問題上有所成效。

孔子的“知命隨性”,“知命”就是知道你此生能幹什麼,或不能幹什麼,能得到什麼,或不能得到什麼。人生的目標與本性相隨,就會活得很舒服,也容易成功,否則就會渾身不自在。有些人天生就是藝術家,有些人天生就是政治家,這就是“命”。但做一個怎樣的藝術家,或者怎樣的一個政治家,那是由“性”決定的。知其命而隨其性,才能活出一個完美的人生。

世人常說「懂得這麼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如果這個「道理」指的是「知」,那麼根據知行合一的解讀,世人其實從未真正懂得那些可以讓其過好一生的道理。知與行融為一體不可分割,是同一時間領域發生的事情。“知與行的必然性,不斷出牌通過行為來驗測本性這個點”,我想到之前看到的對「人性成本」的註解——「人的因素」的存在,使你不能以公式思維理解這個世界,因為公式裡的每一項都不那麼理所當然。人總是從無限的可能性中以未知開闢未來,而不是從正確的邏輯推論中以理論得知必然。

所以每個人當下的行為,都是在自己本性驅動下,所能做出的最優解。——這既證明了知與行的必然性,也證實了從行為驗測本性的正確性。而我得出上述結論,則是否可以說明我通過觀察自己的行為和思想,進行了對自我本性的感受。王陽明說過,人分為三類,針對三種人,致良知方法有三種:生之安行、學之利行、困知勉行。萬物本是一體,世界只在我心,心即是理,只有格心中之理,才能明白事物之理。

既然你懂的知行合一,何不自己親自去看看王陽明的學說(不要別人翻譯編寫的),多學習之後再來談談這個問題。知行合一並不是指有一個”知”再有一個“行”,知行合一指知和行本就是一體的。你的這段話還是表明了你把知和行分作了兩件事。通俗來講,假如你男朋友有出軌,按知行合一來理解,精神出軌就已經是出軌了。

精神出軌是走向實質出軌的一個階段,可以說它是實質出軌的開始(知是行之始),但不可以說它是已經出軌了,因為沒有行就沒有成。你不能說火車頭就是整輛火車,他只是火車的一部分,代表不了整輛火車,就如精神出軌代表不了真出軌,它只是其中一部分!就像我說我在精神中拯救世界一樣,它是一個念頭,但如果我因這個念頭開始努力奮鬥,十年後我果真拯救了世界,那麼這時我這個知行一體才算真正完成,才算真知。

這時的知行才算圓滿完整,一天不能真拯救世界,那就不算圓滿,只能說在行的路上。知行一體是有過程的,即落實與反驗,沒有隻能流於空談。怪不得王門後生大多流於空談狂禪,恐怕是像你一樣知道知行一體,也會"精神出軌",但卻不知道知行的往復過程,不能幹點"實質出軌"的實在事來。

人的命運是確定的:環境決定思維,思維決定行為,行為選擇環境,所以我們最重要的就是搜索到自己的本源環境給我們帶來的自我是什麼樣子的,找到這個自我才能夠進行所謂的命運的突破和轉折,而命運的突破和轉折也都是在命運之中的,只是那些找到自我的人是一種良性的命運,而那些沒有找到自我的人除非是有一個優質的外部環境帶來的利好影響之外是很難取得什麼成果的,總之,對萬事萬物認知之前最最重要的是完成自我的認知。

正因為王陽明要說知行合一,是因為很多人認為邪惡的念頭在心裡想想是沒啥的,其實在王陽明看來,有邪惡的念頭這就是已經在做惡了,所以才會讓人在“未發之中”時,剋制自己的邪惡念頭,讓良知和天理充塞吾心。這才是人不斷變好的大道。王陽明先生的心學,內容博大精深,體系龐大紛雜,我以為他所有的論著和言論都屬於精髓,一字不可偏廢。若硬要對王陽明心學做一個總結,姑且就像你所說的精髓吧,那麼按王陽明先生自己的話來講“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知行合一只算是“為善去惡是格物”裡面的一小塊觀點吧。

致良知為什麼說個致呢? 因為這就是一個過程,是先確定性格等於良知不可改變的前提下。如果性格不能改變,那從小就因為環境因素而讓性格變得很壞,殺人,放火的人又怎麼去對照呢?用什麼來做標準去變好呢?這個標準,就是良知。良知是性格的對照者,但性格卻對照不了良知,就好像良知是一面磨得錚亮的鏡子,能照出你面孔中的一切缺點,但卻找不到後面的全世界,這需要你拿著這面鏡子去對照所發生的一切事物,良知才會顯現對錯,這個“拿”,就是“致”,這是一個過程,而不是已經確定。

心學最大的成功就是告訴人,你的主體精神,還有自由意志。肉體可以被束縛,心靈不可束縛,通俗一點講,它就是一門開智的學問。它是一枚開啟人精神智慧的鑰匙。當然,他對於開智了以後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有特定的引導。在明朝那個歷史環境下,他總不能告訴你,你開啟了智慧以後,你去推翻現在的政府。但是後世的歷史發展,靠心學開智集大成者,你就知道心學絕對不是一部告訴你該做什麼的學問。

古人有云學以致用,既然用到這個用子,那就說明心學,它可以是一個工具。心學它是一部好的學問,但是為什麼心學沒有推廣?你難道沒有想過這裡面的原因嗎?包括明末後期,王陽明逝後為什麼心學被封殺?所以說我討厭別人,把心學與宗教相提並論,我們都知道宗教是統治者的一個工具。宗教本身就是對思想一個束縛的東西。而心學不一樣,心學是打開你的思想,讓你的思想可以盡情的綻放。至於綻放以後,你是為社會帶來貢獻,還是對社會帶來災難,這就是本性的影響。

心學絕不僅僅是工具,你會在拿起筷子的時候,告訴自己這就是吃飯的本質嗎?筷子就只是工具,你懂得吃飯,就是因為你明白吃飯的道理,為了生存,為了明天,而不僅僅是因為筷子,同理,沒有了筷子,沒有了工具,並不代表你就不懂了吃飯。這就是道與術的區別,道包含術,道理包含著方法,但絕不僅僅只是方法。至於你最後說的為社會帶來貢獻,還是影響,這就又回到最開始的問題了,你還是沒想明白,當你明白了做什麼會為社會帶來災難,你還會做嗎?你不但不會做,而是會想辦法運用自己的方法、技巧去避免災難的發生,在這裡,你看到為何會帶來災難,這就已經是真正的開智,精神的鑰匙了,剩下的就是怎樣去做的方法了,你明白了嗎?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玖子巖


心學作為一門唯心主義的樸素哲學,歸根到底還是在一個心上。

其核心在於“致良知”。

所謂的格物致知,格物便是事上練(即問題中的事在練),致知便是致良知。

“心即理”強調了良知(也就是所謂的道理)都在自己的心中,心無外物,無需他求。

知行合一的知也是良知,強調了良知和行為上的高度統一和並行,就像道路的兩個方向,人的兩臂,大雁的雙翅一樣,缺一不可。

其實上面提到的心學術語,核心就是一個“致良知”,其他的詞不過是表述方式不同罷了。

就我個人的感悟,知知而行是為知,知而不行是為不知。行而知知是為行,行而不知是為怠行。可能會有些拗口,那就讓我用生活中的事例來解釋一下。

例如感覺天氣變涼了,我們的良知會告訴我們在老家的父母可能會因此受凍,那麼自然而然我們的本能會告訴我們要打電話去關心下,如果有需要就寄錢或者買衣服寄給他們。這便是我們心中的良知意動了,如果行動起來,那便是知行合一,如若只是想想而不去做,那便是知而不行,是為不知。在我們行動起來後知道自己這樣做是出於良知,那便是行,如果不知這樣做的原因,那便是怠行,即便這次行動了,下次也會怠慢。

其它的生活例子還有很多,所謂的“事上練”便是在生活中的日常事、大事上進行歷練。每一次都是格物,格物後致知,方能致良知後達到良知達意的境界。

其它的也教不了什麼,怕誤人子弟,還是把陽明先生的四句教拿出來吧。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裡的善,是中平、中庸、適度之意,惡是過和不及。

為方便理解,再舉個生活中的例子。

我愜意地走在路上,心中不作他想,這便是無善無噁心之體。

看到前面窗戶下的空調掛機要掉下來了,心中有所感,念頭發動,這便是有善有惡意之動。

第一時間良知判斷這件事是錯的,是惡,便是知善知惡是良知。

自己避開,盡最大的可能提醒他人以防受傷,便是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就是四句教在生活中事上練一個實踐的例子。

最後,送大家一首自己做的心學殘詞:

身如鏡,物來照,物去醒,不動如山化雷霆。

知而行,事上練,事下明,格物致知笑風輕。

心學就是這麼簡單,沒有那麼多深奧的道理,知道核心“致良知”,平時事上練,格物致知到了極致,便是內聖外王,人人皆可為堯舜的聖人境界了。


種花家的貓ToT


學習王陽明心學和“知行合一”,看聖人之道。王陽明有四句說: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為惡是格物。他的學生解釋說:心體本來沒有善惡,但是被私慾所沾染,心體也就有了善惡,正要用格物致知的功夫讓心體回覆到無善無惡的境界。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就是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知”是指人的意識和思想,“行”是指人的實際與行動。王陽明極力反對知行脫節及“知而不行”。知道就必須行動,在行動中提升道理,兩者是對立的共同體。如果有了“知”沒有“行”,一切都是空的,有了“行”沒有“知“,所有的行動是盲目的。

王陽明認為聖人之道就是知行之道。聖人能把握外界因素與內心反應的平衡,內心不因外界因素而失去,而外界因素也能提升內心的強大。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之本體,都與聖賢的心的本體是相同的,心即道,道即天,良知即天理。

王陽明的:“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思想,他告誡每個人在成為聖人的過程中,向內心、本體尋找力量是主要的,而外部資源只是幫助內心提升能量,兩者互補成為聖人之道。

對待當下的疫情,我們努力實施“知行之道”,疫情是嚴重的,但是隻要我行動起來就能克服的。為此,信心比黃金還珍貴!恐慌徒勞無益,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攥指成拳,合力致遠,我們不僅能夠打敗恐慌情緒,更能戰勝疫情![呲牙]





文博迷


我詳細的看過王陽明的《傳習錄》,其中大概的思想很類似於佛道,也就是說王守仁的心學很多內容是學習的佛家的禪宗,另外就是沿襲的儒學,王陽明說:心即是理,心外無物!跟佛家的禪宗的心即是佛,以及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有很大的共通之處!

我指出一點,就是一個人的思想,無論是多麼大的人物都會多多少少受到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的文化以及學者的影響,這是不可避免的!

王陽明的心學打破了程朱理學的僵化,而是講的實際的功夫,對於知識的死記硬背和研究聖人的言論並不提倡!打破了當時的儒者的思維僵化,照本宣科的陳詞濫調,而且直接點明瞭儒學的核心,直指聖人之心,活潑潑的。把儒釋道融合在了一起,他注重心性之學,心學中的心性之學大多吸取的佛道對形而上本體的認知,但是他又反對出世,反對出家,反對不理塵世,這一點是學習的孔孟儒學的外王之學,認為修身養性的目的,修道開悟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造福社會,兼濟天下,做官執政,但是又不否定佛道的來生的理論,只不過更注重當世的功德,而來世的事情很少涉及,正如同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所以說王陽明的儒學是主要結合了儒釋兩者,內在修心修證修養是佛,外在為官建功立業是儒!

但是王陽明的心學只符合特定上等根器的人學,就如同禪宗也是針對的上等根器的人去學,因為這個形而上的本心太難把握,當時的人能繼承心學的人基本沒有,太依賴於天賦,以至於後來出現了在心學影響下的異端李贄童心說,成為了離經叛道了!所以說王陽明心學很難普及 ,自古以來絕大多數人都是一般的根性,不分現代古代,這種通過頓悟和實際功夫的辦法很難讓學習者理解和領悟,我觀當今對王陽明學問的解讀者的言論,全部是不得其理,而且錯的離譜,知行合一本來王陽明的意思是認為知就是行,能知便能行,知是行的開始,根本不是現在學者所說的,知道然後做到,把知和行分為兩個獨立的個體這是當今所有人的認知,這些學者連最基本的都不知道,下面也不用看了!

其實知就是行的開始,就是把知和行看做一個整體,當知道了這個事物便已經開始去做了,做到了這個事物就是知道這個事物的最終目標,所以他認為不分知和行,而是讓人們知道事物以後堅持下去做實際修養的功夫,最終達到知和行的圓滿完成,如果把他看成是說道做到就是太低級膚淺了!很難解釋貴在心上面的領悟!





林叢木


王陽明的心學值得深入學習,尤其是在這個容易讓人身心疲憊的快節奏的現代社會。個人認為,

“格物致知”,便是“道法自然”的具體實踐應用。於物中格,于格物中了悟,於了悟中有所識有所知。說的簡單點,就是經由事物表象深入研究內在實質的方法。

“心在理”,個人認為心生萬象,“心”是一切妙有之本源,外在所有的一切皆為心力之所現。而“理”則為世人理解平衡世間萬物的依據和規則,故,心即理,即遵從本心,從心出發,以心為道,以心為依。

“事在練”,比較簡單,即在具體的事情上去打磨,磨鍊自己的心性,“相為心生”,以事為“相”去修煉自己的內心。

“知行合一”,有很多人認為知行合一,就是知與行要合一,知道與做到應一致,仁者見仁。個人對王陽明的“知行合一”還有一重理解,就是如果內在真的知道了,那麼外在就一定有變化,內與外是一不是二。因為一切外相皆為心之所現,正如心是投影機,而外在的現象是投影機投出來的影,所以,內在如果有新知,外在一定會相應而行,所以,知行合一是一個同步發生的過程。如果沒有同步,只有一點,就是,所謂的知,只是自己的大腦認為知道了,實際上自己的心並沒有真正知道。

“致良知”,良知是每個人良心的基準線,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底線。人的行為若在自己良知的範圍內運行,人的能量就比較光明正向,就會有正能量,而如果超出自己的良知,人的內心就會有一種自我審判,就是所謂的罪惡感,而這種罪惡感就會讓自己鬱鬱寡歡,遭受無形的痛苦折磨。所以,王陽明是大智慧之人,深知看似無形的良知,對於人心的拷問,會給人帶來的深重痛苦,提出“致良知”,是對人修心的告誡,更是對人的警醒。


福慧閣文化


知行合一,即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

格物致知,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而從中獲得智慧(或從中感悟到某種心得)。這裡更正一下, 它出自《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王守仁認為,“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這裡所說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他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知行合一的過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鍊,見諸客觀實際。“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學的本體論與修養論直接統一的表現。



楚天之行


“心即理”是核心。

第一層意思,

就是我怎麼想的,就怎麼做。

我認為是好就是好,我認為是壞就是壞。我認為應該給你個贊就給個贊,我認為應該踩你一腳就踩一腳。

總之:老子就是真理,老子就是上帝。

第二層意思,

我怎麼想的,你知道嘛?他知道嘛?都不知道。科技還不夠發達,世界還沒有人腦閱讀機。

我怎麼想的,全憑我嘴上怎麼說。我說我是怎麼想的,就是怎麼想的。我說我是那麼想的,就是那麼想的。真話?假話?別人永遠不知道。

是給你個贊,還是踩你一腳,全憑我怎麼說。與心裡是怎麼想的,無關。

所以,致良知,就是沒良知。

哪總得有點什麼吧?有啊。

敢說謊會說謊,是說謊。

敢說慌會說謊,還能說自己沒說謊的,就是致良知。


滄桑短笛


“格物致知“不是王陽明提出的,而是朱熹提出的。意思是:世間上有一個統一的理,而每種事物都有自己的理。人們可以通過領悟各種事物的理來了解掌握世界上統一的理。

王陽明不同意這個觀點,他認為,統一的理(良知)在人們心裡,只要能夠安照良知做事,就能無往而不利。這就是“致良知“。

“知行合一“,就是隻要你能達到對事物的客觀認識,就能做到這件事情。如果你沒做到,那就是你沒有認識到位。

“人在事上磨”,就是事在練的意思,充分肯定了實踐的重要性。

希望對你有幫助


勝智大王犇


格物致知 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乃儒家專門研究物理的學科,已失佚,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此段。但《大學》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卻未在其後作出任何解釋,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過“格物”與“致知”這兩個詞彙而可供參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現代漢語詞典》2012年發行的第六版將“格物致知”解釋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