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生活中如何減少思慮

生活中如何減少思慮如何減少思慮

減少思慮是道教養生的重要一環。古道書中說:“夫人之受天地之氣生,氣之來謂之精精之媾也謂之靈,靈之變也謂之神神之化也謂之魂,隨魂往來謂之識出人謂之魄,管生精魄謂之心,心有所從調之情,情青有所屬謂之意,意有所指謂之志志有所慮訓之思,思而運喜謂之患,忠而用事謂之智”。能慮而用事是一種特的現,但若能調動一切的精力而服務於思慮,那樣就有所損耗而不利於長生。黃帝曰“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惠,以恬偷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做,精神不敢,可百數也。”這裡所說的不勞形於事或內無思想之患應是相對而言的。一個人如果不去勞形或內無思想是不現實的。但一定要思慮適中,而不是過於思慮或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彭祖日:“凡人不可無思,當漸漸除之。人身虛無,但有遊氣。氣息得理,百病不生。又日:道不在煩,但能不思衣,不思食,不思聲色,不思勝負,不思榮解。不勞,神不極,但爾可得千歲。”不可無思是不可能,但漸漸除之卻是有可能的。也就是說要善於把一些不必要的思慮漸漸拔除。

對於養生者應減少思慮,古人對此的認識基本上是相通而一致的。如在《莊子》中,庚桑楚說:“全妝形,抱汝生,無使汝思慮營營。”否則,若“思憂過度,恐慮無時,鬱而生涎,誕與氣搏,升而不降,為憂、氣、勞、思、食王噎之病。”書雲:“思慮則心虛,外邪從之,嘴而積氣在中,時害於食。又云:思慮傷心,為吐衄,為發焦。”少思慮也可看成是少動一些心機或謀略。若謀為過當,食飲不敵,養生之大患。如在《莊子》說:“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機心過多,內在的道氣必會耗散。如此以來,邪氣就會誕生,從而危害到身體的健康。不僅如此,如若思慮不止就會使心神不寧,如西王母雲:“聲色不止神不清,思慮不止心不寧。心不寧兮神不靈,神不靈兮道不成。”在生活中,有不少人之所以常常失眠,與思慮過多有必然的聯繫。

但是有些事情不思慮還是不行的,可是有些事情思慮了也無濟於事,那樣尚不如不去思慮的好,讓一切順其自然。為什麼要順其自然? 就是因為有些事情是你的,別人不論如何都得不到;若不是你的,你思慮的再多也無用。我們看有些人為了得到某一個職位,可謂絞盡腦汁,然而卻不能如願;而有些人卻恰恰相反,平時努力工作,根本就不去多想,誰知機會卻在無意間光顧了他。這真是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這也說明,如其多思慮,尚不如腳踏實地的好。

所以,道教倡導“無為名戶,無為謀府,無為事任,無為知主。體盡無窮,而遊無朕”。也就是說無為於名聲的傀儡者,無為於心機的思慮者,無為於大任的擔當者,無為於知巧的主載者。從而與大道渾然一體,而遊心於虛無。為什麼要遊心於虛無?“道之委也,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生而萬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氣,氣化神,神化虛,虛明而萬物所以通也”。具有了這樣的一層邏輯關係,虛無自然也就有了一定的實際意義。

對於減少思慮,我們應通過三二一這樣一種結構回還到先天的本根中去。這樣的一種結構就是由多思慮而變得寡思慮,從而回歸到混然如一之中。一是什麼? 在《太平經》中說:“夫一者,乃道之根也,氣之始也,命之所繫屬,眾心之主也。當欲知其實,在中央為根,命之府也。故當深知之,歸仁歸賢使之行。人之根處內,枝葉在外,令守一皆使還其外,急使治其內,追其遠,治其近。”同時,其認為“一者,數之始也;一者,生之道也;一者,元氣所起也;一者,天之綱紀也。”河上公則認為“一者,道始所生太和之精氣也,故日一。一布名於天下,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侯王得一以為正平。人為心,出為行,佈施為德,總名為一。一之為言志一無二也”。“一”在人身,當為心,為一身之主;而“一”在行為上就是使精神專一,志一無二,也就是不亂思胡想而持守一道,若“人能抱一,使不離於身,則長存”。從道教的思想中能夠看出,人能抱道始所生太和精微之氣,使它不離開身體,就能夠長存;人若不能抱一,它便會離開人體而早亡。抱太和之精氣當使身體虛空,除情卻欲,若能如嬰兒內無思慮,外無政事,則精神不去也。而在減少思慮的方法中,心齋也是一種除卻思慮的最佳方法之一。這是因為心齋“謂疏瀹其心,除嗜慾也;澡雪精神,去穢累也;掊擊其智,絕思慮也”。文章內容來自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