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生活中如何减少思虑

生活中如何减少思虑如何减少思虑

减少思虑是道教养生的重要一环。古道书中说:“夫人之受天地之气生,气之来谓之精精之媾也谓之灵,灵之变也谓之神神之化也谓之魂,随魂往来谓之识出人谓之魄,管生精魄谓之心,心有所从调之情,情青有所属谓之意,意有所指谓之志志有所虑训之思,思而运喜谓之患,忠而用事谓之智”。能虑而用事是一种特的现,但若能调动一切的精力而服务于思虑,那样就有所损耗而不利于长生。黄帝曰“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惠,以恬偷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做,精神不敢,可百数也。”这里所说的不劳形于事或内无思想之患应是相对而言的。一个人如果不去劳形或内无思想是不现实的。但一定要思虑适中,而不是过于思虑或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彭祖日:“凡人不可无思,当渐渐除之。人身虚无,但有游气。气息得理,百病不生。又日:道不在烦,但能不思衣,不思食,不思声色,不思胜负,不思荣解。不劳,神不极,但尔可得千岁。”不可无思是不可能,但渐渐除之却是有可能的。也就是说要善于把一些不必要的思虑渐渐拔除。

对于养生者应减少思虑,古人对此的认识基本上是相通而一致的。如在《庄子》中,庚桑楚说:“全妆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否则,若“思忧过度,恐虑无时,郁而生涎,诞与气搏,升而不降,为忧、气、劳、思、食王噎之病。”书云:“思虑则心虚,外邪从之,嘴而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又云:思虑伤心,为吐衄,为发焦。”少思虑也可看成是少动一些心机或谋略。若谋为过当,食饮不敌,养生之大患。如在《庄子》说:“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机心过多,内在的道气必会耗散。如此以来,邪气就会诞生,从而危害到身体的健康。不仅如此,如若思虑不止就会使心神不宁,如西王母云:“声色不止神不清,思虑不止心不宁。心不宁兮神不灵,神不灵兮道不成。”在生活中,有不少人之所以常常失眠,与思虑过多有必然的联系。

但是有些事情不思虑还是不行的,可是有些事情思虑了也无济于事,那样尚不如不去思虑的好,让一切顺其自然。为什么要顺其自然? 就是因为有些事情是你的,别人不论如何都得不到;若不是你的,你思虑的再多也无用。我们看有些人为了得到某一个职位,可谓绞尽脑汁,然而却不能如愿;而有些人却恰恰相反,平时努力工作,根本就不去多想,谁知机会却在无意间光顾了他。这真是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也说明,如其多思虑,尚不如脚踏实地的好。

所以,道教倡导“无为名户,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也就是说无为于名声的傀儡者,无为于心机的思虑者,无为于大任的担当者,无为于知巧的主载者。从而与大道浑然一体,而游心于虚无。为什么要游心于虚无?“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具有了这样的一层逻辑关系,虚无自然也就有了一定的实际意义。

对于减少思虑,我们应通过三二一这样一种结构回还到先天的本根中去。这样的一种结构就是由多思虑而变得寡思虑,从而回归到混然如一之中。一是什么? 在《太平经》中说:“夫一者,乃道之根也,气之始也,命之所系属,众心之主也。当欲知其实,在中央为根,命之府也。故当深知之,归仁归贤使之行。人之根处内,枝叶在外,令守一皆使还其外,急使治其内,追其远,治其近。”同时,其认为“一者,数之始也;一者,生之道也;一者,元气所起也;一者,天之纲纪也。”河上公则认为“一者,道始所生太和之精气也,故日一。一布名于天下,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正平。人为心,出为行,布施为德,总名为一。一之为言志一无二也”。“一”在人身,当为心,为一身之主;而“一”在行为上就是使精神专一,志一无二,也就是不乱思胡想而持守一道,若“人能抱一,使不离于身,则长存”。从道教的思想中能够看出,人能抱道始所生太和精微之气,使它不离开身体,就能够长存;人若不能抱一,它便会离开人体而早亡。抱太和之精气当使身体虚空,除情却欲,若能如婴儿内无思虑,外无政事,则精神不去也。而在减少思虑的方法中,心斋也是一种除却思虑的最佳方法之一。这是因为心斋“谓疏瀹其心,除嗜欲也;澡雪精神,去秽累也;掊击其智,绝思虑也”。文章内容来自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