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致同樣闖蕩10年的你-現實比《北京女子圖鑑》殘酷一萬倍

《北京女子圖鑑》,翻拍自《東京女子圖鑑》,也許這裡有你的影子,也許你鄙視著裡面的人物,也許你羨慕著那種在大城市奮鬥的感覺,但其實,現實比影視作品要殘酷一萬倍。

致同樣闖蕩10年的你-現實比《北京女子圖鑑》殘酷一萬倍

關於工作

陳可來到北京時,自己面試的公司沒有一個錄用她,第一份工作是所謂“鐵瓷”介紹的前臺工作,接著是因為“飯局”被介紹到了和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再然後居然是因為“創可貼”而認識副總裁,進而再憑著能力跳槽到工作比較長久的公司。電視劇中工作這部分講得太容易了,能力沒有展現太多,而“人脈”這個詞也沒有體現出來它真正的意義。沒有能力的人,有“人脈”也只是曇花一現,而有能力的人,“人脈”可以擴展一層又一層。

當然有能力沒情商的人,在職場裡也是活不下去的。陳可在做第一份工作時,同事們使喚她叫快遞叫外賣,並讓她墊付不還錢,陳可便想到以“是老闆備用金墊付的”做藉口“要債”。在辦公室鬥爭中,不站隊;在老闆“潛規則”暗示時,巧妙避開。在工作方面的情商,陳可是上上等,但當交了一個有底氣的男朋友時,她也會膨脹,也會不想忍受客戶的遲到而發脾氣,當然,結果就是一切都交了學費。

現實中,必須承認“人脈”是通關的加速器,無論是找工作、談合作還是其他辦事,“人脈”能幫到我們很多,這個其實不必再拿來“教育”,“擴展人脈”在這個世界,無論在大城市還是小城鎮,其實都已經成為必須掌握的能力。而用來支撐“人脈”的一方面是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讓自己成為專業中的“尖兒”,而另一方面是提高自己的情商。也許有的人覺得高情商就是“討好”所有人,而其實高情商是在“討好”其他人的同時也“討好”了自己,是的,這很難。所以,現實中,像陳可一樣短短几年就能成為“陳總”是幾率很小的事情,有著努力,也有著運氣。

致同樣闖蕩10年的你-現實比《北京女子圖鑑》殘酷一萬倍

關於愛情與婚姻

陳可剛剛來到北京時,有著大學初戀的承諾和她一起北漂打拼,但在寒冷的夜色裡等待她的是一通分手電話,雖然後面交代了初戀是因為家人生病不想拖累陳可而說的善意謊言,但錯過就是錯過了。在北京工作穩定後的陳可,交往過經濟適用男,但她想攀上更高一層的慾望選擇了分手,當她遇到了可以滿足她享受更好生活的男朋友,得到的卻是不婚,或者說只是不想和她結婚......那些感情經歷讓她更想只是活得踏實一點,卻發現婚後的老公是個“媽寶男”,也許他是個好人,但他不是個好老公......又經歷離婚,生活還得繼續,電視劇結尾給了陳可一個許醫生,happy ending in Beijing......

現實中,被父母催婚催娃,25歲後想“隨緣”談個戀愛有可能都是個奢侈品,不斷的相親是最快速找到生活夥伴的方法,卻又不想就這樣將就,“有感覺”成為了縹緲且幼稚說法。看到了很多“閃婚”,趁著新鮮感趕快領證,趁著還沒大齡趕緊生孩子,但,不敢說很多人,但也有人開始“離婚”......

吐槽當下婚姻不是我想表達的,幸福婚姻還是我們所追尋的,比如,也有人大學畢業後,我們結婚,為我們的小家庭在這個曾經陌生的大城市努力奮鬥......

致同樣闖蕩10年的你-現實比《北京女子圖鑑》殘酷一萬倍

關於大城市與回家鄉的抉擇

每年有多少人削尖腦袋擠入一線城市,每年又有多少人離開曾經的夢想之地。“我想成為那個讓你們羨慕的人”,這並沒有錯,一線城市,有著便利的生活,有著夜晚燈火通明的高樓大廈,我想站在最高層俯瞰一切,這又有什麼錯?但一切的一切不是電視劇裡演得幾年的奮鬥就能得到,而且並不是說付出就可以得到。回到家鄉,有著熟悉的街道與街坊,沒有喧囂,沒有擁擠,生活,也可以是安逸的。留下與離開,沒有對與錯,不必遺憾,不必落淚,繁華與安逸,不是對立,不是宿命,都是我們生活過的風景......

致同樣闖蕩10年的你-現實比《北京女子圖鑑》殘酷一萬倍

如果你還堅持在那個夢想的地方,請給自己一個Like,我們多年前遠離家鄉來到這裡,一次次的搬家,一次次的職場碰壁,一次次的深夜未眠,哪怕還有更多的風濤海浪,我們依舊相信那些只是精彩人生的組成部分,沒有對比,哪知道原來生活是這麼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