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漢字在中國傳統建築上的運用,漢字趣談

很多人節假日喜歡外出旅遊,欣賞名山大川的自然風光,瞭解古代歷史建築的人文景觀......每到道觀寺院,傳統建築,園林府邸.....總會被楹聯牌匾上的文字吸引。

“若直待貴妃遊幸過再請題,偌大景緻,若干亭榭,無字標題,也覺寥落無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斷不能生色”《紅樓夢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榮國府歸省慶元宵》

“山川祠廟,非借文人之題詠,即名勝亦闇然寡色”吳恭亨《對聯話》。

這些記載,無不說明漢字在中國名勝古蹟傳統建築中的重要性。

漢字在中國傳統建築上的運用,漢字趣談

德國的科隆大教堂

似乎全世界,只有漢字在建築空間有這樣的特殊性。著名的印度泰姬陵,德國的科隆大教堂,甚至是外國人在中國建立的建築如石室聖心教堂……很難想象這些絕對幾何對稱的建築,若如漢字的楹聯,牌匾題字,將是怎樣的一種彆扭?

漢字在中國傳統建築上的運用,漢字趣談

平山堂風流苑在匾額

漢字在文人筆下,有無限的可能性

“風流宛在”,飄逸流暢的書法、“流”字少一點,“在”字多一點的異體字故作為之,結合歐陽修在揚州的事蹟,“風流宛在”妙到好處。

漢字在中國傳統建築上的運用,漢字趣談

孟姜女廟楹聯

上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下聯: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運用漢字一字多音的巧妙,到過山海關孟姜女廟遊玩的都清楚,孟姜女廟前是潮起潮漲的茫茫渤海,眺望望夫石,遙相呼應,不得不為楹聯構思奇巧稱絕。

園林亭臺,無文字點綴,便覺暗淡無趣,了無生色

山川祠廟,無文字修飾,亦是毫無意境,輕浮淺薄

文字儼然是中國古代傳統建築設計的一部分,賦予傳統建築所塑造的空間以具體的內涵,提升建築及其所塑造環境的意境美,是傳統建築不可或缺的點睛之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