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方佃军:最贴心的村支书

方佃军:最贴心的村支书

方佃军(中)与村干部研究工作

今年48岁的方佃军是康保县土城子镇小庄子村的党支部书记,因为亲民爱民没架子,大事小情都为村民着想,并出实招、见实效,深受村民拥护和爱戴,被村民称为“最贴心的村支书”。

最精准的帮扶档案

小庄子村是坝上的一个偏远村,辖三个自然村,户籍人口368户913人,而常住人口不到户籍人口的一半,平均年龄66岁。小庄子村是非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5户168人,贫困发生率18.4%,比全县平均值高1.6个百分点。

方佃军199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5年担任小庄子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针对村民普遍存在扶贫就是发钱、贫困户光荣等认识误区,方佃军先后多次召开党员代表会、村民代表会和全体村民会,耐心讲解扶贫政策。经过逐户上门走访,他根据村民们的生活情况和主要经济来源情况,整理编制了小庄子村村民户情调查档案并因户施策,制定了贫困户帮扶计划。

他将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年龄和劳动能力分为四种类型,进行精准帮扶。A类为67岁以下,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参与护林、防火、禁牧等工作,获得劳动报酬;B类为68岁至72岁,有部分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担任村内卫生保洁员,获得劳动报酬;C类为72岁以上,有行动能力的贫困户,担任村安全员,获得劳动报酬;D类为长期卧病在床和行动不便的高龄贫困户,定期走访,了解需求,代办事务。通过对贫困户实施精准帮扶,既培养了贫困户的脱贫荣誉感,激发了主动脱贫意识,也得到了边缘户和非贫困户的一致认可,群众满意度持续提高。

“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脚踏实地的奋斗,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才能创造出幸福来。”这是方佃军经常鞭策自己、鼓励别人的一句话,也是支撑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在他的再三联系下,村里与嘉康脱水蔬菜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采用“公司+贫困户”的模式,以每户8000元扶贫资金入股,让大家既做农民又做股民,让贫困户享受年底分红,实现了贫困户产业入股全覆盖,打通了扶贫攻坚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为了更好地进行劳务输出,他和村干部一道挨家挨户收集周边镇村务工信息,实施走前搞培训、走时搞服务、走后抓维权等措施,组织有劳动能力的20户贫困户季节性打工,户均增收3000元。同时,按照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有保障的“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认真落实好党的脱贫攻坚政策,力促实现无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稳定脱贫,使脱贫攻坚政策更接地气、更有效率。

村民最贴心的人

对于做好群众工作,方佃军有自己的一套“心法”:“把群众心焐热、脑更新、劲鼓足,脱贫致富指日可待!”

村里在外务工的多,留在村里的是老弱和小孩子。在他的笔记本上各家各户的情况都记得清清楚楚,乡亲们遇到难事、急事、大事,第一反应就是找方佃军。在乡亲们心目中,他就是“勤务员”“帮大哥”。不管什么工作,他都是与乡亲面对面、心贴心交流,这使他真正成了乡亲们的贴心人。针对群众的政策知晓率低,不参与、不配合村“两委”工作的突出问题,他把学习政策、掌握政策、宣传政策作为第一要务,耐心细致做好群众工作,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和监督。村“两委”每周组织一次集中学习,35名在村党员和村民代表全部参加。去年贫困户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中,他在接到镇里的通知后,没有立即开展工作,而是利用一天时间,和村会计一起把在县里集中培训的内容,向党员和村民代表进行了详细解释。在村民大会上进行贫困户识别民主评议时,村民李茂有直接站出来说自己的女儿是财政供养人员,不符合贫困户认定的相关政策,主动提出退出贫困户。

想要做好群众工作不能玩虚的,必须用实效来证明,更不能玩花架子。方佃军说,不是我有啥特殊本领,作为一名支部书记就要多换位思考,常怀一颗真心诚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公仆之心”,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用真情感化和凝聚群众。

在去年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由于村“两委”前期政策解释到位,全村54户184间危旧闲房半个月时间就全部拆除。事实证明,村民不是不参与、不配合村“两委”工作,而是由于村干部政策掌握不全面,解释工作不到位,才导致群众不知道、不明白上级政策,出现了不支持工作的现象。今年,村里又把县里的扶贫政策资料放在村级事务公开栏里,摆在了村民代表大会上,让村民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的渠道更加畅通,使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更接地气、更有效率。

营建最美的乡风

多年以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就业率低、群众不满意、创业动力不足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村里的发展。村“两委”首先从“扶贫先扶志”“扶贫先立勤”入手,逐步改变村民的陈年陋习,引领小庄子村的乡亲们不仅在经济上要摆脱贫困,更要在精神上的摆脱贫困。

村“两委”每年都要组织“最美媳妇”“最美女婿”评选活动,以此带动村民倡导积极向上的新风尚。这是康保县第一个开展“最美媳妇”“最美女婿”评选的村庄,活动一经推出,村民们感觉既新鲜也很受鼓舞,纷纷报名参与响应。村民何小梅在2015年的“最美儿媳”评选上差2票而落选,2016年,她不仅对自己的婆婆更加孝顺,还承担起了照顾公叔日常生活的责任,终于在年底被评选上了“最美儿媳”。如今,在小庄子村,村民过去争当“贫困户”成风,现在以当选“最美家庭”为荣,全村人人敬老爱村的新“家风”也推动着“村风”“民风”的持续转变。

方佃军:最贴心的村支书

方佃军(中)和大家一起整修街道

随着村民觉悟的提高,村风民风的持续转变,也促进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序推进。“在评比机制激励下,村民们积极上进,小庄子也从过去远近闻名的混乱村成为村风朴实、邻里和睦的稳定村。”方佃军高兴地说,如今,小庄子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积极主动参与到护林防火、禁牧和村内卫生保洁等工作中,好人好事在村里屡见不鲜。去年贫困户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中,认定结果不仅贫困户满意,非贫困户也认可,全村没有出现一例外出子女回村为父母争取贫困户的现象,更没有一户因此上访。县里把小庄子村的做法在全县进行了推广,看到电视、微信、广播里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听到一句句朴实的话语,更加激发了全体村民孝亲敬老热情和自我发展、主动发展的内生动力。

任职三年来,方佃军带领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积极倡导农村新风尚,为群众做出了表率,带领困难群众走好产业发展路,将小庄子变为人心思进、邻里和谐的幸福家园。今年建党97周年前夕,河北省第二批“千名好支书”名单公布,方佃军名列其中,这是对他工作最好的肯定和褒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