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普吉沉船記者手記

普吉沉船記者手記

當地時間2018年7月11日,泰國普吉查龍碼頭,一名遇難者家屬手捧親人的遺像,凝視著遠方。(南方週末記者 翁洹/圖)

(本文首發於2018年7月12日《南方週末》)

“當一艘船沉入海底,當一個人成了謎,你不知道,他們為何離去,那聲再見竟是他最後一句”。

在普吉的這幾天,《後會無期》的歌詞一直在腦子裡盤旋,倖存者的講述、家屬的神情、志願者的身影、病床邊上的某品牌禮盒裝泰國燕窩、深海打撈的複雜、泰國官員的排場、安達曼海的浩瀚無聲,這些片段在安靜的時候回放。

我們想知道,“他們為何離去”。

2018年7月6日,普吉遊船傾覆事故的事發第二天下午,南方週末記者抵達普吉島,直奔其中一家收納傷者人數較少、傷者傷情相對穩定的救治醫院,遇到肇慶四位青年,他們中情況較好的兩位剛在便利店買了應急的手機,另一個捧著沒帶出海的iPad,不設防地講述死裡逃生的經過。

雖然他們身上錢不多,而他們的父母7日才到,所幸他們身邊有陌生的熱心人。深夜,泰國旅遊和體育部部長、中國駐泰國大使先後到訪慰問。間隙,醫院迎來短暫的安靜,青年之一小林坐在石凳上,哭了出來。在不遠處吃盒飯的我,看得黯然感傷。

通過對“鳳凰”號幾組倖存者的採訪,他們都提到船在遇到風浪、將沉未沉的時間內,無人決策,外面風雨大作,人們不敢行動,錯過了逃生時機。

普吉沉船记者手记

志願者在陪遇難者家屬聊天,安慰他們的情緒。(南方週末記者 翁洹/圖)

隨後,跟著廣州打撈局、民間救援組織公羊隊登上了泰國軍艦,據說是泰國最精英的工業重裝潛水士兵,狀態的確龍精虎猛。即便這樣,他們要想潛下水底四十多米深的地方,也需要經歷開會佈置、調試設備、穿戴設備、下水檢查、出水釋壓等環節,有效作業時間不過十多分鐘。死神一直徘徊,搜救萬般困難。

普吉沉船记者手记

當地時間2018年7月7日,下午6時許,泰國普吉島Panwa碼頭,部分救援人員在岸上待命。(南方週末記者 翁洹/圖)

普吉沉船记者手记

在普吉島Panwa碼頭,搜救隊員在檢測潛水設備。(南方週末記者 翁洹/圖)

關於是否作出天氣預警、船隻狀況是否良好,泰國政府、媒體都展開了調查和報道。船長船員危險處置的不當之處、背後公司結構和實際控制人、泰國當地監管部門的責任,將會是下個階段的調查重點。

普吉沉船记者手记

泰國軍方艦艇在事發海域參與搜救。(南方週末記者 翁洹/圖)

7月9日,泰國總理巴育在位於查龍碼頭的救援指揮中心面對記者發表演講,重申“一家親”、手指敲著發言臺提出“徹底追查”,在醫院還與遇難者的家屬擁抱。現場,南方週末記者向他提問,他回應說了兩遍“我會盡力、我會盡力”。

普吉沉船记者手记

當地時間2018年7月9日,泰國總理巴育在位於查龍碼頭的救援指揮中心面對記者發表演講,他表示搜救工作泰方“會盡力”。(南方週末記者 翁洹/圖)

這幾天的普吉,“中國人”“瓦奇拉醫院”(當地最大的公立醫院,也是遇難者遺體和傷者接收的主要地點),兩個關鍵詞,不論是出租車還是摩的司機,一聽就明白了。我們的關心,他們都已收到;我們的疑問,也希望得到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