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哈梅内伊警告伊朗或退出核协议,这是对英法德的失望还是强硬派得势的开始?

今古达观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终于擦亮了双眼,看穿了法德英三个欧洲大国在保留伊核协议上的虚伪、战略忽悠,小幅调整了伊朗对待伊核协议的政策,不再把伊核协议捧为国宝,而是不能保障国家利益的一张废纸,随时可以丢弃。然而,他的难处是包括伊朗二号人物、鲁哈尼总统在内的广泛的伊朗精英至今仍然对法德英抱有不切合实际的幻想,一心一意地把法德英视为拯救伊核协议的天使、骑士。

哈梅内伊对伊核协议政策的小幅调整,在揭露欧盟三大国法德英的战略忽悠的庐山真面目的同时,无意给伊朗强硬保守派以议会弹劾手段拆散,最终推翻温和改革派的鲁哈尼政府的空间与机会,加剧伊朗内部的冲突,给不断强化对伊朗制裁与打压的美国可乘之机,也会是伊朗与美国的矛盾尖锐化,中东的局势更加尖锐,有濒临失控的可能。

1、伊朗最高领袖终于看穿了法国、德国、英国在保留伊核协议的虚伪与欺骗,失望至极,开始微调对待伊核协议的政策,不再把它捧为国宝,而是认为国家利益不能获得保障就是一张废纸,可以扔掉。

8月29日,哈梅内伊在接见鲁哈尼与内阁成员时对伊朗保留伊核协议发出新的指示:若伊朗无法再从核协议中获益便会随时退出。自5月8日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宣布将对伊朗实施最高级别的制裁,以及对违反美国禁令的外国企业实施二级制裁后,伊朗当局把保卫残缺的伊核协议当作头等大事,并寄希望于法德英三个欧洲大国。

然而,三个月过去了,法德英三国在支持伊朗保留伊核协议上,自始自终都是说一些对伊朗人极具欺骗性的漂亮话,不仅而他们的企业逃离伊朗,切断跟伊朗的经贸与投资,甚至还偷偷摸摸地减少从伊朗进口石油,减幅超过三分之二,让伊朗人非常受伤、无奈。因此,哈梅内伊在会见的时候以训诫的口吻告诉鲁哈尼及其执政团队:“伊朗不能寄望欧洲可以保护协议!”

哈梅内伊的这个政策调整,既是对把保留伊核协议寄托在法德英三国的鲁哈尼的打击,更是法德英三国在伊朗信誉破产的开始,新的博弈将影响着欧盟三大国的国际实力与影响力,以及伊核协议的生死存亡。

2、随着伊朗的外部冲突与内部矛盾的加剧,温和改革派的鲁哈尼政府在应对美国制裁与国内治理、经济发展等方面就像一个脆弱的花瓶,无所作为,被美国和伊朗的强硬保守派两面夹击,步步溃败,形势堪忧,伊朗的强硬保守派正在稳步走在夺权的路上。

在伊朗政坛,温和改革派相对于强硬保守派,本身的根基与势力就不如对方,是弱势的一方,在风平浪静的时期还能稳稳当当地施政,但在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以及对伊朗实施最高级别的制裁后,把伊朗的天捅了一个大窟窿,在外部环境的重压下,伊朗内部的矛盾迅速激化,这不仅有民众对政府、神权统治集团的不满与抗议,更有强硬保守派对应对美国制裁不力、经济不振的温和改革派的“进攻”。

沉寂、平静多年的伊朗强硬保守派在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不再隐身,频频向鲁哈尼出手,极大地削弱了鲁哈尼政府的权势与执政基础,把鲁哈尼搞得风雨飘摇,更是降低了鲁哈尼政府施政的难度,伊朗国内的境况比将进一步恶化,矛盾进一步升级。

依然强硬保守派的步步得势,必然加剧反美的情绪,与美国的冲突必然升级,促使特朗普政府认真考虑对伊朗动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中东地区的局势面临着爆炸,中东的和平走向崩溃的危险,特别是在11月5日美国对伊朗的石油出口禁令生效之后。


飞狼


木叔的态度有4点:

1)这不是哈梅内伊第一次这么说,一个月前就有类似表态。这次说只能说明他对未来判断更悲观。

2)在美国制裁下,伊核协议已经名存实亡,欧洲和其他国家的努力无济于事。哈梅内伊再给自己找台阶下。

3)伊朗强硬派在伊核协议签署时就不满意,如今协议出问题,符合他们与美国继续对抗的意志。

4)哈梅内伊与伊朗强硬派是虚张声势。

下面简单就这几点来谈一谈。

1)哈梅内伊在7月曾提到过伊核协议问题,当时美国退出协议后欧洲还对此寄予厚望,哈梅内伊当然也希望欧洲能与伊朗一条心。

不过随着事态的发展与演变,特别是美国对欧洲的“拉拢”,欧洲人对维护伊核协议只是表面和口头文章,实际上很多措施都在为伊核协议失效做准备。

比如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以及英法等航空公司都已经逐步减少甚至取消了在伊朗的商业活动。而欧洲之前之所以要保留伊核协议,就是为了能让欧洲的企业在伊朗正常活动。一旦企业们都觉得形势不好要赶快离开,欧洲政府们对伊核协议的支持力度就没有那么紧急与必要了。欧洲人不会为了一个对自己没什么利益的空壳协议得罪美国的。哈梅内伊看透了,因此“再度威胁”一下,但也是预期悲观的反映。

2)正如木叔刚才所言,伊核协议已经名存实亡。这是美国强硬制裁造成的,欧洲无能为力。

名存实亡的一个迹象就是美国从8月7日开始对伊朗的第一轮制裁。而伊核协议是要求西方取消对伊朗制裁的。美国的制裁不仅有效而且严厉,造成伊朗民众大规模抗议政府,甚至在不久前还导致议会接连弹劾了鲁哈尼政府的两名部长,鲁哈尼本人也正等待“命运的安排”,说不定未来也会被弹劾。

哈梅内伊的表态就是从这个背景下发出的。因为他注意到了美国制裁后这一个月来欧洲无能为力的状态,所以说出这番话,表达了对欧洲的不满与无奈,也在为未来的一步找台阶。

3)说哈梅内伊的表态是说明强硬派得势是有偏差的。因为强硬派从2013年美国等国与鲁哈尼政府接触,讨论伊核协议时就不满。不满已经5年了。哈梅内伊一直在两派之间走平衡而已。

强硬派的不满主要是对伊核协议限制伊朗的原子能开发以及必须放开检查有很多疑虑,担心国家安全受影响。协议取消的话,强硬派可以继续进行其秘密军事行动。因此他们本质上对这个协议取消肯定是很高兴的。

哈梅内伊当然不希望伊朗因为伊核协议导致两派的平衡再度倾斜,以至于形成当年总统选举时两派上街抗议甚至演变成冲突的一幕。他虽然对强硬派支持,但不希望伊核协议出问题。毕竟这两个事情都会让伊朗政治经济乱局更多,本质上损害的是教士集团的整体利益。

4)哈梅内伊虽然对欧洲表达了警告,但他的警告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就如同强硬派每天都在说要反击美国一样,只是心理安慰罢了。无论从政治影响力、经济反制力、国际关系影响力还是军事实力上,伊朗和美国不在一个档次。这点不用多说,大家心知肚明。哈梅内伊和强硬派的态度更多是做给国内看罢了。


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木春山谈天下


哈梅内伊警告伊朗或退出伊核协议,这是对英法德的失望还是强硬派得势的开始?

对于哈梅内伊来说,对英法德的失望是必然的!

虽然英法德现在依然还力挺伊核协议,并且依然留在此框架协议内,但是英法德对伊朗的支持仍然停留在"口惠而实不至"的政治层面上,对伊朗最有诚意的一次表现,仅仅是一笔1.4亿元人民币的人道主人援助,这点钱,对于饱受美国制裁之苦,金融崩盘,经济陷入崩溃边缘,民生困顿,生存条件极为艰难的伊朗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连塞牙缝都不够的!

而欧洲大企业因为畏惧美国金融制裁打击,己经开始接二连三的退出伊朗,这些举动自然使己经极端困难的伊朗经济更加"雪上加霜"!

英法德此时这种以没有经济利益抓手为后盾的力挺伊核协议行动与做法,完全可以用″只听见楼上有声音,却不见人下来"!而英法德这种″政热经冷"的战略套路,自然使"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哈梅内伊深知深中"冷热″与"痛楚",因为这时的哈梅内伊最急需的是能解救伊朗经济实际困难于"水火之中"的真金白银,而不是这种″空洞和口惠而实不至"的政治以及道义上的声援!

这也是哈梅内伊对英法德极端不满,并且一再威胁英法德要退出伊核协议的主要原因!

而对于伊朗强硬派得势说法,本人是持不同观点的!

因为绝对掌握"共和国卫队"控制权的哈梅内伊,本自就是伊朗强硬派的总后台,而他的声音,代表的就是强硬派的声音!

而最近哈梅内伊强烈呼吁伊朗议会不要弹劾"鲁哈呢"总统的做法表明,表明至少到目前为止,伊朗的强硬保守派和温和保守派还没有达到"公开决裂和摊牌"的程度,!而哈梅内伊此次呛声英法德,以及之前"祭出二位部长做为祭品″,无非就是安抚一下强硬派的"愤怒情绪"和转移一下国内紧张到顶点的″政治空气"!

对于哈梅内伊来说,随着中俄在经贸领域和进口原油,以及在石油换粮等领域对伊朗力挺力度的不断加深,伊朗绝对不对不会出现政权崩溃与塌陷的迹象!

而哈梅内伊更深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如果只是一味的采取强硬的政治高压姿态和祭出政治祭品,也是不利于伊朗高层内部团结的,并且这种做法对于伊朗艰难的国际民生也是于事无补的!而现在和鲁哈尼的"白脸和红脸"的"精诚团结"组合,在哈梅内伊眼中看来,也许能成为舒缓国计民生困顿和"共赴国难″的最好选择!

而伊朗总统在8月30日,在敦促伊核协议剩余签署方采取行动挽救该协议同时,也致电法国总统马克龙,“称伊朗希望欧洲方面在银行渠道和石油销售做出担保,同时在保险和运输的领域提供保障!

马克龙发表了意在安抚伊朗的法国致力于维护伊核协议的态度,但他也再次申明了自己之前的态度,″希望与所有有关方面展开全面磋商,讨论的内容将包括2025年以后的伊朗核计划,该国导弹项目以及该国对整个中东地区的影响!

英法德这种"出工不出力"的做法,固然令人诟病与讨厌,但是在伊朗对抗美国制裁的大背景下,自然也是多个朋友多条路!

而伊朗维护伊核协议存在的重要性在于,既使英法德出工不出力,让伊朗无法获取眼前的现实利益,但却为想真心实意帮助伊朗的世界大国,为其提供了帮助伊朗的"法理依据"!

因为只要伊核协议存在,就为其他大国支持和援助伊朗能更彰显道义上的正义性和政治上的必要性,所以说,伊朗不到鱼死网破的绝望境地和大国的利益需要时,是轻易不会退出伊核协议的!



相忘江湖71941665


当前美伊博弈正处于关键阶段,已经随着美国第一轮制裁,让伊朗苦不堪言。伊朗货币里亚尔大幅度贬值,物价飞速上涨造成伊朗国内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更加艰难。部分城市都出现了小规模的集会游行和示威活动。

近一个月以来,包括伊朗劳工和财政部长在内的两名部长遭到议会弹劾。近日,伊朗总统鲁哈尼也同样收到来自议会的“首张黄牌警告”,并受到议会的弹劾,这被视为是伊朗强硬保守派的发难。开始对于美国制裁之下的经济危机产生严重不满情绪。对现任政府应对不力进行施压。



不过,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为此并没有责难鲁哈尼,反倒是力挺他并说不会迫使其下台。更不会“让美国阴谋得逞”。但也对鲁哈尼政府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要求政府尽快解决国内经济问题。

但是,鲁哈尼政府似乎没有太多的得力措施改善目前国内的经济危机,而过分地依赖欧盟。甚至在伊核协议问题上也同样寄希望于欧盟的努力保障。此前欧盟向伊朗提供了1800万欧元的经济援助,用于改善伊朗私营经济发展及环保等项目。然而伊朗政府对此表示了不满,说白了欧盟的这点援助无异于杯水车薪。根本无法缓解伊朗目前的困境。这也是对欧盟的失望,因此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此刻发声警告伊朗或将退出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并非空穴来风。



尤其是在,当前战争阴云笼罩中东上空只时,美国专门成立伊朗行动小组,准备今后对伊朗实施更严厉的制裁之下,欧洲很多大型企业纷纷退出伊朗市场,就连他们也对来自布鲁塞尔的保护承诺缺乏信心了。何况美国威胁要将伊朗石油出口收入降至为零的最严制裁也要在11月4日前生效。伊朗经济面临雪上加霜的风险。


前不久,就在美国宣布实施第一轮对伊制裁之后,伊朗运回了保存在俄罗斯的两批丰度为20%的浓缩铀。这已经是为退出伊核协议做准备的前奏,也是一种向外释放信号的体现!如果欧盟无法履行承诺,伊朗因维护伊核协议而应得的利益受损,或者说不能保障。那唯有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20%丰度浓缩铀的开发。


东震木


哈梅内伊声明警告伊朗或将被迫退出伊核协议,这不仅是对英法德政府的失望,也是伊朗内部权利的一个整合。



(哈梅内伊)

哈梅内伊有此言论显然是经过仔细考量的。在美国的强势施压和制裁下,仅仅是政治上的“心灵鸡汤”是不够的,伊朗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大量的援助!而欧洲口号虽然响亮却行动谨慎迟缓,观望的姿态十足!而哈梅内伊恰恰看到了这一点。



(马克龙)

其次,伊朗国内的环境日益严峻,伊朗急需要切实的方案和集中有效的权力来贯彻高层的领导精神,以及平缓国内的蔓延的恐慌和抗议。再加上美国的步步紧逼!作为伊朗最高和实际领导者的哈梅内伊必须做出行动!



(特蕾莎梅)

裁撤部分高官、进行军事演习、发表声明等方式给欧洲施加压力,逼迫欧洲执政者选择!是选择舍弃短暂利益,顶住美国压力,获得新生!还是选择妥协、政治投降、放弃以往的努力?



(默尔克)

这一点上,哈梅内伊显然比鲁哈尼看的明白和透彻!伊朗终归是世界政治博弈的棋子。而伊朗本身为没有所谓的温和和强硬。伊朗有的只是至上唯一的领袖权力,和夹杂在世界强国间的无奈站队。

所以,哈梅内伊的警告不是对英法美的失望,而是施压,也是不是强硬派的得势,而是整合!


枫落天下秋


20l5年鉴定伊核协议,至今有三年多时间,特郎普在选举中声称,伊核协议是最糟糕的协议。特郎普上台以后他认为:伊朗在研发弹道导弹,违背伊核协议精神,美国在中东得不到足够的利益伊朗为头号阻碍,他认为伊朗不是美国的好盟友,在制裁伊朗之前美国必须退出伊核协议,扳掉伊核协议这块阻碍石才能实施制裁。在特郎普废除伊核协议的同时下狠手制裁伊朗,使伊朗货币跌破百分之四十,经济面临崩溃,失业率

提升百分之二十,使人民生活陷入困难时期,面对美国的制裁,大多数国家伸出对伊朗援助之手,包括卡塔尔1500亿美元的支助,欧盟支助1600万欧元。特郎普对伊朗最毒的一手就是要求在今年11月份伊朗石油出口归零,对以石油为支撑经济运行的伊朗来说,这无疑是制伊朗以死地。特郎普对伊朗的制裁得到了绝大部分国家的反对,比如我们国家,俄罗斯积极声援支持伊朗,现在只有我们国家对伊朗石油进口稳定,土耳其随后比美国制裁是因为土耳其宣布不放弃进口伊朗石油这是一方面,另外土耳其暗里和俄罗斯,伊朗亲密抱团这是特郎普很光火,认为土耳其是危险的盟友。

以英国,德国,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掺和到美国制裁伊朗的事件当中,并声称支持伊朗并宣布欧洲国家企业不准私自撒出伊朗,可就在后来短短的时间里欧洲企业不但撒出伊朗而且在美国压力下英德法国倒向了美国,就在美国逼迫重压而伊朗坚决不屈服的情况下,有外媒报道称:特郎普向伊朗伸出了橄榄枝,“美伊关系需要缓和下来”,而这时的英国,法国,德国顺势当说客,奉劝伊朗接受条件,美国撒消制裁。欧洲以英,德,法为首的三个国家所谓对伊朗的支持只是拉拉架势,作些样子,想真心支持也没胆量,毕竟和美国有割不断的关系在美国压力下不得不屈服。正因如此,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警告,伊朗退出伊核协议,这是美国现在担心的事情,英,德,法确实感到失落,据参考消息网8月30日援引路透社等外媒报道称,针对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欧洲国家希望伊朗继续遵守协议要求,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日前表示,“伊核协议不是目标而是手段,不能在经济事务和核协议上对他们抱有太大的期望,如果核协议不符合伊朗国家利益,必要时同样可以放弃核协议”,哈梅内伊同时表示,“德黑兰不会与,不道德的美国官员举行任何级别的谈判,以谋求用伊核问题达成新的协议”,此语己经完全将与美国和谈的大门关闭。伊朗最新态度明显表现出对欧洲国家的不信任和对美国的严重敌意。人们都知道很大程度上欧洲和美国有着共同的利益。在对伊朗核协议问题上,当美国宣布退出核协议恢复制裁之后,外资迅速撤离而导致伊朗鲁哈尼政府举步维艰,而今欧洲劝说伊朗继续伊核协议,无非是为了维护自已的利益,并非为了伊朗的利益,欧洲的态度己令伊朗将其视为与美国一样不值得信任。在此前提下伊朗发出放弃伊核协议的表态,同样是对欧洲国家的反制措施。

伊朗多年来一直在哈梅内伊最高领袖的领导下,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工业制造业都取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哈梅内伊领导着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使革命卫队武器装备得到提升人员素质得到提高,战斗力增强在中东地区成为发展大国。


可缓归矣736


这是伊朗内外交困的迹象,哈梅内伊的话也是给欧洲人听的,在29日哈梅内伊在伊朗内阁会议上强调:伊核协议若再不能符合伊朗国家利益,伊朗将随时退出该协议,并同时指出: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欧洲身上。
在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英法德等欧洲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


多次表示将留在协议框架内,与伊朗继续经贸往来,但时隔三个多月以来,虽然欧盟对伊朗多次许下口头承诺,但因为各怀鬼胎,实际效果并未体现,因害怕美国的报复,欧洲各大公司都先后终止与伊朗的合作,这让伊朗经济蒙受重大损失,目前伊朗货币大幅贬值,物价飞涨,失业率高升,伊朗多地已发生数起游行示威活动,这让伊朗内部矛盾也随之凸显。
在这种情况下,鲁哈尼的只是忙于和美国的口水仗,而对国内的经济状况却没提出有效的应对政策,这被伊朗反对派找到借口,28日伊朗议会对鲁哈尼进行了质询,这是鲁哈尼就任总统5年来的第一次,而伊朗国会本月已经弹劾了经济部长和劳动部长,28日和29日,伊朗国会议员又启动了弹劾工矿贸易部长和教育部长的动议,可以说,若不是哈梅内伊的力挺,鲁哈尼也有被弹劾的危险。

所以说,
欧洲的犹豫不决让伊朗很是心焦,“温和”的鲁哈尼也就必须背锅了,这其实不是反对派在作梗,而哈梅内伊才是伊朗的“舵手”,焦虑中发发牢骚,顺便敲打欧洲,才是哈梅内伊真正的目的,但其作用不会很大,而欧盟对伊朗提供的1800万欧元的救济,对伊朗只是杯水车薪,毕竟欧洲和美国不可能因为伊朗而彻底翻脸,真正见分晓,应该是11月美国对伊朗石油零封的时候,伊朗还能坚持多久呢?我想听听您的高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