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有的人认为济南是个大县城?

锋声影像


山东一直被压制,证明1就是被要求重建难度最大的北川县城,怎么不是经济体量最大省建呢;证明2是十八年前山东对外的宣传语是建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结果被拿下了不让这么宣传。如果任由山东发展,什么长三角京津冀不在话下,连珠三角也都会被超三个大街。这就是牺牲精神,我们山东革命老区放弃发展机会,让给其他更需要发展的省份,这么高的姿态和格局,也只有本分的山东人才会有,这是种大度。山东含蓄不代表没有实力,如果哪年需要山东冒头了,不超两年,经济体量全国第一增长率世界第一,我们喊出这样的话不是自大,我们确实有高傲的资本。山东地处华北平原,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土地肥沃物产极为丰富;产石油和黄金的省份有几个;煤炭资源全省遍布只是不想开采而已;海洋资源有漫长的海岸线还记得威海卫吗在山东;金属冶炼、机床加工、重卡、大巴、柴发、动车、高端制造、光电传输、电子大数据等等工业基础健全;黄河下游在这里入海并且是地上河,可以实现自流灌溉万亩良田;畜牧农产品土特产瓜果蔬菜粮食供应无论量还是品种无省出其右;旅游资源泰山曲阜就不提了,其他省份有可比性吗;山东是人口人力资源大省并且我们是响应国家生育二胎政策最为积极地省份,二胎生育率超一胎,现在全国各城市正在苦逼般的疯狂挖人落户争抢人力资源,可以说山东光靠人口几十年后还是无敌的。

其实国家并没有把我们忘记,修建南水北调东线过山东全境既是明证,这是为山东蓄力为山东长久发展做足准备,国家把山东看成了最为坚实可靠的后盾,俗话说把最好的东西要留到最后压轴出场,山东不出场便是但一出场即惊艳全球!


angke2008


首先感谢“蚂蚁拴小鸡”网友的邀请,鉴于本话题的特殊性,本人认为有两种可能性:

①这个提问涉嫌地域黑,关于“为什么有人认为济南是个大县城”是缺乏最基本的认识。或者是“有些人”对济南完全不了解,才会造成这种错误的理解。本人曾有幸去过济南,而且次数较多,每一次去济南就是满怀期待,每一次离开也是意犹未尽。因为济南的高层次的规划、大格局的规模以及现代化的都市区,根本不是所谓的“大县城”。

②济南是全国十个副省级省会城市之一,拥有超高的政治地位及全省资源统筹兼顾的能力。尽管经济实力排在山东省第三名,但是济南的综合实力却是山东省数一数二的。


资料图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图,从济南都市圈

就能看出该市的影响力和实力。

众所周知济南是驰名中外的旅游名城,本市拥有“泉城”美誉,是国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还过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殊荣。

在我的认知里,济南是非常有潜力的时尚大都市。因此我可以判定提问者地域黑的成分占比达到90%;或是真的对济南不了解、对济南有偏见才会这样说,这成分占比只有10%的可能。


看鉴襄阳


济南的城市建设的确是一刻没有停止,但比较不是和自己的过去相比,而是和其他同级城市对比。济南如果本身就是一个县城,那么现在一定会被誉为世界上最繁华的县城,可济南不是县城,这是一个副省级城市,中国第三经济大省省会,那么发展成如今这样,的确不算快。

相较于其他副省级城市,甚至是苏州、无锡、东莞这些地级市当中的后起之秀,济南的城建没有任何优势,反而是落后于绝大多数城市。此外就是规划乱和主路数量少的问题。济南已经连续多年位列全国堵城前三位,前提是济南在国内机动车保有量排名当中并不靠前,而且多路段修了高架的情况下,堵成这样正是道路规划不够充分所导致,而非一味的埋怨车多。城建规划就更不用说了,济南的主要方向是在由老城区向外延展,所以即使有些大型商超和高楼的建设也都以老城以外为主,老城本身还是显得比较破旧,高楼少,小路多,缺少高大上的商业和金融中心。

在济南市地标建筑绿地普利大厦脚下,看看这漫天的电线、参差不齐的平房和小二楼,像不像县城?图片这条路后方两翼不远处就是五龙潭和趵突泉,在这样黄金地段三角区尚且如此,莫非还不是规划理念问题?就算保护老建筑也该统一包装一下吧?去看看哪个城市的地标附近不是城市重点建设区域?相比之下,济南的确显得与东部沿海省会身份不相匹配。


城市发展报告


说济南是个大县城应该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吧,济南全运会之前,有几个歌谣在民间流传,比如说高架桥修短了,三环路修远了,小清河混浊浊。xxx真能干,誓把济南变成县,等等。为迎接全运会,济南在高架桥建设,城运会场馆建设,城市广场建设以及市容市貌的改造上是下了功夫的。特别是近年来,结合创城治堵,城市面貌和交通道路有了很大的改观。城中村改造速度也是很快的。元旦期间,晚上驾车在高架桥上一走,从表面看确实也有了大都市的味道。但是修了路,建了楼,人多了还不能说济南是大城市。还有很多地方能和小县城有一比。比如绿化树种单一,绿化带管护不力。路边垃圾桶无人管理,城市商业布局欠合理,城市新区没有人气等等。成熟的都市应该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和消费能力,晚上看看小区的灯火程度、看看公交车的运营时间和运营能力,公园、博物馆等公共场所免费开放的比例等等,才是区别都市和县城的细微处。还有大明湖本来就不大,那水泥的大船,再加上蜜蜜麻麻的灯光水幕设备,把个大明湖水面占了一个满满的。和杭州西湖相比,确实有点小县城的感觉。


无关风月10334


其实济南在三十多个付省级城市里应该是非常有特色的,正因为这些特色才造成了如今的改造升级的瓶颈!

首先,历史悠久,建市可考约在公元前164年,因位济水之南而名。文化、古迹是其特点,她虽古但不拘,城市发展随性而建,非常符合孔孟之礼仪,雅之高尚却近人情,用现在话说就是幸福指数爆棚。

其次、自然资源丰富,泉韵溪水托起一座漂浮之城,观中华唯有济南。枕泉而卧,依泉笙歌,其乐绵绵。亭台楼榭,朱椽绿瓦,竹影飘逸。趵突声震,明湖莲花,千佛共朝。那一块,那一片,都是画,都是诗。

其三,民风淳朴,民俗入髄,儒雅学风,弥漫入世,说他土,是因为你不解风情,说他是大县城,是因为你没文化。

诚然,古老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丰姿是好,但发展确实受到了制约,狭长的地理,错综的泉脉,让城市改造似乎无解。其实只要想做,办法总会有。从郊区到郊区、上天入地的“地铁”不正是济南人智慧的又一例证,相信新思路会层出不穷。

愿济南老城依泉保泉,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园林之城,新城环绕其周,呈现代与古老共辉,老城是肺、是睛,新城是手、是脚,整个济南就是一位婀娜的美女,人人赞颂。


渔丈人2


有一个真事,江浙一带的地方领导到济南开会,开了几天会,经十路也走了好几趟,临走的时候问了一句:你们主城区在哪里?

说济南是大县城的有外地人,更多的还是济南人的自嘲。并不是说济南多起来几栋大高楼就能改变,有这样的评价,还是有多方面的原因,让人对济南留下了固有的印象。

济南思想保守,缺乏创新,最后体现在城市建设等方面,确实有些江浙地区的中型城市看起来都比济南发达了。 市场经济那种开放、创新的思想在济南一直不是主流,儒家思想的保守和农业经济的封闭经营理念一直占据上风。年轻人向往朝九晚五,看报喝茶的工作。这种思想层次和小县城的人一模一样,所以建设出来的济南也就是这个样子。

好在从省里到济南现在都开始重视思想解放的问题,并且在想方设法的推动。借着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历史机遇,希望济南能真正解放思想,扭转“大县城”的形象。


山东百晓生


随着城镇化进程和世界历史经验看,大都市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山东省是中国经济社会的缩影,目前看青岛都市圈和烟台都市圈已逐步形成,青岛为主,烟台为辅,共同组成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圈;济南处在宁沪杭、京津冀、中原都市圈之间,即是劣势又是优势,说劣势三个都市圈因区位优势不可撼动,对济南周边产生虹吸效应,应该说算上青烟集群,处在四个集群包围之中,说优势是指济南周边方圆500里是典型的内陆地区,而且济南又一家独大,只要济南下定决心做大做强省会龙头,积极强化大省会作用,加大省会辐射和虹吸效应,及时将周边齐河、禹城、临邑、平阴、邹平划入行政区,做强省会都市规划,兼顾内陆地区和都市产业群交融特点积极作为,在未来的发展竞争中就会大有可为。如果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大潮,还羞羞答答,拿不出开天辟地的闯劲,济南将会在四大都市经济圈中只能碌碌无为,被历史和社会所阉割,成为空有文化传承、行政功能的没落城市。奋起吧大济南!


俺看的透透滴


都是济南人自己的自嘲,用于自嘲的才是真自信。


Ma艾伦


认为济南是大县城的都源自他们的无知,济南GDP排名全国第二十五,加上城市建设、科教文卫综合实力排在全国第十八,这样的水平怎么也无法跟县城联想到一起。一个县城能是全国第二个举办全运会的非直辖市的城市吗?一个县城能举办全国艺术博览会会吗?能举办世界园林博览会吗?



泉城小熊猫


在山东省内,县城的建设发展都比济南设计,建设的好的多,济南省会城市如果没有趵突泉撑门面恐早就真成县城了,在看看趵突泉的周边的撑门面的各小区回民小区,趵突泉小区,原山水沟周边的小区,烂楼成堆,横七竖八,还有泉城广场南边小区太不眼了,外地人来一看,都说真不如县城建设的好。赶紧规划改造,提升济南的外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