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为何刘备执意伐吴?原来是深思熟虑过的,我们错怪刘备了

公元221年7月,因关羽、张飞先后遇害,愤怒的刘备欲起倾国之兵,准备为两个兄弟报仇雪恨,并马踏江东,一举歼灭孙权,与曹魏划江而治,待力量壮大后,与曹魏决战天下!三国时期最后一场决定天下态势的决战-夷陵之战拉开了序幕!

为何刘备执意伐吴?原来是深思熟虑过的,我们错怪刘备了

题主说刘备晚年犯了一个错误,诸葛亮不吭声赵云极力反对,我想这里的错误应该指的是关羽、张飞被东吴弄死以后,刘备不惜一切起兵征讨东吴的战事!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刘备集团的首席谋士和军师,为何不力劝刘备伐吴?而刘备的贴身保镖却极力的反对刘备御驾亲征呢?

为何刘备执意伐吴?原来是深思熟虑过的,我们错怪刘备了

蜀汉昭烈帝刘备

根据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徐图天下的战略方针,刘备集团必须占有荆州、益州,两地同时出兵伐魏,方可战胜强大的曹魏,而这一切的实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与东吴保持联盟关系,至少双方互为外援,共同抗击曹操。

而后,刘备集团先后取得了荆州、益州、汉中,实力大有超过曹魏的势头,三方保持多年的均势几乎被刘备的实力暴涨所打破。也正是因为如此,“眼红”的孙吴“背信弃义”的在关羽北伐期间下黑手,不仅袭占了荆州,还歼灭了刘备集团最精锐的荆州军团,其最得力的战将关羽也为东吴害!

为何刘备执意伐吴?原来是深思熟虑过的,我们错怪刘备了

关羽遇害后,急欲报仇雪恨的张飞,在伐吴前夕竟为自己的部下杀害,并将张飞头颅送与东吴报功。可以说,刘备集团最具战斗力兼兄弟的两位将军皆为东吴所害,荆州要地为为东吴所占,蜀汉集团的战略空间被严重压制在蜀地。因此,素有仁义之师的刘备欲起兵征讨孙权,除了为兄弟报仇,最大的目的可能就是想在有生之年再度占领荆州,甚至消灭孙权,与曹魏划江而治,为儿子日后统一中国做自己最后的努力。

为何刘备执意伐吴?原来是深思熟虑过的,我们错怪刘备了

熟读三国的朋友知道,刘备御驾亲征东吴的诏书发布以后,蜀汉的大部分官员皆反对,在这些人眼里,蜀汉的头号敌人是曹魏,而非东吴,恢复汉室仍旧是这些人的远景!但具有战略眼光的诸葛亮却表现的异常平静,甚至都没有努力的去劝阻这位已经被仇恨蒙蔽双眼的主公,这又是为何呢?

为何刘备执意伐吴?原来是深思熟虑过的,我们错怪刘备了

为何刘备执意伐吴?原来是深思熟虑过的,我们错怪刘备了

我想诸葛亮之所以没有劝阻刘备,主要是受隆中对的影响。因为在当时看来,蜀汉集团要统一中国,荆州必须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两面出兵,逐渐蚕食魏国。再说,荆州本身拥有发达的经济和丰富的人口,且交通四通发达,水路交通便利,比蜀地的交通条件要好的多。而荆州丢失后,隆中对将无法实现,所以诸葛亮心里是希望重新占领荆州的,只是诸葛亮希望的是可以让一将领如魏延等去“讨回荆州即可”,而不是刘备御驾亲征。这就是诸葛亮为何不力劝刘备伐吴之举作罢的原因!

为何刘备执意伐吴?原来是深思熟虑过的,我们错怪刘备了

至于赵云为何力劝刘备不要伐吴,主要是因为在赵云看来,蜀汉的头号敌人是曹魏,欲图取天下恢复汉室必须伐魏。即使以为皇帝的刘备要为关羽和张飞报仇,大可派兵攻打东吴,将蜀汉的主力用于北伐曹魏上。据了解,赵云在跟随刘备的初衷就是辅佐刘备恢复汉室,忠君报国。当刘备为了一己之私放弃国仇的时候,赵云出来极力反对也是情有所衷的!

为何刘备执意伐吴?原来是深思熟虑过的,我们错怪刘备了

常山赵子龙,聂元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