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2021年一場重大變革即將來到海軍航空母艦,攻擊範圍翻倍!

2021年一場重大變革即將來到海軍航空母艦,攻擊範圍翻倍!

艦載無人機使航母攻擊範圍翻倍!

美國海軍將於2021年開始正式進行一種新的飛行試驗,其設計能夠使目前載有F-18和F-35的航空母艦攻擊範圍翻倍。

最近,美海軍獲得了波音公司的MQ-25測試工程。新興的海軍MQ-25 黃貂魚計劃將於數年後投入使用,做為航母載機加油用,預計將於2021年開始實施飛行試驗。

諾斯羅普X-47B,已經成功在航母上進行了無人起飛和著陸,美海軍在航空母艦上操作無人機的能力已經在不斷髮展並得到證明。

現有的大型加油機如新興的空軍KC-46A,可能具有太大的雷達特徵,因此太容易受到對手的攻擊。而採用MQ-25A黃貂魚進行無人空中加油,將更加隱蔽和安全。

2021年一場重大變革即將來到海軍航空母艦,攻擊範圍翻倍!

艦載無人機使航母攻擊範圍翻倍!

一個關鍵的核心問題:如果F-18或F-35C這樣的航母戰鬥機的攻擊能力增大後航母的安全怎麼辦?攻擊行動範圍翻倍,航空母艦本身能否在更安全的距離上運行嗎?

也許對手的目標是在1000英里以外的海上或內陸深處,可以成功地被戰半徑大大擴大的艦載戰鬥機摧毀。但潛在對手不斷髮展的高科技導彈對航母和飛機的威脅也在增大?

2021年一場重大變革即將來到海軍航空母艦,攻擊範圍翻倍!

反艦彈道導彈

尤其如中國的DF-21D和DF-26高精度反艦制導導彈可以摧毀遠在900海里的目標。在這種情況下,這些“航母殺手”導彈很可能會將航母推回到東風導彈的射程之外。美海軍正在設計新型無人機,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具體方法。如果戰鬥半徑為500英里左右的F-18的攻擊距離可以加倍 - 那麼如果利用無人機從空中加油,艦載戰鬥機攻擊距離最遠可達1000英里的目標。

2021年一場重大變革即將來到海軍航空母艦,攻擊範圍翻倍!

航母

此外,儘管出現了諸如DF-21D等武器,但美海軍高級領導人和一些分析人士質疑東風導彈在距離1000英里外對30節時航母實際擊中和摧毀的能力。打擊海上航母,需要精確的衛星導航, GPS定位,慣性測量,先進的傳感器和雙模探測器,這些技術是遠程反艦導彈無法檢測到的。事實上,美也承認DF-21D將能夠摧毀航母。

2021年一場重大變革即將來到海軍航空母艦,攻擊範圍翻倍!

艦載防禦武器

因此,美海軍正在迅速推進艦載防禦武器,如電子戰應用,激光和技術。如美國海軍開始採用顛覆性的“海上綜合火控防空系統”(NIFC-CA),已初具規模。該技術將艦載雷達和火控系統與航空傳感器和雙模SM-6導彈相結合,以追蹤和摧毀超越地平線的接近威脅。

NIFC-CA能力的形成,將大幅突破現有艦艇的防空反導能力極限,新系統在視距外就能起作用。當艦艇上的反導系統發射導彈時,目標還在地平線以下,並不能直接探測到,需通過機載雷達傳感器來完成目標定位跟蹤。

目前美軍MQ-25A黃貂魚正在進化稱為無人上發射的空中監視和攻擊系統,不過現在已經取消了艦載攻擊無人機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