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七里河区深化大党建融合脱贫攻坚 实现互促互进好局面

七里河区围绕“扶贫抓党建,党建促脱贫”的融合工作理念,突出党建优势,坚持以“抓理论武装促堡垒基石、抓支部培育促产业增收、抓第一书记促作用发挥、抓合作发展促企强民富”为有力抓手,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形成了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工作深度融合、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

七里河区深化大党建融合脱贫攻坚 实现互促互进好局面

一是抓理论武装促堡垒基石

紧紧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这条主线,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支部书记讲党课等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和“甘肃党建”“七里河发布”“七里河区党员服务”微信平台等各类媒介,组织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论述以及省市区委关于脱贫攻坚的各类政策、目标任务和方法举措,有效增强了农村党员干部扶贫政策理论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切实做到“懂扶贫、真扶贫、扶真贫”。全区59个村级党组织先后开展政策讲解、理论阐释等各类专题学习活动180余次。

二是抓支部培育促产业增收

大力推行“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三链富民”模式,构建了以村党组织领头产业发展的扶贫组织体系。联合政府、高校、农科院、农发机构、金融机构等多方面社会力量对村党组织所在地分析研判,探索建立符合当地生态条件的富民农生态农产业链,不断加大农产业开发资金投入的扶持力度,截至目前,累计发了放扶持资金3587.46万元,建成了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现代农业标准园3个,百合组培扩繁中心3个,发展壮大特色主导产业项目79个,培养致富带头人137人,百合种植面积达到5.56万亩,苹果、核桃等经济林种植面积达到4500亩,各类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

三是抓第一书记促作用发挥

制定下发了《七里河区“第一书记”管理办法》,按照《办法》要求,建立镇、村干部“双帮带”机制、联络监督机制,采取岗前培训、到岗指导、实践锻炼等措施,强化到村任职“第一书记”的教育管理。乡镇党委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区委组织部每年对“第一书记”履职情况进行考核。截止目前,8名“第一书记”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挂职村协调解决当地农民子女上学、就业、劳务技能培训、农产品销售、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60余项,争取资金逾千万元。

四是抓合作发展促企强民富

探索建立“党员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扶贫模式,着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兴旺。持续推进“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大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突出抓好爽口源、米家山、甜甜百合、天涯新型农业合作社等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鼓励和支持农村优秀实用人才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和产业协会,通过各类专业合作社和协会组织,组织更多的农村实用人才和普通群众参与特色种植养殖、营销运输、加工服务、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努力形成“产业聚集人才、人才引领产业”的企强民富良性发展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