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最高法:為資本市場繁榮穩定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

最高法:為資本市場繁榮穩定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

圖為審理債券糾紛案件座談會現場。孫若豐攝

12月24日,全國法院審理債券糾紛案件座談會在京召開,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周強出席並講話。周強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立足債券市場和司法實踐,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依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為建設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出席會議並講話。周強強調,債券市場是直接融資的重要方式,也是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就深化金融體制改革、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等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為人民法院審理債券糾紛案件、加強債券市場法治建設指明瞭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級法院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深刻認識構建符合債券市場發展規律的債券糾紛司法救濟制度,加強債券市場司法保障,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直接融資比例的必然要求,是人民法院參與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服務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任務。要緊緊圍繞經濟發展大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為建設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周強強調,目前,我國債券市場風險形勢總體穩定,違約率與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然處於較低水平。要準確把握原則要求,依法促進債券市場持續健康發展。要堅持保障國家金融安全原則,正確處理保障債券市場風險處置平穩有序和促進債券市場健康發展的關係,堅持民商事法律、行政法規的基本原理,將個案風險化解與國家經濟政策、金融市場監管和社會影響等因素相結合,依法公正妥善審理債券糾紛案件。要堅持以統一法律適用落實中央監管政策原則,辯證處理好民商事審判與行政監管之間的關係,充分尊重監管規定和交易規則,依法支持行政監管機構有效行使監管職能,確保案件審理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要堅持企業拯救、市場出清與維護社會穩定並重原則,協調多種司法救濟手段間關係,積極適用破產重整、和解程序依法促進企業起死回生,穩妥有序引導沒有清償能力的“殭屍企業”退出市場,做到化解風險、理順關係、安定人心、維護秩序。周強要求,要依法提高違法違規成本,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要用足用好現有制度,根據債券受託管理人制度安排,保障債券受託管理人代表投資者履行統一行使訴權的職能,貫徹落實訴訟經濟原則,促進降低投資者維權成本。要依法提高違法違規成本,嚴格落實債券發行人及其相關人員在債券兌付和信息披露上的第一責任、債券服務機構保護投資者利益的核查把關責任,堅持權責相一致原則,促使責任主體盡責歸位。要全面加強債券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強化與債券監管部門的溝通聯繫,建立健全有機銜接、協調聯動、高效便民的債券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構建債券糾紛排查預警機制,拓寬投資者訴求表達和權利救濟渠道,推動形成投資者保護工作合力。易會滿表示,證監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的總目標,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進完善資本市場法律制度體系。債券違約風險防範化解需要暢通法治化渠道,本次會議的召開有利於凝聚相關各方共識,優化審理程序、統一審判標準,暢通法治化救濟渠道,促進形成責任明晰、過罰相當、責權利對稱的治理約束機制,更好保護債券持有人合法權益、保障債券市場持續健康發展。證監會將積極履行監管職責,壓實債券發行人和中介機構責任,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懲戒力度,改善債券市場環境,提升資本市場治理能力。劉國強表示,近年來,人民銀行牽頭的公司信用類債券部際協調機制在建立健全債券違約處置機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初步成果。加快完善市場化、法治化的債券違約處置機制是當前推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打好風險攻堅戰的迫切要求。這其中司法保障是債券違約處置機制的重要支撐。此次最高人民法院將要研究出臺的會議紀要文件,對於完善債券違約處置機制意義重大。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劉貴祥主持座談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秘書長趙辰昕出席會議並講話。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國家發改委、司法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等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各高級人民法院分管院領導及民商事審判部門負責人,部分金融機構負責人、專家學者出席會議。(孫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