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陶卫企业不用悲观,市场需求只是被延迟而没有消失5月或集中爆发

最近几天,不少经销商和产区企业老板来电咨询联系,陶卫行业今年很艰难,今年上半年是不是就这样惨败了?何时市场能恢复正常?需求能不能在未来6-7个月补回来?这是一个全行业都关心的话题,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工程和整装率先引领突破

这次疫情也是广大陶卫企业渠道生态链良好与否的试金石!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这次疫情期间,最先开工并快速出产品的,就是那些在工程和整装渠道比较强势的企业,如马可波罗、东鹏、蒙娜丽莎、欧神诺、惠达、九牧、箭牌、英皇睿住优卡等。最近有长期战略合作伙伴与中陶家居网联系,洽谈大型采购项目的合作。该采购项目涉及到全国超过140家开发商和主要工程采购商,他们将在未来2-3个月内,走进厂家分批次连续组织材料采购、产品采购,而且批次多,需求量大,表现了在疫情影响下,被延迟的需求经过一段时间积累后需要满足的紧迫性,并不是我们陶卫行业剃头挑子一头热。

但是,不能否认,市场零售本次损失惨重已成定局,多数经销商反映,估计5月份市场能恢复正常已经不错了,因为这不光是一个开门做生意那么简单的事,要包括厂家排单生产、物流、资金流转、市场信心等整个系统的问题。

回到前面的话题,事实上,我们看到,虽然已经3月,企业宣布开工的达到80%以上,但真正组织生产销售的并不多,很多陶卫企业开工只是一个态度,一个宣传而已。因为在当前的环境下,广大的经销商没有进入常态,市场没有恢复常态,企业没有工程量和整装渠道需求,开工之后,也只能做做线上培训,贺喜贺喜而已!


市场需求被延迟而没有消失

要说市场需求,就不得不说房地产!最近的中央高层会议再次明确了房地产的“房住不炒”的基本定论;但同时应该看到,各地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施策,因城施策的灵活空间,中央还是给地方政府留了一定的腾挪空间。很多地方在疫情影响下,实施了减免税收、社保的政策,进一步加重了地方政府财政支付的压力。因此,从2月中旬不少地方的贷款展期、放松预售条件到河南驻马店、广东东莞的等地调整公积金政策,引发社会上对于楼市调控全面放松的预期。2月26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提出,2月26日,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尽最大力量把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夺回来,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这就意味着,从国家层面,将采取更大力度的稳增长措施,其中下调MLF和LPR利率、1月社融数据放量等都是货币政策发力的体现;而河南、河北、云南、福建等7省市推出25万亿重点建设项目,则是财政政策发力的直接体现。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秘书长赵正挺在聊天中也表示,无论有无疫情,房地产本身房住不炒的基本定论以及长效机制,都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消费者特别是刚需对住房的需求,房企对材料的需求,只是受疫情的影响被推迟而没有消失。预计5月份后需求会全面好转,还有可能会集中爆发。

从中陶家居网、卫浴头条网市场大数据报告可以看出,截止到2019年底,全国有城镇老旧小区17万个,市场亟待改造的老旧小区面积是40亿㎡,市场规模达到12600亿元;2019年商品住宅全年竣工规模预计在6.5亿㎡左右,相当于竣工商品住宅超过610万套;连续三年二手房交易量超过了新房,连续三年一线城市二手房交易面积是3.9亿㎡。而且,当前,政府大力推行旧改,二手房交易也迅速上升,万亿规模的家装市场。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除了国家层面的政策刺激外,原有的市场需求空间依然很大,在一定程度还累积叠加成较强的紧迫性,只是因为疫情被推迟了,因此广大陶卫企业完全没有必要悲观,道路尽管曲折,前景依然光明。


应对市场集中爆发企业应早做准备

当前,陶卫行业开工总体理性,但在一定程度上被铺天盖地的悲情舆论所渲染,造成了一定的恐慌。其实,作为企业,特别是企业家,我们在天灾人祸面前,要保持理性。面对目前的市场状况,我们最重要的是,管控好现金流,有计划地逐步恢复生产,生产线开多少,要与市场恢复程度及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要攀比,更不要为了面子和品牌宣传而盲目全面组织生产。其二,我们要有计划地生产,准备一定的产品库存,在4-5月市场需求爆发时能够保证工程、经销商等集中发货的需求,力保销售顺畅,尽可能地把损失的时间抢回来。还有一点,也是我近两年来一直呼吁的一点,就是企业要借此机会,真正构建自己的渠道生态链,渠道结构均衡,才能有抗风险能力,本次疫情对工程渠道、整装渠道较弱的企业造成的无奈和彷徨就是最好的例证!

愿疫情早日结束,中国陶业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