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高平陵之变中的曹爽束手就擒,他到底怕什么?原因可能没那么简单

公元249年,蛰伏十年的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政变,经此一事,司马家完全掌控了魏国的朝政大权。面对突发状况,首辅大臣曹爽的表现堪称是灾难级的,完全不像个名门之后。如果仔细推敲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就会发现:史料中的记载疑点重重,含糊不清。或许这里面的很多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


高平陵之变中的曹爽束手就擒,他到底怕什么?原因可能没那么简单

司马懿剧照


一、什么事儿让曹爽失掉了人心

司马懿发动政变的理由是:“曹爽内则僭拟,外专戚权。破坏诸营,尽据禁兵”。看上去好像有理有据,实则完全没有说服力。谁主政不都用自己得心应手的人?用这个理由说曹爽有“无君之心”,实在是难以服众。可事实是:当司马懿只用三千人起兵后,迅速得到了朝中大臣的响应。


高平陵之变中的曹爽束手就擒,他到底怕什么?原因可能没那么简单

高平陵政变中的三千死士剧照


太后的手诏也许是一个因素,但绝不是主要因素。如果曹爽政绩斐然,深得人心,司马懿这样做做就是彻彻底底的谋反!那么,曹爽到底做了什么事,让众人倒戈呢?这件事儿,史料中的记载很模糊。但是,很可能是曹爽失去人心最关键的因素。

  • 《三国志蒋济传》记载:曹爽听从丁谧、邓飏的意见,随意更改法律法规。蒋济上书反对,说这些无益于治国,只会劳命伤财!
  • 《王淩传注》引《汉晋春秋》有段记载:曹爽骄奢失民,何晏、邓飏等人虚而不治,变易朝典,政令数改……


高平陵之变中的曹爽束手就擒,他到底怕什么?原因可能没那么简单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


从这些只言片语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曹爽主政时,一定是进行过制度上的改革。而曹爽身边除了有何晏、邓飏之类的人,也有像夏侯玄这样的宗室亲戚。夏侯玄是魏晋时期玄学的创始人,有很高的学问,他的主张也受到过司马懿的肯定。有这么多高参在身边,曹爽的新政真的会那么不堪吗?也许如史书中所记载,曹爽的改革会破坏百姓的民生,最主要的可能是触及到了士族阶层的利益!


高平陵之变中的曹爽束手就擒,他到底怕什么?原因可能没那么简单

曹爽剧照


魏晋时期,门阀士族控制了整个朝堂,当他们的既得利益被影响后,群起而攻之就在所难免了。很遗憾,史书中没有为我们留下曹爽改革的更多信息。我们也无法正确的评估这个新政的是与非,所有的这一切只能靠司马懿的一面之辞了。至于曹爽“占用良田、侵吞国家财产、妻妾成群、生活奢靡等等”这些事情,不过是个杀人的理由。霍光为了罢免刘贺,27天能整出1127件坏事,司马懿才说了这几条,算是“手下留情”了!


高平陵之变中的曹爽束手就擒,他到底怕什么?原因可能没那么简单

曹爽剧照


二、为什么曹爽“一弹不发”,缴械投降

整个事件中,曹爽最窝囊的就是没做任何抵抗,束手就擒,成了别人待宰的羔羊。那么,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1、曹爽害怕出现第二个董卓

事发后,大司农桓范拼死出去报信,得到的却是曹爽兄弟的犹豫不决。气得桓范大声叫嚷:“一个普通人手持人质还想着如何活命,现在你可跟当今的天子在一起,只要带着皇帝移驾许昌,号令勤王。各路大军一到,司马懿必败!”这个想法完全行得通,曹爽兄弟除了掌控禁军外,他的亲信李胜(就是去探望司马懿病情被骗的那个人)为河南尹,毕轨为司隶校尉,有足够的兵权。再加上各路勤王大军,司马懿确实一点儿胜机都没有。


高平陵之变中的曹爽束手就擒,他到底怕什么?原因可能没那么简单

桓范剧照


但是,桓范也忘了一件事:临危征招,强者为雄。到时候,还有你的位置吗?董卓不就能最好的案例,请神容易送神难!如果曹爽兄弟有什么顾虑的话,征兵勤王的后果应该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了。在这一点上,史书上又是记载的很模糊,曹爽兄弟到底在犹豫什么,我们已经不能准确的知道了。或许他们真的是害怕出现第二个董卓,到时候一样死无葬身之地。


高平陵之变中的曹爽束手就擒,他到底怕什么?原因可能没那么简单

董卓剧照


2、太尉蒋济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跟稻草

曹爽兄弟在犹豫之际,司马懿共泒出三拨人玩起了攻心为上的策略:

  1. 派许允、陈泰去说服曹爽。许允与夏侯玄交情非常深,陈泰是曹魏阵营中有名的正直之士陈群的儿子。司马懿应该是觉得这两个人说话更有公信力!
  2. 派殿中校尉尹大目去说服曹爽。尹大目自小就是曹家的家奴,跟曹爽比较熟识。司马懿这时候应该是想打亲情牌,以麻痹曹爽的戒备心。
  3. 泒太尉蒋济给曹爽写了一封招降信。蒋济在信中告诉曹爽,司马懿以洛水为誓:只削兵权,保其爵位,永享富贵。蒋济可是四朝老臣,这时候他的话绝对有份量!


高平陵之变中的曹爽束手就擒,他到底怕什么?原因可能没那么简单

司马懿剧照


仔细看看这三组人就不难发现:他们都不是司马懿的亲信!尤其是太尉蒋济,他是让曹爽放下武器投降最关键的人。当时的曹魏政权已是第四代,跟曹操一起打天下的人也没剩几个了,而蒋济就是其中之一。有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出来打保票,也无怪乎曹爽会相信。可是,蒋济也想不到,司马懿连自己也骗了,仍然夷了曹爽的三族。蒋济也因为这件事,觉得对不起曹家人,在同一年就抑郁而死。尽管司马懿本人没有篡夺曹魏的江山,但是,他在高平陵政变中处理曹爽的方法上,被世人所诟病。


高平陵之变中的曹爽束手就擒,他到底怕什么?原因可能没那么简单

蒋济剧照


3、当时的司马懿在人们眼中还是个忠臣

其实,司马家篡魏的野心是在司马师、司马昭主政时期渐渐显露出来的。在当时司马懿有没有这个企图,不好说。至少,在曹魏大臣心中,他肯定还是个忠臣。

能够接连成为曹叡、曹芳两位皇帝的辅政大臣,足见其受信任程度。而曹爽主政后第一个就拿司马懿开刀,以至于“一代良臣”落个抱病回家,生活都不能自理的下场。后人当然知道,这一切都是司马懿的伪装。可当时的人们,所有的同情分都会打给这位年迈、无助的老人。更不用说,这位老人还曾经平定孟达、对抗诸葛亮、远征辽东。真是劳苦功高呀!


高平陵之变中的曹爽束手就擒,他到底怕什么?原因可能没那么简单

司马懿剧照


三、 结语

整个高平陵事件中有太多无法解释的迷题,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历史的真相了。仅从曹爽的表现来看,无论他面临多少客观存在的问题,危险来临之际,犹豫不决,心存幻想,总惦记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最终害人害已,这也怨不了别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