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深度解析馬陵之戰:心理、利益與仇恨的戰爭

導語

馬陵之戰可以說是戰國中期比較關鍵性的一戰了,經過這一戰,魏國實力直線下滑,再無進取的能力。在戰國初期,魏國是第一個實行變法的諸侯國,尤其在軍事變革方面,建立了以魏武卒為核心的常備軍,在巔峰時期,魏國帶甲幾十萬(包括後勤與新軍),更是在公元前389年以五萬魏武卒擊敗了十倍敵軍的秦國。然而到了魏惠王時期,戰略目光短淺,四處樹敵又接連失利,今天,筆者就為大家深度解析影響魏國實力的關鍵一戰——

馬陵之戰

背景

桂陵之戰後,魏國雖然在東、西兩線接連失利,但根本實力並未削弱。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又把進攻目標投向了河西之地,此時的魏國與韓、趙兩國依舊保持著三晉同盟,同時還有十二個小諸侯國聽命於魏國。秦孝公雖然勵精圖治,任用商鞅進行變法,但並沒有實力抵抗如此多的軍隊,於是秦孝公就與商鞅密謀送給魏惠王一個王的稱號,在商鞅一頓忽悠及追捧之下,飄飄然的魏惠王還真就聽了,立即自封為“夏王”。也不知道魏惠王哪來這麼大的膽子,夏王這個稱號可是代表華夏之王的意思。


深度解析馬陵之戰:心理、利益與仇恨的戰爭

影視劇中的魏惠王

在稱王后,愛炫耀的魏惠王立即停止了對秦國的行動,然後在逢澤邀請了衛、宋、鄒、魯等諸侯國會盟,然而前來會盟的大國除了秦國是繼續來吹捧魏惠王的,齊、楚和盟友、趙、韓都沒有來參加,魏惠王很沒有面子,他覺得別人不來也就算了,身為三晉大哥,趙國與韓國卻不來讓魏惠王很生氣,於是他就決定先拿最弱小的韓國來開刀。

魏惠王不進攻秦國除了被商鞅忽悠外,另外一個因素其實就是他自己本身也不太想打秦國。在當時各諸侯國的觀念中,中國就是中原,像秦國這種處於邊緣的諸侯一直被中原人瞧不起。雖然秦國對魏國的威脅也存在,但在當時,魏惠王通過頻繁對燕、楚兩國進攻所得到的土地及資源已經超過了被秦國所佔據的河西之地。還有一個方面就是魏國的戰略目的與秦國不同,秦國想擴張到中原地區,首要的敵人就是魏國,而魏國的戰略目標在東方的齊國和楚國這種物產豐富的諸侯國,拼命去打秦國卻沒有好處。所以魏惠王最後就沒有進攻秦國,但從後人的角度看,這是一個十分錯誤且嚴重的戰略失誤。

戰爭爆發

自從魏國軍事實力強大後,韓國利用三晉盟友創造出來的和平環境積極發展,在韓昭侯與申不害的共同努力下,韓國的國力得到了穩步的提升,實力強大後,韓昭侯就想擺脫魏國的控制,魏惠王也十分清楚這一點,再加上韓魏此前的矛盾,所以魏惠王就打算教訓一下韓國,重新證明自己的地位。

關於韓、魏兩國此時的軍事對比,沒有相關史料記載。但筆者從之後蘇秦遊說六國時的言語記載大致可以得出,韓國帶甲數十萬,其武器之精良冠絕諸侯,天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弓弩都可以射到六百步之外。而魏國有武士(魏武卒)二十萬,蒼頭(輕步兵)二十萬,奮擊(精兵)二十萬,廝徒(後勤等)十餘萬,車六百乘(一乘共125人),騎五千匹。

深度解析馬陵之戰:心理、利益與仇恨的戰爭

魏武卒畫

公元前344年,魏惠王以龐涓為主將率軍進攻韓國,韓、魏戰爭爆發。韓昭侯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儘管韓國擁有當時先進的冶鐵技術,武器精良,但面對精兵幾十萬的魏國,韓國在戰爭之初就敗下陣來,韓昭侯無奈之下只得派人到齊國求救,而齊國君臣的態度分為了三種:鄒忌主張不救韓國,田忌主張立刻出兵,孫臏主張等韓、魏兩國交戰一段時間後再出擊,齊威王最終採納了孫臏的建議。

孫臏認為魏國舉全國之力想要將韓國一舉蕩平,而韓國到了危急時刻的時候一定會聽命於齊國,如果過早出兵那麼齊國就是在為韓國打仗,等韓國與魏國拼了老命要堅持不住的時候再出兵,不僅可以乘魏軍疲憊之時大敗魏軍,還可以讓韓國十分感激齊國。

可能我們現在以後人的眼光來看孫臏的主張不太人道,但當時是戰國時期,中原混戰,國家利益是第一位的,孫臏此舉可以讓齊國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益,但也自從孫臏之後,齊國國君都養成了坐山觀虎鬥的習慣,導致了後期在長平之戰時趙國求援而不答應,最終讓秦國獨大。

韓國得知齊國答應救援後,韓國上下士氣大振,在阻擊魏軍的時候也拼了老命,可齊國拖拖拉拉的戰略讓韓國僅僅堅持了一陣子後就失望了,韓軍五戰五敗,韓昭侯再一次派出使者向齊國求援。

公元前342年,齊國遠征軍整頓完畢,以田忌為主將,田嬰、朌子為副將,孫臏為軍師,率領十萬人馬朝魏國進軍。

馬陵之戰

與其說馬陵之戰是魏、齊兩國的交鋒,倒不如說是龐涓與孫臏兩個人之間的鬥智鬥勇。龐涓與孫臏算上陰謀詭計一共交手三次,第一次是龐涓使詐,導致了孫臏的膝蓋骨被颳去,第二次就是桂陵之戰,孫臏設下連環計,引誘龐涓掉入陷阱,全軍覆沒,第三次就是馬陵之戰。

深度解析馬陵之戰:心理、利益與仇恨的戰爭

馬陵之戰

馬陵之戰算上前因後果一共分為四部分:

  1. 公元前341年,魏惠王以龐涓為主將進攻韓國幷包圍了韓國的首都新鄭,韓昭侯向齊國求援。
  2. 齊威王命田忌與孫臏率軍進攻魏國。又來了一次翻版的“圍魏救趙”。
  3. 龐涓得知齊國進攻魏國,回援魏國。魏惠王再次派龐涓出戰。
  4. 孫臏假裝不敵,向馬陵撤退,以減灶麻痺龐涓,在馬陵設伏,龐涓自殺,魏軍全軍覆沒。

魏惠王再得知齊國出兵的消息後,立即任命太子魏申為統帥迎擊齊軍,同時派人將龐涓從韓國前線撤回本土,魏國這一次動用了全國的兵力,想要徹底的在軍事上給齊國以毀滅性的打擊。

《孫子兵法》:“

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五十里而趣利者軍半至。”孫臏利用魏武卒強悍看不起齊軍這一特點,認為魏國一定會趙齊軍決戰,所以想打敗魏軍就必須要設伏引誘。為了使龐涓上鉤,孫臏使用了在當時以及任何兵書上都沒有出現過的計謀,換句話說這就是孫臏專門為龐涓一個人量身定製的計謀。


深度解析馬陵之戰:心理、利益與仇恨的戰爭

孫臏畫像

孫臏在齊軍進入魏國境內後,立刻安營紮寨並搭建起十萬餘座爐灶,藉此來暗示齊軍實力雄厚,光爐灶就有十萬座,那麼人數就絕對不少於十萬人。到了第二天,孫臏命齊軍向馬陵方向撤退,安營紮寨時將爐灶的數量減少為五萬座,第三天將爐灶的數量再次減少到了三萬座。

龐涓是一個謹慎小心的人,孫臏作為龐涓的師兄自然知道龐涓的性格,孫臏認為龐涓在桂陵之戰中了自己的埋伏後,在戰場上一定會更加仔細的觀察齊軍的一舉一動,孫臏在留下痕跡的同時又假裝掩蓋了一下,這讓仔細觀察的龐涓根本意識不到這是孫臏故意讓他看到的。

龐涓在仔細觀察齊軍所經之處的痕跡時,很快就發現了齊軍的灶臺數量的變化,他自信的認為齊軍畏懼魏軍,在行軍途中士兵一路逃跑,現在齊軍的人數肯定只剩下了一般,想明白的龐涓立刻率軍窮追猛打,想要生擒孫臏,一雪桂陵之戰所帶來的恥辱。

齊軍入魏境三日,進至襄丘(今山東東明西南),在魏軍到達外黃一帶後(今河南民權西北),立刻不戰而退(減灶就是在這期間),,龐涓率軍進至濟陽(河南蘭考東北)後,在得知齊軍撤退並發現齊軍灶臺數量減少後,立刻對太子魏申說:

“吾固知齊軍怯,入吾地三日,士兵即亡過半矣。”


深度解析馬陵之戰:心理、利益與仇恨的戰爭

影視劇中的龐涓

龐涓讓太子魏申率領主力步兵繼續前進,自己則率領輕裝騎兵與戰車,帶著少量的糧食,日夜兼程,想要追上孫臏,全殲齊軍。龐涓自以為摸透了孫臏的底細,殊不知,他才是那個被算計的人,估計龐涓對勝利的渴望已經讓他把謹慎與小心給忘記了,生怕再考慮一會,孫臏就跑了。

馬陵,在今天的山東範縣西南方向,一個毫不起眼的地名因為兩個人的交鋒從此載入史冊,根據司馬遷《史記》中的記載,馬陵是一個道路狹窄且有很多阻礙的地方,典型的死地。在馬陵道路的中央有一棵大樹,孫臏讓人把樹皮颳了,刻上“龐涓死於樹下”幾字。然後命一萬弓弩手埋伏在道路的兩側,並告訴周圍只要看見火把就射擊。


深度解析馬陵之戰:心理、利益與仇恨的戰爭

馬陵之戰動畫圖

龐涓很快就追到了馬陵,看見道路中央有一棵大樹,一看上面的字,大驚,剛要逃跑,齊軍的一萬弓弩手瞬時萬箭齊發,魏軍雖然勇猛,但此地路面狹窄,隘口眾多,孫臏早已派人守住隘口,對龐涓形成關門打狗之勢,龐涓自知身陷重圍,拔劍自刎。

對於龐涓死後的齊國與魏國之間的決戰,《史記》上描寫的並不多,只記載了“齊因乘勝盡破其軍,虜太子申以歸。”但是在1972年山東省臨沂市銀雀山漢墓出土的《孫臏兵法》中,詳細記載了之後的魏、齊兩國的決戰,大致的內容是魏申本想撤軍,但手下將領不同意,於是只好前去與齊軍決戰。孫臏先是命人設下蒺藜,魏軍不得不先清掃蒺藜,孫臏趁機將戰車集中在一起,排成一排,又命步兵舉盾築造防線,長矛兵躲在盾牌背後與衝上來的魏軍士兵拼殺,弓弩兵則在長矛兵背後射擊,孫臏還部署了一支輕裝部隊用來在魏軍潰敗時率先追擊。

《戰國策》:“齊人伐魏,殺其太子,覆其十萬大軍。”

該戰的結果是齊國大勝,魏軍兵敗如山倒,太子魏申被俘(後被殺),十萬精兵死傷一半。

PS:在1972年出土《孫臏兵法》前,《孫臏兵法》已失傳了1700多年。

分析

從龐涓的行動中就可以看出,龐涓並沒有從桂陵之戰的失敗中吸取教訓,為什麼呢?

筆者認為,龐涓應該是認為自己之前的失敗並不是中了孫臏的計謀,只不過是運氣不好。因為不光是龐涓,魏國上至國君,下至普通士兵,在軍事上向來輕視齊國人。首先,魏國是從晉國中分離出來的,而晉國在與齊國的交手歷史上幾乎沒有輸過,魏國此時又是三晉中的老大,再加上當年魏武卒以五萬兵力打敗了秦軍幾十萬,種種因素下導致了魏國對齊國軍事的輕視,而這種輕視也影響到了龐涓,自然也就影響到了龐涓的決策,孫臏也正是利用這一點來確信龐涓一定會再次中計。

深度解析馬陵之戰:心理、利益與仇恨的戰爭

桂陵之戰與馬陵之戰對比

龐涓之所以自刎,筆者認為完全是面子過不去,因為在桂陵之戰時龐涓就已經被生擒過,如果再次被俘,不說臉面,孫臏也有可能不會放過龐涓。而龐涓在自殺時還說了一句“遂成豎子之名。”這就說命龐涓直到死還認為自己的軍事水平高於孫臏,而孫臏不過是運氣又好了一次。

當然另一方面來說,龐涓的死並沒有對身後太子所率領的魏軍造成削弱,其實太子魏申在聽說龐涓被俘的消息後就已經想要退軍了,因為太子不同於別人,身為太子,打了勝仗也無法晉升,打了敗仗卻要負責任。魏申擔心自己可能失寵,如果在要打敗仗的話,自己的太子地位就要不保了,因為在此之前的晉國就有過太子失寵而被派出去作戰的例子。可是手底下的將領不一樣,他們需要軍攻來為自己謀求富貴,所以魏申就被手下將領所制約,可以想象,連統帥都不想打仗,那麼這支軍隊更別提勝利了。

結論

馬陵之戰的慘敗是魏國自立國以來遭遇到最慘重的失敗,同時馬陵之戰既是魏國國力盛衰的分水嶺,也是齊國(此時已是田氏)在戰國時期走向強盛的標誌。馬陵之戰也是《孫子兵法》中的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的經典案例,是中國戰爭史上“示形隱真”、調動齊軍進入預設地點的典型伏擊戰。

當然我們也能從中學習到孫臏那種意志堅定的精神,埋怨,暴躁是不可用的。在身陷重圍,遭受侮辱後還能鎮定自若最後從龐涓手中逃跑,然後一步步的來完成自己的復仇。

春秋戰國,無論是伍子胥還是勾踐,又或者是孫臏的身殘志堅,這些熱血,迎難而上的故事都在啟示我們無論遇到何種困境,我們都應該永不言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