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戰國時都說蜀中富庶,秦國得蜀中奠定滅六國的基礎,而三國時諸葛亮卻說益州疲弊,這是為什麼?

隋治鑫


諸葛亮說“益州疲弊”是在第一次出師北伐的時候,給後主所上的《出師表》中所說的。和諸葛亮在臥龍崗對劉備做出三分天下的戰略規劃時對益州國險而民附的說法相比,顯然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這兩個說法所面對的情況都不同。草廬對的時候天下尚未大定,所以諸葛亮建議劉備先取荊州,再取益州,而到出師表的時候,天下三分的局面已經成立,而益州相對曹魏和孫吳兩方,處於比較不利的局面。

這時候的益州連續經歷了幾次大規模的戰爭,首先是持續三年的漢中之戰,接著是持續兩年的夷陵之戰。漢中之戰雖然蜀漢取勝,但因為是持久戰,所以消耗是比較大的,夷陵之戰劉備近乎全軍覆沒,不僅糧草物資全部損失,而且帶去的六七萬部隊也基本上沒能回來。尤其是中青年將領幾乎全部損失,讓蜀漢將領出現了一個斷層。

秦國得蜀中之後之所以能夠迅速消滅六國,統一天下,是因為秦國本來就已經取得了對六國的絕對優勢,得到四川地區只是如虎添翼,增加了秦國得優勢,尤其是秦國對四川進行了水利改造,修建了都江堰,改善了成都平原的種植條件,增加了糧食產量,讓四川的資源能夠更好的幫助秦國擴大對六國的優勢。換言之,即使沒有四川,秦國也是具備滅六國的能力的,控制四川只是加快了這個進程。

所謂益州天府之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諸葛亮的說法同樣沒有違背歷史事實,但對今天來說,需要強調的是,漢高祖劉邦的封地是在漢中,他在受封之後率軍南下,只是到了南鄭,並沒有到蜀中。而且,他在南鄭的時間也很短,四月份進入南鄭,八月份就出兵反攻關中了,而且很快就得手了。之後,劉邦與項羽相爭也是以關中為根據地,益州同樣只是加分項,而不是唯一的根據地。

諸葛亮在做出天下三分的規劃的時候,想的也是先佔領荊州,然後再攻佔益州,以荊州為北伐的根據地,取益州之後再用益州的物資來支持戰爭,同樣並不是完全以益州來獨立支持戰爭。到漢中之戰結束的時候,諸葛亮的這個戰略規劃大體上已經實現了,而且也出現了他預期的劉備相對其他雙方的一定程度的優勢。也就是說,諸葛亮當初的戰略規劃本身並沒有錯,仍然是實現了。

問題出在哪裡了呢?首先是關羽北伐未能把握好時機,沒有見好就收,導致荊州後方空虛,被東吳一舉偷襲得手,荊州全失,而且,這次東吳連一點退路都沒留,呂蒙坐鎮荊州準備迎戰關羽,陸遜則率兵繼續演講西進,佔領了宜都下屬的秭歸、巫縣等地,三峽以東的據點全部都被東吳襲佔了。其次則是劉備貿然出兵東征,又考慮未周,被陸遜偷襲得手,幾乎全軍覆沒,造成了比較大的損失。

而且,劉備東征失敗後,益州境內的一些潛在的反對勢力也開始異動,出現了一些局部性的反叛,比如劉備病重之後,就出現了漢嘉太守黃元的叛亂,而且一度進攻到了臨邛,劉備派將軍陳曶討平了黃元的叛亂。雖然這次叛亂持續的時間不長,只有三四個月,但漢嘉郡的轄區在今天的蘆山、天全、雅安一帶,也就是成都平原以西地區,所以也是比較危險的。更糟糕的則是南中地區的孟獲、雍凱等也叛亂了。

到劉備死後諸葛亮接手的時候,蜀漢的局面是比較糟糕的,形勢相當緊張,可謂外有強敵環伺,內有腹心之患。也因此,諸葛亮在接手之後並沒有急於馬上出兵討平南中叛亂,而是先穩定益州根本之地也就是成都平原地區的局勢,三年之後才出兵南征孟獲,討平叛亂。到這些叛亂都平定之後,蜀漢在劉備去世前後的危險局面終於過去了,諸葛亮才開始籌備北伐,而這時候蜀漢已經成了三國之中實力最弱小的一方,和曹魏、孫吳相比,自然顯得益州疲弊了。


蕭武


蜀中應該是富庶的。那是諸葛亮說錯話了?其實也不是,諸葛亮說的也沒有錯。我認為諸葛亮這麼說應該有三層含義:

一、蜀漢連年征戰

夷陵之戰,蜀漢大敗虧輸,精銳盡喪,最主要的是將一股一往無前的氣勢輸了。丟失了天下正統必能統一的自信。劉備死後,諸葛亮又發動了針對南蠻的征服戰爭。蜀漢的國力必然受其影響。

二、蜀漢的國力

我們知道三國建立,其中蜀漢最小。僅僅控制天下十三州的益州。孫吳控制著揚州及荊州以及其他一些州的郡縣。剩下的近十個州的土地盡皆處於曹魏的掌控。諸葛亮為了實現先帝的宏圖偉業,只能以弱擊強。這難道不算是一種疲敝嗎?

三、勸後主向善

中國古代文人講求“居安思危”的境界。蜀漢與另外兩國已經保持了許久的和平。但是,作為蜀漢的皇帝,劉嬋必須明白真實的處境。蜀漢三國之中最弱。如果,不親近賢臣遠離小人。不去內修政治,外練甲兵。那麼就是慢性自殺。諸葛亮提出“益州疲敝”其實是為後文勸諫劉嬋“廣開言路,招賢納士”做鋪墊。

結語

所以我說益州其實並不疲敝。不然蜀漢也無法憑藉它而立國,成為三國之一。疲敝其實是從宏觀的角度,長遠的角度以及上層的角度考慮的。


歷史的拐點


這並不矛盾啊,說的是兩碼事。

諸葛亮的《隆中對》中就說益州“沃野千里,天府之國”,指的是其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與豐富的物產資源。在《出師表》裡,諸葛亮說:“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指的是另一碼事,是指戰亂導致益州社會動盪、經濟不景氣,民生凋零。

蜀漢開國後,為什麼益州會“疲弊”呢?

我們來看看,究竟益州發生了什麼事情。

第一,夷陵兵敗後,漢嘉爆發叛亂

劉備在益州稱帝后,發動夷陵之戰,被打得大敗。此時由於蜀漢開國不久,人心未定。對於一個新政權,軍事上的失利往往會引發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最危險的便是內部的叛亂。

叛亂髮生在漢嘉(今四川雅安)。時任漢嘉太守的黃元與諸葛亮向來不睦,據史書載,黃元為人“兇暴”,素無恩信。劉備奪取蜀地後,為了維繫統治,不得不平衡各方力量,留用不少舊官員。黃元仗著有劉備撐腰,不把諸葛亮放在眼裡。

劉備兵敗夷陵的消息傳來,黃元據漢嘉郡起兵作亂,叛軍火燒臨邛城,成都為之震動。

這時諸葛亮已離開成都,成都守備空虛,防禦力量相當薄弱。留守太子阿斗(劉禪)才十六歲,面對叛軍突然發難手足無措。幸好治中從事楊洪沉著冷靜,馬上召集陳忽、鄭綽等將軍開會,商討平亂事宜。

楊洪判斷,黃元沒什麼本事,人品又差,幹不了什麼大事,不必擔心。果然不出所料,蜀政府軍人數雖然不算多,對付黃元卻綽綽有餘。黃元的部下沒幾個願意為他賣命,一戰即潰。黃元落荒而逃,乘船沿青衣江東下。早埋伏在南安峽口的陳忽、鄭綽兩將突然率舟師殺出,把黃元逮個正著,就地正法,斬首示眾。

這場叛亂很快被鎮壓下去了,然而,這只是益州之亂的開始而已。

第二,南方大叛亂

繼漢嘉郡黃元叛亂後,南方大規模叛亂接踵而至。

劉備去世後,劉禪繼位,諸葛亮主政。此時蜀漢面臨十分危險的局面,叛亂迭起,政權搖搖欲墜,後來諸葛亮回顧說:“此誠危爭存亡之秋也。”

首先是益州郡酋豪雍闓起兵,殺死蜀漢任命的太守正昂,投降吳國交趾太守士燮。蜀漢政府任命張裔為新的益州郡太守,剛剛上任,屁股還沒坐暖,被雍闓反戈一擊,竟成為階下之囚,被捆綁著送往吳都。孫權遂以雍闓為永昌太守,讓他率部奪取永昌郡。

面對叛軍的囂張氣焰,蜀軍只有招架之功,毫無反擊之力。

永昌功曹呂凱、府丞王伉等人採取堅壁清野的戰略,封鎖邊界,攖城固守。雍闓雖未能攻下永昌,但他指使同鄉孟獲煽動各地蠻夷造反。自漢代始,西南夷對漢政權時而歸附,時而背叛,反覆無常。一旦有風吹草動,西南夷總是聞風而動,成為一大隱患。劉備死後,西南夷更加輕視蜀漢政權,在孟獲的鼓動下,紛紛扯起叛亂的旗幟。

除此之外,牂柯郡太守朱褒、越巂郡夷王高定等人也見風使舵,起兵響應雍闓。

新興的蜀政權風雨飄搖,對諸葛亮來說,這是考驗他治國能力的時刻。

第三,經濟與外交雙管齊下,為平亂打下基礎

對於南方的叛亂,是出兵平亂還是休生養息呢?

諸葛亮審時度勢,確立了對外防禦,對內休生養息的國家戰略。蜀國的軍事力量在夷陵之役遭重創,武力的恢復不是一兩天能做到的。蜀漢帝國要恢復元氣、治療戰爭創傷,這都需要時間,也需要比較安定的國內與國際環境。諸葛亮深知,在此危急時刻,切不可輕啟戰端,否則稍有不慎,將危及國之根本。

諸葛亮在軍事上採取保守政策,是為了促進經濟的發展。蜀國核心地帶是四川盆地,天府之國,在農業上是很有潛力的。南方叛亂後,諸葛亮封鎖各關隘,避免叛軍突入,保護農耕區的生產安全,大力發展農業,種植糧食。經過幾年的努力,百姓生活安定了,糧食儲備也漸充足,國家度過最困難的一段時期,為軍事力量的復甦打下堅實的基礎。

同時,諸葛亮積極恢復與東吳的外交。由於有曹魏這個共同的敵人,孫權最終同意與蜀國和解並結為軍事同盟。

與東吳結盟,對蜀國的穩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來自東吳的軍事威脅解除;其次,孫權放棄支持以雍闓為首的蜀國南方叛亂集團。這麼一來,諸葛亮便可以騰出手,解決南方叛變。

第四,利劍出鞘,諸葛亮平定南方之亂

公元前225年,經過兩年多的臥薪嚐膽,諸葛亮的利劍出鞘了。

諸葛亮南征的目的,是平定以雍闓為首的武裝叛亂集團,恢復蜀國對南方的統治。諸葛亮採納參軍馬謖“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的戰略方針,兵分三路,大舉南征。

第一路由諸葛亮親自率主力從越嶲郡出擊,正面攻擊叛軍首領雍闓;第二路由李恢從益州郡出擊;第三路由馬忠從牂柯郡南下。這次進攻戰前工作做到位,目標明確,故而進展十分順利。在蜀軍凌厲的進攻下,叛軍大敗,雍闓與另一名叛軍首領高定全部戰死,其他人一鬨而散。

雍闓死後,其部將孟獲收攏殘兵敗將,負隅頑抗。由於孟獲在當地蠻族中有巨大的勢力與影響力,只要讓孟獲口服心服地歸順,其他蠻夷都會跟著歸順的。於是諸葛亮下了一條命令:在戰鬥中不能殺死孟獲,只能把他生擒。

於是便有七擒七縱孟獲的故事。孟獲七次被擒,他再頑固,也不能不佩服諸葛亮的耐心與寬容。最後一次獲釋,孟獲不走了,跪在諸葛亮面前叩首說:“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也。”他終於被打動,真心歸順併發誓永不叛反。由於孟獲是叛軍中最有影響的首領,他的反正對徹底解決南中問題起到重要作用。

孟獲武裝集團投誠後,諸葛亮迅速挺進到滇池一線,兵鋒所至,無不望風而降。益州、永昌、牂柯、越嶲四郡的叛亂,至此全部平定。


由上所述,可見蜀漢自公元222年夷陵之敗後,先後爆發黃元之亂、雍闓之亂、孟獲之亂等,持續時間前後四年,蜀漢面臨極其嚴重的危機,故而諸葛亮稱之“益州疲弊”,原因在此。


君山話史


諸葛亮說益州疲憊是公元227年時出師表跟所說。益州這個地方是東漢最大的州,領縣上百。


益州自秦國兼併開始經營,帶去先進技術和興修水利。憑藉漢中成都兩大平原,江河灌溉。成為天府之國能媲美關中糧倉。諸葛亮在隆中對講: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龐統對劉備講:今益州國富民強,戶口百萬,四部兵馬,所出必具,寶貨無求於外,今可權藉以定大事。法正也對劉備講:資益州之殷富,馮天府之險阻,以此成業,猶反掌也。公元227年諸葛亮講益州疲憊,我認為原因有以下:

第一連年征戰(主要講劉備入蜀後的)

公元212年—公元214年劉備攻劉璋奪蜀地,征戰三年。公元214年劉備圍成都,城中有精兵三萬人,谷帛支一年。這也說明了蜀地的殷。但攻戰三年使蜀中百姓飽受戰亂之苦。劉璋決定投降,並講富:父子在州二十餘年,無恩德以加百姓。百姓攻戰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

公元215年張飛在巴西郡宕渠郡跟張郃交戰兩月,巴西郡讓張郃遷走不少人口。劉備率軍支援荊州。蜀地休養不到兩年,又爆發漢中之戰。

公元217年—公元219年劉備跟曹操爭奪漢中,可以說是傾國之兵。劉備曾寫信給諸葛亮讓再發兵,諸葛亮猶豫不決。楊洪講:漢中是蜀地咽喉,沒有漢中就沒有蜀地。現在應該男子當戰,女子當運。說明此時蜀漢的青壯年都上前線了,要女子來運輸糧草。這時犍為郡發生暴動。據三國志:二十三年(公元218年),盜賊馬秦、高勝等起事於郪,合聚部伍數萬人,到資中縣。

蜀漢百姓休養不到兩年,劉備又傾國之軍東征。公元221年七月—公元222年六月,劉備率八萬軍隊東征。

從公元212年至公元222年,十一年間處於戰爭狀態就八年。只有三年是休養的,可以說是蜀漢耗盡府庫。

從公元212年—公元222年,十年間。只有公元216年、公元220、兩年的完全沒有戰事。其間九年都是勞師動眾的,所以蜀漢軍民皆疲憊



第二:犒賞將士功臣

公元212年劉備率軍攻劉璋,跟諸將約定:初攻劉璋,備與士眾約:若事定,府庫百物,孤無預焉。造成的後果:及拔成都,士眾皆舍干戈,赴諸藏競取寶物。軍用不足,備甚憂之。當時劉備還跟諸將商議把城中房子和城外的田賞給諸將,因趙雲諫勸不要這樣做,劉備才沒有這樣做。據三國志奪蜀後給諸葛亮、法正、張飛、關羽四人的獎賞:益州既平,賜諸葛亮、法正、飛及關羽金各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其餘頒賜各有差。要知道公元263年阿斗向魏國投降,蜀漢府錢居連當初的四人賞錢都沒有。其他將士數目詳,但總數應該是非常大的。公元219年六月劉備打贏漢中之地,接著又稱漢中王。必然是大嘉封賞,三國志雖然沒有記錄。但我推測數目是巨大的。所以蜀漢有錢糧的疲憊。

第三內憂外困

公元218年盜賊馬秦、高勝等起事於郪,合聚部伍數萬人,到資中縣。 公元223年漢嘉郡太守黃元反,南中諸皆反。這是內憂。

蜀漢內部也是矛盾重重。跟龐統齊名的楚之良才廖立不滿人事安排。諸葛亮以其誹謗先帝,疵毀眾臣免官。荊州人來敏(派系是東州集團),因其亂群諸葛亮罷其職。諸葛亮講:來敏亂群,甚於孔文舉(孔融)。李嚴不斷的要求再成立一個州他當刺史開府。

蜀漢是三國中國力最弱小的,這時又是蜀漢最為虛弱的時候。魏國隨時會來征伐,東吳也可能趁機西進。公元227年魏明帝就曾下詔詢問趁機攻蜀漢可不可行。東吳雖然重新聯盟了,誰知道會不會像當年關羽北伐時在背後擁一刀。所以出師表中講: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第四蜀漢根基動搖

蜀漢的根基是人才、人口、精銳軍隊。

人才:蜀漢頂級謀士法正劉巴先後去世。五虎大將已去其四,剩下趙雲已年老。失荊州丟掉了荊楚多俊傑這個人才基地,也損失了不少人才(戰死,投降東吳)劉備東征大敗損失了三分之二的人才(戰死,投降。據三國志參加東征有名字的人回到蜀地的不足三分之一)

人口:蜀漢所據荊州讓東吳偷襲,失去了數十萬人口。公元220年據漢中東部(上庸房陵西城)的孟達投魏,損失十萬以上人口。

軍隊:失荊州至少損失五六萬軍隊、失漢中東部在一萬以上、東征大敗損失七左右軍隊。(陸遜首斬數萬,然後再斬萬數、五溪蠻給斬了萬人。黃權投降魏國所部在一萬人以上。這樣就有六萬人。魏國人傅子記錄:權將陸議大敗劉備,殺其兵八萬餘人,備僅以身免。應該包括零陵武陵郡響應劉備的地方豪強武裝)

要知道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后統計人口只有九十萬,失荊州漢中東部人口相當於益州的一半。軍隊損失在十五萬,這些都是隨著劉備南征北戰的精銳。不是一朝一夕能恢復的。諸葛亮在後師表講:蜀漢人才都是集四方精銳,非一州所有。(雖然很多人講是偽作,但道理是對的)一下子損失那麼多人才,光憑一州是難恢復的。蜀漢人才有4類:1從北方隨劉備南下的,如關羽張飛趙雲孫乾陳到等。這些人才死的死老的老2荊州的人才,如龐統劉巴黃忠魏延馬良等。3北上南下避戰亂,如吳壹吳班法正等。4益州本土人才,如馬忠王平張翼等。123都不能再補充人才了,只剩益州一地難以補充。


小鴻哥


“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指的是火燒連營的夷陵之戰後。蜀漢遭到了巨大軍事失敗,數萬軍隊被殲滅。

由於益州人口有限,這種損失是影響深遠的。而且夷陵之戰後,益州又連續發生叛亂,南中七郡全反了,漢嘉郡太守黃元甚至在蜀漢腹心地區反叛,再加上剛丟失的上庸郡,蜀漢對益州的控制等於少了一半。等到諸葛亮將叛亂全部平定後,說益州疲敝,那是再恰當不過的形容了。

“益州疲弊”這是對時局的形容,與蜀中富庶說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陶式防務評論


任何話語都要在一定的語境下才會有真正的意義,這句話出自《出師表》,也就是諸葛亮理清蜀漢政權內部的諸多叛亂和內部人心,率領軍隊出師北伐時對劉禪所上的表: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這篇文章收錄於人教版九年級的課本,就是初三的課本,相信很多人都讀過和背過。如果真正讀過《三國志》的話和了解當時蜀漢政權的背景的話,就會發現當時的蜀漢政權確實到了危機時刻。蜀漢的南部南中諸郡全部背叛蜀漢政權,漢嘉郡太守黃元聽說劉備病重,起兵謀反,幾乎軍隊要迫近成都。內部隨著劉備的去世,蜀漢政權的內部人心浮動,蜀漢政權確實到了內外危機爆發的邊緣。

劉備去世時,蜀漢政權面臨的叛亂

章武二年(公元222年)春,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動員將近八萬軍隊深入東吳境內五六百里,大舉進攻東吳孫權,但是在夷陵一帶被陸遜火燒連營,最終劉備大敗,損兵折將,在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年末劉備病重。

這一年蜀漢漢嘉郡(蜀郡屬國為漢嘉郡)太守黃元聽聞劉備病重,率先舉起反劉備的大旗,黃元進兵攻臨邛縣,離成都已經很近。

這一年,益州南部的三郡,叛亂滋生,越巂郡夷王高定起兵造反,到了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後主繼位時,越巂郡,牂柯郡,益州郡三郡同時叛亂,益州郡豪強雍闓造反,直接流放太守張裔到吳國,並且接受孫權的冊封為永昌太守。這一年剛好劉備去世的消息傳了過來,導致這些人更是肆無忌憚。

也就是說蜀漢的半數領土已經陷入了叛亂之中。同時孫權為了對付蜀漢政權,還把當初益州牧劉璋的兒子劉闡封為益州刺史,安置在交州和益州的交界處,也就是南方三郡叛亂的地界。企圖利用劉璋的影響力,擴大蜀漢的叛亂力量。

此後黃元在進兵途中被蜀漢軍隊所敗,在逃跑路上被親兵抓住,送往成都斬殺。南方三郡的叛亂在諸葛亮南征的途中全部平定,同時諸葛亮派鄧芝出使吳國,與吳國較好,最終召回劉闡,吳蜀聯盟得以建立。這一階段的叛亂才結束。

蜀漢政權內部的逆流——宣揚漢室將終的儒生們

在這裡介紹一個人物——杜瓊,他就是譙周師父。譙周我們知道他一直在宣傳蜀漢不是正統,劉備的蜀漢要完。譙周最後說服劉禪投降曹魏。但是最早在蜀地宣傳蜀漢要滅亡的,並且最終被曹魏取代就是譙周的師父杜瓊。

劉備在世的時候,杜瓊是勸進劉備登基的儒生之一,但是他在私底下卻一直散佈蜀漢要被曹魏取代的理論。解釋一下,讖緯是盛行於秦漢代的重要社會思潮,當時的儒生非常信奉讖緯之說,一直認為這是一種預言之術。漢代著名讖緯之書《春秋讖》就講過:

漢家九百二十歲後,以蒙孫亡,授以承相。代漢者,當塗高也。

杜瓊十分精通此道,他就在私底下說:魏,是觀闕的名字,正對著道路而顯得高聳,這不正是魏嗎?他還是說:古時候人們稱呼官職都不稱為‘曹”;但自從漢代開始,都把官職稱呼作曹,把低級官員稱作‘屬曹’,把吏卒稱為‘侍曹’,此大概就是天意吧。杜瓊直接為曹魏張目,他的弟子譙周正是這些人的代表,此外說一下譙周的弟子就有《三國志》的作者陳壽。

恰逢此時曹魏公卿發動強大的和平統一攻勢,當時的司徒華歆,司空王朗,尚書令陳群,太史令許芝等人向蜀漢的名流寫信,發動輿論文化攻勢。兩者居然有合流的意思。

但是在諸葛亮做了《正議》一篇給予回應,最終粉碎了這些言論,曹魏此後再也沒有發動輿論攻勢,但是譙周卻作為蜀漢的暗流隱藏了下來直到蜀漢滅亡。

結論

諸葛亮並沒有誇大當時的形勢,他是對後主盡心的說明蜀漢政權所面對的局面,以及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


人者仁義也


戰國時蜀中富庶,原因有幾個:第一是古蜀國巴國地理位置比較偏,在秦滅蜀之前,成都平原幾乎就是與世隔絕的狀態,周圍的山林成為天然屏障,將古蜀國牢牢的保護起來,從而保證了蜀地基本上不會被外界侵略。


第二就是蜀地內部也沒有戰亂,成都平原降水量充沛,土地肥沃,糧產量很高。因此當秦國從楚國手裡奪了漢中之後,就一定要奪取蜀地作為自己的大糧倉。在長平之戰時,秦趙兩國都遭遇大旱,糧食減產,最後秦國憑藉蜀地運出來的糧草,成功的靠過了趙國,並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三國時期的蜀地卻是另一種情況,從益州刺史劉焉來到蜀中後,當地的益州集團就和劉焉的東洲集團發生著激烈的政治鬥爭,後來劉璋子承父業,卻是昏庸無能之輩。張魯在漢中自立,經常和西川發生摩擦,這就使的蜀地資源被慢性消耗。



劉備入川之後,因為憑巧計奪得西川,因此蜀中人心未附。接著又和曹魏在漢中對峙了4年,消耗頗多。得漢中後卻是空地,只能用西川人口填漢中,使得人力資源分散。
接著關羽兵敗,劉備用新徵集的4萬人口去討伐孫權,最後幾乎全軍覆沒,又是一大波損失。等諸葛亮寫出師表的時候,蜀漢也就是剛剛恢復了幾年,人口甚至還沒更新一代,所以諸葛亮這才說益州疲弊。也的確蜀漢這邊人口才剛剛100萬不到,而曹魏和孫吳是蜀漢的倍數人口,怎麼打得過嘛。


火器工坊


“益州疲弊”這句話是出自諸葛亮的《出師表》: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其實這個問題還是比較簡單的,雖說是蜀地,但是不可同日而語,戰國時期和三國時期,蜀中所面臨的外界因素和內部環境都是不一樣的。

秦國當年佔據蜀地的時候,蜀地還是一片荒蕪,就相當於開拓荒地。那個時候那個地理位置幾乎和平原地區就沒有什麼聯繫。而且秦國主要佔據了蜀地最為富庶的成都,縱觀整個巴蜀地區,唯有成都平原土地肥沃,這也是為什麼當年都說蜀中富庶,因為蜀地就那麼一塊。

反觀三國時期,益州作為蜀國的大本營,除了成都平原,四周皆為崇山峻嶺。土地貧瘠也就算了,連塊能種糧食的平地都難找,成都就是再富庶,支持整個蜀漢也是有點吃力的。

而秦國國情就和蜀漢不同,秦國當年的國土覆蓋了部分中原地區,也就是說蜀地對於秦國來說不是唯一的依靠點。因為他不缺肥沃的土地,只要把成都平原打造成糧倉,給前線的地區做補充糧草的工作 ,這樣秦國就有了雙重保險,如虎添翼。而且事實證明秦國的目光長遠為他賺取了優勢,在秦趙兩國遭遇旱災量收銳減的時候,秦國憑藉蜀地囤積的糧草,成功獲取了戰爭的勝利,所以秦國和蜀漢對於成都平原的索取都是不同的,

除此之外,兩個時期蜀地的內部環境也大有不同。

我們先看秦國,在當時那個開化程度比較低的時期,人們面對山河之險還是比較頭疼的。加上蜀中周圍都是天塹地壑,幾乎不會受到外族部落的入侵和騷擾,秦國只管頂住中原和北方的壓力就行了,不至於分身乏術。

反觀三國時期,蜀漢的國土面積已經遠遠超出了成都平原,邊境和外族接壤,隔三岔五就會受到騷擾和入侵。諸葛亮執政時期,為了給北伐做準備,把周圍的隱患都排除了一個遍,即便如此蜀漢隔三岔五就要鎮壓一次叛亂,非常牽扯精力。

不僅如此秦國當時政治生態要比蜀漢好的多,自己國內鬧事的比較少,舉國上下心思都在一條線上。而蜀漢可不一樣,整個益州黨派林立,矛盾重重,讓本來就精力不足的蜀漢雙腳和灌了鉛一樣,每前進一步都要累得氣喘吁吁。蜀漢面對的內憂除了周邊少數民族的反叛,還有朝堂上的各懷鬼胎。我們都知道蜀漢對比曹魏和孫吳來說已經佔據下風了,嚴重的內耗也不支持諸葛亮能主持蜀漢像秦國那樣逆襲。

況且人口也是一個大問題,夷陵一戰,蜀漢的大半軍士覆沒,元氣大傷。諸葛亮雖然主持了幾年稍有恢復,但是遠遠沒有鼎盛時期兵強馬壯,民少兵寡的現狀也限制了蜀漢的生產力和戰鬥力。

用疲敝來形容當時蜀漢在我看來分量不太夠,蜀漢憑藉一州之力去行一國之事,能用的資源有限,處理的事務繁雜。所以諸葛亮所說的“益州疲敝”是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加在一起組成的。不單單是說土地糧食不夠,更多的是精力不足,元氣難以恢復,不能全心思放到北伐大業上去。

總的來說蜀中對於秦國來說那是錦上添花,對於蜀漢來說那是雪中送炭,但是錦上無花尚且可行,雪中無炭那就得活活凍死。等到曹魏五路伐蜀,真正的凜冬來襲,蜀漢如同紙糊的一般,一觸即潰,劉禪率領百官投降,哪有秦王掃六合的氣勢?

所以“疲敝”是諸葛亮安慰劉禪的話,我感覺用“凋敝”更合適。


楊角風發作


因為就算是富庶之地,用的多的,支出大於收入,自然就會“疲弊”。而《出師表》中面臨的就是這種長期使用得不到緩解的局面:

一、戰國時代的巴蜀之地。

秦朝於秦惠文王9年也就是公元前316年,由公孫錯伐蜀滅巴,取得勝利後,佔據了巴蜀之地。為秦朝的發展奠定了經濟基礎,也為其滅掉六國,統一建立中央集權的封建主義國家奠定了物質基礎。

從圖中可以看出,秦國不僅佔據著巴蜀之地,而且還擁有這現在陝西的全境並且這裡是秦朝的大本營,這就為巴蜀給秦朝提供物資提供了地理條件,這也是三國時的蜀漢所不具備的。

換言之,巴蜀之地納入秦朝的版圖之後,是完全得到保護的,在秦朝的庇廕下,自然發展就更穩定,產生良性循環,也更能為秦朝提供物資的幫助。

二、蜀漢時期巴蜀之地的境況

下面讓我們來看一看三國時,蜀漢的地理條件:



從上圖我們不難看出,蜀漢政權的確佔據著巴蜀之地,但也僅限於巴蜀之地了,整個向上的通道都掌握在曹魏手中,它的地理版圖根本無法和秦朝相比,也就是說蜀漢政權並不能像秦朝一樣給巴蜀這塊富饒之地提供保護。

另外,在《出師表》之後,諸葛亮進行了五次北伐,無論戰爭成功與否,讓我們記憶深刻的都有物資的運送,可見,受限於此時蜀漢政權的屬地範圍,其充足的糧草如何運送至前線,也是一個大問題。

三、益州疲弊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內部鬥爭


劉備不顧大局,不顧群臣反對,執意舉兵攻打東吳,結果兵敗,氣死在了白帝城,這才有了白帝城託孤,更有了諸葛亮的“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的《出師表》,當然就會有“益州疲弊”了,因為剛剛在對東吳的戰爭中失敗,損耗必然不小,這是其一;

其二便是益州並不是蜀漢政權鐵板上的一塊,當年,劉備奪取益州以後,益州本土的豪族於蜀漢政權的高層也是矛盾重重,並不齊心。也就難說益州能提供多少力量了。

所以說,秦朝和蜀漢雖然都擁有巴蜀之地,但實際情況卻是千差萬別,也就導致了秦朝可以統一六國,而蜀漢不過苟延殘喘罷了!!!


xiaoZ彈史


蜀中的富庶其實是相對的。

之所以說蜀中富庶,是因為這裡有成都平原,又有崇山峻嶺天然屏障,如果發展農業,的確是一塊最佳區域,但這種地勢也決定了益州這塊地方只能作為後方基地,而不能作為主戰場。

為什麼這麼說呢?秦國得蜀中後,郡守李冰興修水利,大力發展農業,使得巴蜀成為了秦國天然的糧倉,而得益於先秦時期巴蜀和關中的水路暢通無阻,巴蜀的兵員糧食可以以最低成本運輸至秦國作戰的前線。比如司馬錯伐楚時,就是藉助了巴蜀地處楚國上游的便利,糧草可以直接通過水路運輸至秦軍大營。

戰國末期,秦將王翦滅楚時,之所以能夠從容的統率60萬大軍在異國他鄉與楚軍對峙兩年,除了秦國雄厚的陸路運輸能力外,巴蜀的糧食可以通過水路運至王翦大營,也是非常關鍵的。之所以一直在說水路,是因為在古代,水路運輸是最節省人力也是運輸量最大的方式。

正因如此,戰國乃至秦漢時期,巴蜀始終是作為後方糧倉的,巴蜀百姓可以從容的生產,而不用擔心戰亂侵擾。東漢末年,諸葛亮提出的隆中對,也正是看中了巴蜀的這一優勢,所以才提出了跨有荊益的戰略構想。

但是這一構想的關鍵是荊州也在蜀漢手中,因為巴蜀雖然是糧倉,但道路艱險,特別是西漢初,關中一帶發生地震,導致巴蜀和關中的直通水道斷絕,想要運糧到關中或者隴西一帶,必須走陸路。如曹劉漢中之戰時,蜀漢就是靠丁男入伍、丁女運輸這種近乎飲鴆止渴的方式,才打贏了漢中之戰,但代價也是慘痛的,畢竟蜀漢幾乎全民動員參與到了戰爭中,對經濟的破壞是巨大的。

而如果荊州在蜀漢手中,北可北伐曹魏,東可順流直下攻擊東吳,可以說,依託蜀漢為基地,以荊州為主戰場,可以大有作為。只不過隨著關羽敗亡,荊州戰略要地丟失,蜀漢被迫把益州作為了主戰場。這也是為何劉備不顧群臣反對,執意要伐吳的主要原因。

接下來我們再來說諸葛亮提出“益州疲弊”的背景。

入蜀前,益州民殷國富,沃野千里,為何入蜀後,反倒被諸葛亮說成是“益州疲敝”了呢?疲敝這個詞其實主要是指人力、物力受到消耗,百姓疲憊不堪。諸葛亮說這話時,正是北伐前夕。當時的情況是,蜀漢連年征戰,先後經歷了漢中之戰、與吳爭奪荊州南部之戰、伐吳之戰、諸葛亮南征之戰。

可以說,每一次戰爭,都對益州造成了極大的消耗,蜀中常年都處於全民皆兵的臨戰狀態,整個社會經濟受到了嚴重影響。特別是蜀漢在只剩下益州一塊地盤的情況下,每一次征戰,都需要靠百姓肩挑人扛去運輸糧草。據粗略統計,三國時期,千里運糧只有十分之一二能夠運到前線,其他的都損耗在了路上。

我們假設益州一年可以產100萬石糧食,如果靠水路,那麼可以把至少50萬運至前線,但如果靠陸路,那麼可能只有10萬能運到前線,其他的就白白損耗了。顯然,這種損耗是非常驚人的,對蜀漢的經濟也是非常不利的。特別是蜀漢經歷了幾次大的戰役失利後,丁壯人口損失嚴重,《三國志》曾記載荊州南部數郡出現了女子為戶主的情況,荊州南部尚且如此,蜀中的情況就更不容樂觀了。

劉備佔據益州時,是公元215年,當時益州人口是百萬,而到公元263年劉禪投降時,蜀漢人口居然只有94萬了,經過了半個世紀的發展,蜀漢人口不僅沒有增長,反而出現了減少。可見,諸葛亮當年提出“益州疲弊”時,正是出於蜀漢以一州之地去對抗天下三分之二的曹魏被對方逐步拖垮的憂慮。所以才急於北伐,希望畢其功於一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