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孫策臨死前,為什麼不把江山傳位給長子孫紹,而是弟弟孫權

自古皇帝或者諸侯傳位有兩種方式:父死子繼或者兄終弟及。孫策傳位給孫權,而不傳位給他的兒子孫紹,這並沒有什麼不對。只不過,歷史上傳給兒子的,比傳給弟弟的要多得多。雖說三國時期,弟承兄業也不是沒有,比如司馬師在臨終前就將權勢交給了弟弟司馬昭,但當時司馬師並沒有子嗣,這才有了這樣的權利交接,那當時孫策是出於怎樣的考慮,才最終決定傳位給孫權,而不是自己的兒子的呢?

孫策臨死前,為什麼不把江山傳位給長子孫紹,而是弟弟孫權

孫策一天外出打獵的時候,不巧與隨從走散,以至於遭到了前吳郡太守許貢門客的暗殺,身負重傷。而這個暗殺的原因主要是許貢曾上奏天子說孫策"驍雄,與項籍相似,宜加貴寵,……若放於外,必作世患。"孫策因為這個原因將許貢殺害,可是這件事並沒有完,有幾位對許貢誓死效忠的門客,一直尋找機會復仇,終於在孫策單獨行獵的時候找到了下手的機會。

孫策臨死前,為什麼不把江山傳位給長子孫紹,而是弟弟孫權

據歷史記載:孫策因遭遇刺客襲擊,史載"奮起虎威,推幾怒吼,創口迸裂。當夜死去。"

而孫策在臨終前,也意識到了自己殺戮會帶來嚴重惡果!所以他做出了兩個決策,一是在眾兄弟中選擇了孫權做繼承人,因為孫權最不像自己,不擅殺戮。孫策言:論殺伐征戰你不如我,論得人心,寶江東我不如你!第二個決策便是託孤於張昭,在《三國志·張昭傳》中記載孫策臨死前對張昭說: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意思是:如果孫權抵擋不住的話,請先生取而代之,這樣的話還是不能抵擋反叛者,就緩慢回撤,撤回江西去!

孫策臨死前,為什麼不把江山傳位給長子孫紹,而是弟弟孫權

當時孫策的兒子過於年幼,而弟弟已經成年,兄終弟及,這其實是明智之舉,這就和宋朝趙匡胤傳位給弟弟趙光義,是一樣的道理。如果孫策不顧及江東安危,將大位傳給兒子孫紹,那麼江東內部就一定會出現內亂,根本就不用外部勢力來攻擊,江東政權就會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只不過可惜的是,孫權繼位之後,對孫策的後代還是不太友好的,也許,這是小霸王孫策沒有想到的吧,畢竟在權力鬥爭中,沒有親情,只有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