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易经》为什么能够流传千年?你觉得依靠的核心智慧是什么?

用户58613421564


围绕题主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易经》指的是什么?《易经》包括《易图》与《经文》。《易图》仅指《河图》、《洛书》、《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羲八卦方位图》、《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文王八卦次序图》、《文王八卦方位图》,共八种。《经文》在《连山易》《归藏易》失传的情况下,仅指《周易》。《易传》则属于解《易》的书。

那么,《易经》为什么能够流传千年?其依靠的核心智慧是什么?

《易图》是《经文》的理论基石,是阴阳五行、“象数序”的根。其中《河图》、《洛书》的基本元素与等和、等差、勾股重差等数理逻辑关系的背后,记录着《古易》原典“象、数、序”科学内涵,蕴藏着自然科学的奥秘,反映着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发展规律,可以为《经文》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奇葩异树,只有精华,没有糟粕。伏羲四种《易图》基本内涵包括- -(代表阴,按二进制为0)、━(代表阳,按二进制为1)符号,二进制符号体系;以“象数序”三者为结构的宇宙符号模型,记录着许多自然界基本规律,体现着天道、地道、人道的科学内涵,继承了《河图》的科学原理。

《周易》创立了文字系统,具有精湛的文化内涵和简能的理论精蕴。其奥秘是“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系辞》)其中第一句意思是:天下所有深奥的东西都存在于《卦》里;第二句的意思是:天下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都存在于《辞》(含卦辞和爻辞)中;最后两句意思是:消化而判断卦与辞在于变,推论而运用卦与辞在于通,变与通是一对范畴,存在着联系和发展规律。《周易》继承了《洛书》的科学原理。赜,深奥。动,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化,消化。裁,判断。推,推论,推断。

总之,《易经》“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系辞》)意即《易》道广大,包罗万象,存在着万物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通晓一阴一阳之道而无所不知。这就是它的核心智慧,至今有的内涵已破译,有的还未破译,所以能够流传千年。




微道助您创造终生价值


《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是有一定的道理,凡是被多数人认可的理论体系,就会千古流传,这肯定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核心智慧我认为就是阴阳之道,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到“一阴一阳谓之道”,也就是对道这个词的最好定义了,易字从结构来看,上日下月,日是太阳,现于白天,为阳,而月是月亮,现于晚上,为阴,易经讲日月之行,就是对应阴阳之道。

阳在取象中代表太阳、天、君子、大人、高、大、上、积极等一切正面的向上的事物,而阴在取象中代表月亮、地、臣民、小人、低、小、下、消极等一切负面的向下的事物,在易经中用阴阳进退之机,表现出君子与小人的博弈,就是分析事物的两面性的相互作用的一种关系,阴阳运转表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盛极而衰的道理,比如到了正午太阳最热的时候,此时就是阳极盛的时候,但这时候就会生阴,阴逐渐变强,从而到了晚上,到了凌晨子夜,阴盛极之时又会从中生阳,然后就是白天了,这是一种时间上的阴阳进退体系,易经更多的在研究君子小人之间的博弈,从而告诉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

比如分析乾卦为例,初九爻,就是最下面的爻位,古人用九代表阳,六代表阴,所以初九就是第一个阳爻的意思,初九告诉我们“潜龙勿用”,意思就是最下面的阳爻,被压制,所以是潜藏的龙,不可用事;九二爻就是“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这个位置说明龙已经出现在大地,可以去拜访君子谋求事业;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就是说每天努力奋斗,反复自省;九四爻“或跃在渊,无咎”,意思是龙跳进深潭,没有灾难,君子处境从容;九五爻“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个就是天子位置了,如日中天,也可能是九五至尊的说法来源;上九爻“亢龙有悔”,就是盛极而衰之意,孤立无援的情况。金庸前辈根据易经乾卦创造出降龙十八掌,以上六爻都在十八掌之中,看来金大侠对易经也是深有研究的。

易经对后世影响很大,很多名人都对其有注释,不少术数研究都是基于易经,或者不基于易经也牵扯到易经上来,比如易经风水,其实易经和风水关系没有那么紧密的,都是好事者牵扯在一起的,学习易经并不难,我们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学习到登峰造极,能够为我所用,领悟其中的道理,指导生活实践就已足以。

顺便探讨一个小问题,水雷屯这个“屯”字读"zhun一声"还是"tun二声",欢迎大家留言。


缘起阁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易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把这个问题弄明白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就清楚了。

易经的本质首先是科学书,其次是哲学书,最后是占卜书。

科学书是说,易经首先应用的是数学的基础,它是二进制的表示形式,八个单卦是八个数字,每一重卦是一个数字,六十四卦是六十四个数字,并且他们满足二进制的运算规则,是标准的、成熟的二进制体系。

然后是易经揭示了事物运动的周期与规律,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都是一个循环的事物运动周期,在其中还表示出不同的事物运动阶段,这样的周期与阶段还可以用立体的形式表示,构成易经的三维诠释方式。

最后,在上述基础之上,可以总结出易经的核心规律,即01537624的运动规律,这是一个事物运动的普遍规律,由这个规律构成易经的主体结构,构成易经的逻辑关系,构成易经更高可靠性的依据。这个规律掌握与规定着所有的事物运动,是推动历史车轮转动的无形的巨大力量。

哲学书是说,易经阐释了众多的人生哲理,有人从易经中总结出四个定律、八个规律、25个天规等,最多的是64个准则。事实上,在对易经进行全面的理解与透析之后,可以将每一爻精炼为一条哲理,64卦就有384个以上的哲理,这些哲理是指导人们行为与思维的准则,有了这些哲理就可以掌握事物运动的规律,可以明辨前进的方向与方法,可以彻悟人生的真谛,并且可以更深入的理解易经、更广泛的宣扬易经,更尊崇易经的价值。

占卜书是说,有了上面科学书、哲学书的基础,想将此书与事物运动分开也不可能了,而且,有了事物运动周期与规律的基础,有了哲学的思想与方法,通过易经对事物运动进行有效的预测成为了可能,并且预测也具有了科学的依据,有了它前瞻的合理性,所以易经也是一本占卜书。这里要注意的是,占卜是易经次要的功能,也是不能摆脱的功能,这时要注意有些人将它功利化,虚幻化甚至罪恶化,这就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易经是中华民族的璀璨瑰宝,在明确了它的性质之后,我们应该怀着崇敬的心情加以继承,更应该本着负责任的态度进行宣扬,使中国千年的古文化在全世界发射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易经的形式:

《易经》的整体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卦象部分,就是数学部分,也就是自然科学部分;一是卦义部分,就是哲学部分,也就是社会科学部分,两部分的完美结合构成了整体的理论与整体的结构。数学部分又分象与数两部分,象是卦象,是易经的基本表示形式,是显现的,数是卦象表示的数字,是内涵部分,是不显现的;卦义部分又分卦义与哲理两部分,卦义是易经的阐释部分,是显现的,哲理部分是内涵的,不显现的,是哲学与规律部分。

在逻辑结构上采用的是周期与循环的形式:

六爻是一个小周期,它的循环形成六十四卦的整体结构与形式;八卦是一个中周期,它的循环形成八宫的整体结构与形式;六十四卦是一个大周期,它的循环形成事物运动的无尽形式,也就是太极。

上述这些内容清楚了,就知道科学书的内容指引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许多科学家根据这些内容得到了许多正确的结论;哲学书的内容更是教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端正方法,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掌握规律把握运动,为后人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至今仍然流传的许多思想与方法都是来自于易经;占卜书的应用就更加广泛了,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将易经的占卜作用看得非常重要,也应用的很广,甚至到了一提起易经就立刻使人想起占卜的地步。

易经的每一种作用都在社会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三种作用合起来就是更加伟大的作用,这就是易经为什么能够流传千年而不衰的原因。


于雁鸣的哲学与易经


《易经》是中国上古之时流传下来的民族瑰宝。故老相传易经有《连山易》,《归藏易》,周易三种,目前广为人知和应用的是《周易》。一般称《易经》指的都是《周易》。

《周易》相传自西周文王所演,传自现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诸子百家,三教九流,都深受其影响;上至帝王将相下到贩夫走卒黎民百姓都沿用其中道理。易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灵魂中去。

那么《易经》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呢?这里灵冲霄带各位来探讨一下。

经久不绝的鲜活生命力

《周易》中的“易”一般解释为“变化”,《易经》实质上就是一门揭示“变化”现象,研究“变化”规律的学问。

再说《周易》中的“周”字,很多人认为《周易》书名中的“周”指的是西周之周,周文王之周。但这是不准确的。《周易》中的“周”实际上蕴含“周行不殆”和“周而复始”的意思。

各位来看,《周易》自第一卦的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强大发展势头而起,到最后一卦未济卦未能渡过河而止,阐明“物不可穷”的道理,也留出了进一步发展和重新开始的余地。

所以从书名《周易》的含义解读来看,这是一门周行不殆,周而复始的螺旋向上式的变化发展之道的学问。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因为始终保持变化的趋势,所以《周易》能保持千万年的鲜活生命力。

润物无声的影响力

这点从《易经》中流传出的一些成语就可见一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刚柔相济”“安不忘危”“否极泰来”“物以类聚”“革故鼎新”“错综复杂”等等。天文历法,农时医卜等等传统文化均自《周易》而出。

举个例子。对金融、财务相关行业有了解的朋友知道“损益”这个概念。这个词指的是财务成果,是企业一定时期经营的利润或亏损。这个词最早也是来自《周易》,出自六十四卦中的“损卦”和“益卦”。这两卦互为综卦,是描述同一事物或者现象的两面性。“否卦”和“泰卦”也是如此,成语“否极泰来”说的就是这种现象。这里就不深入分析了。

关于《周易》的影响力,有句话叫“百姓日用而不自知”,即大家都在应用其中的道理,而不知其源自周易,说的也正是是周易润物无声的影响力。



灵冲霄


最早的《易经》,应该是上古时代的文化。多数人认为《易经》起源于伏羲、神农和黄帝的"三皇五帝"时期或更早。在此之前的远古时代,当时还没有文字,人们结绳记事,"一画开天",是《易经》的早期刍形,现代人看来,是谁也读不懂的无字天书。

后经周文王、姜尚、周公、老子和孔子的传承和演绎,才趋于成熟。因此,我们现在研究的《易经》,应该是《周易》,其他还有《归藏易》、《连山易》等等。我们熟悉的八卦也有先天伏羲八卦和后天文王八卦的区别。

特别到了汉朝,对《周易》的研究已成体系,人们对卦的象、数、理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形成了三个大的分支。其中以焦延寿、京房最为著名。自此以降,历朝历代都有不少研究者,将中国古老的易经文化不断发扬光大,推向世界!

《易经》的基础,就是中国传统的太极阴阳理论演变成八卦,加上五行和天干地支学说融合的结晶。

太极的双鱼图,是阴阳两个元素的圆满组合,阴阳互动,阴中抱阳,阳中抱阴,于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生生不息。因此,太极就是万事万物的总源头。

八卦中的阴爻和阳爻排列组合,就成了三爻八卦:坎离艮巽,乾坤震兑。然后,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又组合成六爻六十四卦。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即金木水火土。将五行中的五个元素置于先天伏羲八卦或后天文王八卦中,再配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天干用来描述太阳的运行周期,地支用来描述月亮的运行周期),称为纳甲。于是,一个代表自然界万事万物规律的图谱形成了,可以用她来解释现世,也可以预测未来,其占卜算命的功能,自然就在其中了!

《易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涵着华夏民族对自然和宇宙的哲学认知,历来被称为华夏文明之源,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智慧中之智慧,毫不夸张!

由于对《易经》文化的不够了解,多数现代人仅仅认为她只是一部算卦的书,甚至称为封建糟粕,忽视了她的文化意义和哲学意义。

学习《易经》入门并不难,难的是深入。如今,很多打着"易学大师"幌子的人,用来替人择吉宅、取名字、看风水,收入颇丰呢!




一夫82


我是读易经世家出身。要问易经为什么能够流传几千年。我的结论就是易经有两种作用。一种就是正能量它抛开了神话,用的是易念中的大自然来规划人文事物。《周易》这本书的名字起得恰到好处。易,易字的含义就是不要把它当成是真事儿,而是易念中的事情。第2种是反作用。它是封建统治者愚民保天下的法宝,也是江湖骗子的来钱之道。也能扰乱一些书呆子的正常思维。因为书呆子爱较真儿,不扰乱他们的思维,他们会发出正义的吼声,为是封建统治者的地位难保。这就是我的总结,


程林4721


孔子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孔子的这句话对易经的解读非常到位,用通俗的话讲,易经是用阴阳爻模拟了宇宙阴阳的所有变化,与宇宙阴阳变化是同步的,所以《易经》经历了八千年不但没有消亡,反而更加显示其应有的价值。正所谓海枯石烂,永不变“心”。《易经》是宇宙运行规律的密码。

在人类成长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的规律,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有许多理论或规律被证实是错误的,或者是试用范围不具有普世性,比如原本的地心学说,原本被视为真理,现在已经是实实在在的伪学说了。再如牛顿的苹果万有引力定律,其使用范围却离不开地球。所以它们慢慢为人类的进步所取代。只有《易经》与宇宙的运行规律同步,所以历久弥新。

对于《易经》,古今中外的哲学大家不乏溢美之词,

黑格尔说:“《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就人类心灵所创造的图形和形象来找出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这是一种崇高的事业。”

现代心理学的开山祖师之一荣格说:“不列颠人类学会的会长问我,为什么像中国这样一个如此聪慧的民族却没有能发展出科学。我说,这肯定是一个错觉。由于中国的确有一种‘科学’,其‘标准着作’就是《易经》,只不过这种科学的原理就如许许多多的中国其他东西一样,与大家的科学原理完全不同。”荣格又说:“谈到人类独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大家所得出的定律频繁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唯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距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有颇多相同的地方。”

冯友兰说:“《易经》是宇宙代数学。”冯友兰对易经的解读更为深刻,告诉我们只要设计好预测模型,加入合适的参数,就可以预测人事物的运行规律。这样的预测模型在中国有很多,比如预测人生命运的四柱八字预测模型,预测人生存环境的风水的模型,综合预测术奇门遁甲模型,预测社会发展的太乙神数模型等,我们的祖先不单单停留在通过《易经》了解宇宙的运行规律,还进行了大量的时间,造福人类,用来服务我们的生活。

所以随着人类科学的不断发展,对《易经》的认可度会越来越高,《易经》也会更好的造福人类。







天易居士


《易经》是《周易》的源本,是上古巫术文化的集华之本,更趋于神秘色彩。它只有象、辞之说,筮算之法,并无庞杂。而易文化的广传博大更多得益于和儒道相糅相融,经历代圣贤竭精增力成为绵厚悠久的文化系统,并在思想上影响着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方式和道德思维。而作为中华即东方文明的主载,儒道皆以《周易》为首学,不仅影响中国也深植于东方文明圈中的日本丶韩越等邻国。



王军95141


易经核心智慧,跟儒释道一样,涉及到终极生命意义:生命在于超越矛盾纠缠,超越生死,超越时空,圆满自在,完美永恒!

从浓缩一切的阴阳鱼图像就可以看出。

整个圆容含了一切矛盾对立变化。一切矛盾对立变化都在大圆中。大圆代表圆满、永恒、容含一切。

从物质角度而言,大圆就是存在基础背景,就是基本能量,没有比他更基础的了,一切都是基础能量、背景所化,其小无内,其大无外,无形无相,圆满自在、完美永恒。

从精神角度而言,大圆就是纯粹精神、纯粹觉知,一切人事物都是纯粹精神或说纯粹觉知中相。相有生灭而纯粹精神、觉知无生无灭,超越生灭,其小无内,其大无外,无形无相,圆满自在、完美永恒。

其实,从物质角度看与从精神、觉知角度看描述的是同一存在层面:圆满自在、完美永恒的存在层面。被易经归结为一个大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横看是“物质”,侧看是“精神、觉知”,看的都是同一条“山脉”。

精神是物质中的精神,且物质是精神中的物质!这是阴阳鱼图显示的。也是《坛经》六祖惠能要求弟子回答别人不失佛义的:别人问天,就以地对;别人问善就以恶对;别人问大就以小对……总之以矛盾一方对另一方。

精神是物质中的精神,且物质是精神中的物质!物质主义者,只看到了前半句(不全面):精神是物质中的精神,所以得出世界是物质的结论,看一切都是物质的(横看成岭)。唯心主义者只看到了后半句(不全面):物质是精神中的物质,所以得出了世界是精神的结论(侧成峰)。所以这两种人还生活在物质、精神的矛盾纠缠中,生活在物质、精神的生死轮回中。


但圆满自在、完美永恒存在层面是超越相、人事物层面的,超越结论,超越哲学、言辞的,即不可思议的。只是勉强思议而已。

生命的终极意义就是住进这圆满自在、完美永恒中。

开悟(悟道、得道、圣)者就是成功的生活在完美永恒、圆满自在层面(不可思议)的人。

如何进入完美永恒、圆满自在层面?即如何开悟、得道?

由上分析可知,方法就是:没有任何结论、哲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即没有固定、执着的结论、哲学、三观,即是处于本然中,无修无证、不证自明。做到即可开悟、得道!因为有结论就有反结论,有哲学就有反哲学……必然陷入矛盾纠缠、生死轮回中!


当下永恒x开悟x觉醒


易经能流传千年,必然有它的重要性。从《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就可以知道它的价值含量。那为什么它能流行这么久呢?除掉它本身的价值外,我认为主要是自汉武帝开始以“独尊儒术”来治理国家,才得以儒家文化兴盛2000多年,这其中最甚的就是儒家四书五经,而在科举考试中儒学(四书五经)属于必考内容,再加上《易经》其本身价值以及国家政策,也是造成它流行的根本原因。

自孔子从《易经》中编注了《易传》,后世《易经》与《易传》相结合的《易经》版本才得以诞生。现在我们所说的《易经》,基本上都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易经文化。

那么《易经》中的核心智慧是什么呢?这里我主要认为它的智慧核心在阴阳平衡、自然变化之道以及世间万物规律等等得以体现。这里我就不一一详细解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理解它的智慧核心所在。

小伙伴们有什么其他想法的,可以在下方评论区一起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有问题联系作者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