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江苏综合保税区走进“春天里”

疫情虽未结束,综合保税区已迎来发展的“小阳春”。海关总署近日出台6条措施,加快推进综保区转型升级,扩大政策覆盖面,支持综保区多元化高质量发展。记者昨日从南京海关了解到,截至2019年底,江苏已设立20个综合保税区,2019年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境货值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21.6%。新出台的措施将让这20个综保区的950家企业直接受益。

“互联网+保税”护航企业复工复产

3月4日上午,随着100余辆半挂车缓缓驶入扬州综合保税区卡口,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采购储运部部长丁瑞春皱了多天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受疫情影响,我们公司的客户大多数还没复工,导致先前订单生产出来的成品车辆大量滞库,严重影响到我们正常的生产运营。”丁瑞春介绍说,南京海关所属扬州海关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给出定制化方案,解决了企业仓储难题,让企业顺利复工。

“疫情期间,海关关员虽然不能与我们企业天天面对面,但随时可以屏对屏,我们的业务办理更加顺畅及时,战胜疫情、加快发展的信心也大大增强。”吴江海晨仓储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伟说。该公司是吴江综保区内一家大型物流企业,主要承接联想集团全球零配件配送业务,年出口额达30亿美元。从2月10日企业复工至3月5日,该公司累计网上申报备案变更35票,进出口金额8047万美元,复工率已达到100%。

江苏综合保税区走进“春天里”

图为金陵海关驻江宁办事处关员视频指导企业办理保证金退还手续。施凌云 摄

海关总署支持综保区发展的6项措施中,明确在区内大力推动“互联网+保税”监管,区内企业向海关申请注册登记、备案或变更的,海关实行网上办理。南京海关大力推行“互联网+海关”监管方式,让企业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各项业务,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为区内企业开足马力恢复生产保驾护航。南京海关一项调查问卷显示,截至2月27日,关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样本企业复工率已超九成,已复工复产的507家企业中有226家已恢复正常生产水平。

全球维修为综保区注入新活力

此次新出台的6条措施中,“推进全球维修和再制造业务在区内全面落地实施,支持综合保税区多元化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收到海关的政策推送,我们第一时间就提出了加入意愿。”苏州探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姚勤说道。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9年底,江苏省内南京、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吴江、无锡高新区、盐城等7个综保区已开展保税维修业务。

走进位于昆山综保区的世硕电子(昆山)有限公司全球维修车间,流水线作业有条不紊,一批34万台智能手机订单正加紧赶工。“制造与服务,相当于一个人的两条腿,必须并行才能走得稳、走得快。”该公司总经理潘聪明算过一笔账,开展全球维修业务,不仅新增维修费收入,还有检测费、加工费、材料费等,整体维修业务收入可达产值的5到10个百分点。“国外客户对全球维修认可度很高,今年的维修业务量有望继续增长突破500万台,这在华东地区同类企业中算得上最大的。”

“全球维修对综保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打造全球性维修中心,以及企业拓展国际业务、提升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将带来实在且深远的影响。”昆山海关保税监管二科科长曹颖说。据统计,海关总署6条措施出台后,昆山综保区一个星期就新增保税维修业务进出口额9030万美元。

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再扩围

3月1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改革在苏州吴中综保区正式落地。在南京海关所属苏州海关驻吴中办事处的协助下,区内首家试点企业皇珈重工(江苏)有限公司顺利完成税务、海关登记手续,其在海关部门新设立账册中备案的首批货物顺利进入吴中综合保税区。

江苏综合保税区走进“春天里”

图为吴中综保区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企业首批货物通过专用通道。陈建 摄

“现在,我们在国内销售的产品可以直接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了,将大大降低企业成本。” 皇珈重工(江苏)有限公司负责人邹连波高兴地告诉记者,试点前,企业在国内销售的产品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在国内采购设备、原材料所缴纳的增值税也无法进行进项抵扣;试点后,企业从国内采购的原材料及生产的产品都可以按非保税货物便捷管理模式进出综保区,将为企业今后开拓国内市场带来极大便利。

记者了解到,此前,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已在江苏11个综保区落地,涉及企业84家,2019年累计保税货物进出口金额306.25亿美元,非保税货物进出区金额518.66亿元,其中保税货物内销2.22亿美元。

“在当前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该项改革措施正式落地,为吴中综保区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有效提升产能、培育竞争新优势提供了有力支持。” 苏州海关驻吴中办事处主任孙威表示,该项试点将帮助更多综保区内企业“轻装”上阵,向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同时发力。

江苏经济报记者 杜颖梅 通讯员 张佳佳 顾鲁 林俊 许高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