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加強“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制度研究

文 潛旭明(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

加強“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制度研究

絲路金橋

國際制度是實現國際合作的重要載體,是全球治理的核心要素之一。“一帶一路”建設旨在推動經濟發展、實現共同繁榮,也是一項長期的、艱鉅的工程,它將為推動沿線國家的合作共贏、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作出巨大貢獻。其中,制度因素是“一帶一路”建設紮實推進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強對“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制度研究,實現“一帶一路”建設中制度的發展和創新,既有助於減輕“一帶一路”推進過程中面臨的阻力,也有助於推進全球治理機制的完善。

加強“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制度研究

制度因素是關鍵

文化、觀念、發展模式、國際制度、國際形象是國家軟實力的五大核心要素。其中,國際制度是聯結其他各要素的主渠道。“一帶一路”建設涉及的地域範圍廣、國家多、情況複雜,推行過程中必須在整合現有的國際機制的基礎上,構建一系列國際制度網絡,才能更好地實現互聯互通。“一帶一路”建設是對傳統國際制度的創新,以現有的雙邊和多邊機制為基礎,推動區域合作不斷髮展,從而提升國際機制的開放性和靈活性。

加強“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制度建設有助於完善全球治理結構,圍繞“五通”,健全合作機制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組織基礎和運行保障。此外,制度建設還有助於增強國際共識,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基本路徑和保障。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加強“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制度研究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第一,制度建設有助於完善全球治理結構。中國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上海合作組織開發銀行和絲路基金等,通過股權債權投資、提供擔保和貸款等方式,提供跨區域、區域或次區域公共產品,有助於推動該區域發展中國家參與到全球治理的進程中,也有助於推動全球治理結構朝著公正、合理的方向演變。

第二,制度建設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運行保障。“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存在“三股勢力”等安全威脅問題,以及跨國犯罪、環境汙染、能源氣候等全球性問題,使“一帶一路”建設面臨著傳統和非傳統安全方面的雙重挑戰。“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制度建設,可以規範沿線國家的利益訴求,在透明化的基礎上破除部分國家不切實際的幻想,通過務實、開放的制度平臺,實現各國共商、共建、共贏。

加強“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制度研究

2017年4月10日,中緬原油管道正式投運

第三,制度建設有助於增強國際共識。“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制度建設可以增加透明度,減少不確定性,降低交易成本,改變觀念認知和戰略目標,促進政策溝通和政治互信,進而達成合作共識。不僅能夠減緩部分國家的擔憂,緩解“中國威脅論”,甚至通過制度的“外溢”功能,有助於夯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國際共識與社會基礎。

第四,制度建設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基本路徑和保障。“一帶一路”涉及國家多,地域廣泛,構建一種相對穩定的制度和行為規範,才能實現互聯互通。從公共產品屬性看,國際制度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基本路徑和保障。“一帶一路”建設通過兩個基本渠道向世界作出貢獻,一是國際制度,一是集體認同,國際制度是國際公共產品供應的核心渠道;集體認同屬於“軟制度”的範疇,是國際公共產品供給的輔助性渠道。

加強“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制度研究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會場外

有力加強制度研究

“一帶一路”建設以亞歐大陸和非洲大陸為重點,面向全世界開放,合作架構主要由四部分組成。

一是綜合性制度平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是“一帶一路”建設從規劃走向實踐的綜合性制度平臺和議事場所,論壇就加強政策溝通、推進互聯互通、推動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等議題深入交換意見,達成廣泛共識。

二是重點領域合作機制創新,即中國與其他“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在金融貨幣、基礎設施、貿易投資等重點領域的合作機制創新。其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金融制度,成立及成功運作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創新和發展。絲路基金通過以股權為主的多種方式為共建“一帶一路”提供資金支持。絲路基金項目覆蓋俄羅斯、蒙古國以及中亞、南亞、東南亞等地區,涵蓋基礎設施、資源利用、產能合作、金融合作等領域。

加強“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制度研究

首屆上合旅遊部長會議聚焦“民心相親”

三是區域一體化機制。通過自由貿易安排、區域投資協定等方式靈活漸進地推進區域一體化機制建設。這些機制從整體上充分發揮上海合作組織、亞歐會議、亞洲合作對話、亞信會議等合作機制,深化亞歐大陸的整體互信水平,促進區域一體化。

四是對接機制。中國通過與各國各地區發展規劃對接,以及與多邊合作機制對接,開展不同類型的區域合作,如中國—東盟“10+3”、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中阿合作論壇、中國—海合會戰略對話、中亞區域經濟合作等機制。“一帶一路”建設與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蒙古國“草原之路”等進行戰略對接。

“一帶一路”建設是中國在全球治理領域的一項重大國際制度實踐,旨在逐漸形成各領域建設協同共進、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全球治理新格局。通過加強對“一帶一路”建設中制度的研究、探索和總結,在參與全球治理、形成國際制度方面逐漸形成清晰的認識和良好的心態,在信息、技術、能力方面足以對國際制度的變革和完善作出更大的貢獻。

加強“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制度研究

2018年7月10日,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舉行

推進制度發展與創新

“一帶一路”建設以“五通三同”新理念為引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正是通過這種“結伴而不結盟”的形式,參與和引導全球治理。中國通過與相關國家簽訂相關諒解備忘錄或協議,初步形成覆蓋亞、非、歐三大洲的佈局;堅持“計利當計天下利”的正確義利觀,在追求和維護本國利益的同時兼顧他國利益,做到弘義融利;體現的是“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一帶一路”建設的制度實踐,是中國向世界提供的公共產品、完善現有全球治理體系的重要舉措。

加強“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制度研究

“一帶一路”油氣合作圓桌會議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基礎設施合作機制、能源合作機制、國際投資機制、金融機制以及爭端解決機制等,是對國際制度新模式的積極探索。“一帶一路”建設遵循以合作促發展、以發展促安全的思路,為國際制度合作提供標本兼治的新路徑。一是倡導國際制度新理念。“一帶一路”建設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平等共贏的絲路精神,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其理念超越了地緣政治零和博弈的邏輯,倡導參與國家協商合作參與全球治理,推動國際機制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二是探索國際制度新模式。“一帶一路”建設在尊重既有國際合作機制基礎上,與參與國一道,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因地制宜,探索創新合作方式,共同構建開放包容、靈活務實的國際制度模式。三是開闢國際制度合作新路徑。“一帶一路”建設致力於增強全球發展流動性、均衡性和包容性,維護世界經濟健康發展。“一帶一路”遵循以合作促發展、以發展促安全的思路,推動各夥伴國改善民生,發展經濟,減少貧困,為國際制度合作提供標本兼治的新路徑。

更多精彩詳見《一帶一路報道(中英文)》↓↓↓

加強“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制度研究

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51-1788/F

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2096-2886

郵發代號:62-625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審核:李卉嬪

主編:鄧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