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面試完之後,是讓你回去等通知,而不是當場告訴你結果?

詩文集錄


為什麼面試完之後,是讓你回去等通知,而不是當場告訴你結果?

1.婉拒

這是一種委婉拒絕你的方法,也是對求職者的尊重。不直接跟你說你不行,而是讓你回去等通知,然後就永遠不會通知。其實你自己面試的情況好不好,你自己心裡肯定清楚的。

大多數人被通知去等通知,可能是這種情況。

1)你能力太差,不符合崗位需求;

2)你的工作態度,或者儀表之類的不符合面試官的選擇標準,這裡的面試官不一定就是HR,而是用人部門的領導或者同事。因為你終究是要入職跟同部門的同事一起共事的,而不是跟HR,所以面試的時候讓用人部門的領導來面,也是在看你跟你未來領導的氣場、脾氣等究竟合不合。

3)還有你太很好,業務能力強,經驗豐富,但是公司廟小,裝不下你這尊大佛。而且工資上肯定不能給你到滿意的數額。

4)還有可能是當時HR或者面試官個人情緒、心情不好,不夠專業,你的一些小細節處理上沒能符合他的期待,就PASS你了。

2.備胎

你要知道,這個崗位不可能只面試了你一個人。肯定會有很多個候選人,而公司要從眾多候選人裡選出能力強要錢少的那個,你只不過是眾多備胎中的一個而已。

3.流程

很多大公司最大的問題就是流程走的慢。HR面完,覺得你不錯,部門主管面,結果負責人不在,你回去等通知再來一次吧,

等二面之後部門主管覺得不錯,嗯,讓總監再面一下吧。總監出差了,你先回去吧,等通知再三面吧。

三面完了,總監也很滿意。然後HR又來了,嗯,你先回去吧,我跟用人部門確定一下,過兩天告訴你結果。

如此反覆二面三面,甚至還有公司會有四面五面,等到開始進入談薪資環節,一個月都過去了。

你估計也早就找到其他工作了。


愛啃骨頭的貓咪Iris


初入職場時,我去面試,聊得過程挺好,我以為十拿九穩了,最後HR來了一句:“回去等通知,我們將在3天內給你答覆。”

當時,我有點氣惱,不經大腦的來了句:“不能現在給我答案嗎?”HR看了一眼簡歷說:“我們還約了好幾個面試者,要全部面試完才行,現在給不了答案。”

之後,就沒有答案了,HR再也沒有跟我聯繫過。三天過後,我猜想,他們應該有了更合適的人選,當然不會再中意自己。

很多時候面試官都不會當場給你結果,而是一句“回去等通知”終結此次面試,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1)你不是面試者中最合適的,面試官要在招聘期限內,面試完所有人員,再給出最終錄取結果。

就像上面的例子,自己感覺面試良好,但面試官考慮的角度不一樣。

可能面試官覺得你的專業技能稍欠火候,不想就此將就,想找到最合適的人。

也有可能你是最優秀的,但其他因素影響面試官的最終選擇,比如求職者的穩定性、個人志向、結婚生育等。

(2)你達不到企業的要求,面試官以“等通知”方式委婉拒絕你。

“回去等通知”這句話幾乎成了面試拒絕暗語,大多數求職者也知道這句話的意思。

出了面試公司,就不再想結果怎樣,很明顯這次又掛掉了,還是專心準備下場面試吧。

為什麼面試官不直接拒絕呢?

一是,顧忌雙方的面子,給彼此一個臺階下;

二是,不激化矛盾,有些求職者比較激進,當場拒絕,容易生事端,影響公司的運轉。

(3)面試官沒有決定權,需給相關領導或用人部門彙報情況,再做決定。

公司最終錄用誰,很少有HR一人拍板的情況,他需要和用人部門領導協商,看候選人是否合適。

畢竟,隔行如隔山,你覺得他好,部門領導覺得他很“菜”,只有內行才能看出門道。

(4)此次招聘只是個形式,公司不缺人,面試官為了完成業績虛假招聘

有些公司為了營造繁榮的假象,常年在招聘網站上掛著招聘需求,他們會約求職者前來面試,一來完成HR的招聘KPI需求,二來可以從求職者口中瞭解行業最新動態,三要求職者“做作業”,以此騙方案,一舉三得。

既然公司沒有職位空缺,那最後當然要拒絕,以“等通知”的方式體面又不失公司威嚴。

以上,希望對題主有幫助。看完了?點個贊再走吧。


海格進階


我有一段時間是負責協助人事部招聘工作的。這種情況,其實是人事部的慣技。


為什麼面試完不馬上通知你?要你回去等通知。


原因一:

我們通常會收集一堆簡歷,並集中召集全部應聘者一起面試的。如果一個崗位有10個人面試,人事部肯定要篩選的啊,所以,無論你是第一個面試,還是最後一個面試,人事部都會講一句“好的,面試完畢,我們覺得合適就會聯繫你的,請回去等通知吧。”


實際上,就是要騰出時間讓自己能綜合面試人員的各種表現,選擇最佳的那位。不可能一時間馬上給出答案的。這是人事部保留最佳選擇的做法。


原因二:

如果人事部通過面試你之後,發現你還是沒能達到要求,那麼,人事部不可能馬上否決你,而是挽留了你的情面,讓雙方避免尷尬。所以先會讓你回去等消息,事實上,人事部會用電話通知你面試結果。對於拒絕的話語,用電話溝通總比面對面溝通好,免得難堪。


原因三:

人事部還有一個做法,如果你不合格,她不會當日就通知你結果,而是要等到第二天下午,或者第三天才知會你,並且在電話裡頭說一堆好聽的,委婉的話來安撫你。為什麼要第二天甚至更長時間才告知呢?人事部要體現出她的謹慎考慮過後的結果,是表示出對應聘者的尊重。而不是面試完,沒下樓就收到不合格的通知,這太殘忍了。


面試也是一門技巧,跟人事部周旋也是一門技術。


關注我@羊仔的職場之路,職場無小事,處處大道理。每天分享一點點,每次進步一點點。

羊仔的職場之路


為什麼面試完之後,是讓你回去等通知,而不是當場告訴你結果?

正規企業面試,需要經過多輪面談。有一些會在一天內進行多輪,意味著你前面幾輪面試表現還不錯,已經通過,進入下一輪。

一般來講,面試結束之後,面試官會跟你說回去等通知,或者說一週內或者三天內會再聯繫你。

原因基於以下幾條:

1. 多位面試官綜合評定

一個崗位的面試結果,不是一位面試官能夠決定的,都需要HR、主管、經理等多位面試官綜合決定,所以,面試官沒辦法在面試結束之後立刻給出結果。

2. 有很多候選人綜合比較

企業招聘中,會選擇多位基本符合條件的候選人,面試之後根據面試表現、薪資期望等條件綜合比較,最終確定合適的候選人。

作為應聘者,如何在溝通中得到想要的信息,瞭解自己的面試表現呢?

1、 主動跟面試官溝通

面試官在最後讓你提問是,你可以多問一下職位情況,自己做一個評估。

2、 面試官問你的問題

如果你比較合適,面試官會主動問你的期望薪資以及預計到崗時間,這個一個覺得你面試表現還不錯的標誌。

3、 面試時間

比較適宜的面試時間,基本是在半小時到一小時,高端崗位面試時間會更多。

在我的HR工作過程中,遇到比較合適的候選人,會有一些暗示,比如說覺得你還不錯,我們會綜合評估一下,有消息會在3天之內通知你。類似這樣的就是說你的表現不錯了,進入下一輪或者錄用的可能性比較大了。


蘇筱離


正好上週面試了幾十個人,這裡就來說說大家比較關心的,為什麼不當時給回覆的原因吧。


拿上週來說,面試的這幾十個人中有5個其實已經符合公司的標準了,而且老闆也給了我決策的權力,公司也很需要儘快補充人手。但是,我沒有當場回覆,而是通知他們下週一來複試。

原因一,需要對他們面試中所說的信息進行核實。畢竟公司招人是有成本的,與其找一個不合適的人再開掉,浪費大家的時間,不如在他入職之前,把相關信息摸清楚,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第二,降低他們對薪酬的預期。不要鄙視我,在其位謀其政,既然幹這個就得履行好自己的職責。要在大家都能接受的條件下,最大程度的為公司爭取利益。而且,我還需要為這些人以後的薪酬調整,留下預期,埋下伏筆。

第三,雖然說我能做決策,但是在公司裡頭,不能太攬權。所以週一約了用人部門的經理一起來複試,這樣既可以讓用人一方也可以發表發表意見,同時也可以適當的分擔我的責任。

最後,面試了幾十個,只要5個人。難道說要給這個幾十個人,都一一的解釋為什麼不要他們嗎?當然,他們會收到有關面試結果的通知。


嘮叨的熊大


我是凌凌,職場領域創作者,以下為我的回答,感謝您的閱讀~

面試完,通常會有三種結果:①當場錄用②當場拒用③回去等通知,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遇到都是第三種情況,為什麼會是這樣,原因如下:

1、這只是初試,後面還有幾輪面試

在很多公司的面試中,第一輪的面試官都是HR,HR根據用人部門或者領導的要求來挑選合適的簡歷,然後通知應聘者來面試,很多時候第一次的面試都是HR來初版判斷,但面試完後很多時候HR都無法做最終的決定,或者無法判斷你是否符合用人部門的要求,所以才會告知“回去等通知”,後面可能還會其它領導或者用人部門的二次面試。


建議:針對這種情況你只需要回去等待第二次面試的通知,好好提前準備即可。

2、還有其它應聘者,面試官需要綜合考慮

有的時候,雖然公司職位只招聘一人,但是公司還是會通知多人來面試,然後擇優錄取,但是通知應聘者來面試有可能是分散的,所以在每個應聘者沒有來面試完畢之前,面試官通常不會現場給出結果,而是委婉的告知“回去等通知”,因為他們需要根據所有的應聘者的具體情況分析後,才能得出誰是最合適公司的人。


建議:因為不是最優或者最合適的人員,所以才會被拿來綜合考慮,此時建議應聘者平常心對待即可,有時間可以去找找其它的工作,爭取面試機會。

3、應聘者不合適,面試官委婉的拒接。

根據面試的情況,HR通常就能基本的判斷應聘者的情況,如果面試官覺得不符合要求或者覺得達不到基本的要求,通常會告知“回去等消息”其實這個是在委婉的拒接你,只是不好意思當面說出來而已。


建議;面試是雙向選擇,應聘者被拒絕也不要傷心,調整心態,繼續尋找下一份面試機會。

總結:

在面試完後,面試官告知回去等消息,此時不必懷疑自己的能力,調整心態即可。這個是面試官常用的“伎倆” 但是對於應聘者來說還是應該繼續尋找其他的工作,爭取面試的機會,不能因為面試這句模稜兩可的話語,耽誤自己其它的面試機會。


以上為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用~

我是凌凌,職場領域創作者,歡迎關注@凌凌跑跑跑,我們一起在職場升職打怪~


凌凌跑跑跑


作為一個曾經的應聘者和現在的面試官,我可以告訴你的是,90%以上的公司,都不會當場給出答覆,至於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深思熟慮的的珍貴性

一般來說,為避免讓應聘者覺得公司決策的草率性,即使你的表現非常好,也不會作出當場錄用你的決定。往往我們總覺得,腦子一熱給出的決定和答覆都有著不可捉摸性,而經過時間驗證給出的決定,我們稱之為深思熟慮,帶有一定的鄭重性和可靠性,能給應聘者更高的信任。


2.擇優錄取的必然性

一個公司的招聘和麵試,不會僅僅只是一天或者一個人,往往會持續一段時間,面試多個人。那如果當場給出決定的話,萬一後面的應聘者更優秀,就會讓公司顯得被動。因此,為了節省人力成本,挑選最合適公司的人才,往往對所有面試者經過比較和分析後,才會做出決定。這也決定了面試官無法在面試當場告知結果,因為這個時候的結果,的確是未知的,只不過會有一定的傾向性而已。或許,你會成為被挑戰和比較的擂主,或許,你不知不覺成為一個挑戰的人。


3.公司流程的時間性

很多公司面試時,其實並不是能直接作出決定的人,當面試官選取可以入職的員工時,或許還要向領導或者老闆彙報,經由他們作出決定。這個時候,面試官的評價只是一份參考意見,那麼,自然無法當場給出結果。


4.公司塑造的優越性

有時候,公司為了塑造自身的優越性,彰顯公司可選擇的餘地很大,讓應聘者對公司產生嚮往,就會延遲結果的公告。


5.考驗應聘者的積極性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為了考驗應聘者在等待結果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積極性,根據我的自身經驗,在48小時內未接到入職通知的話,那麼可以主動詢問公司,是否已有結果,或者自己失敗在什麼地方,會給HR留下很好的印象,甚至給你一次機會。


那麼,有沒有公司當場給出結果的呢?有!而且我就遇到過!這樣的公司,一般是什麼原因呢?


1.公司急缺人

我面試的時候,有一次就是當天面試,當天談妥定下入職時間。沒有其他的原因,就是因為剛剛開年,公司員工流動大,急需人進來補位,所以只要是談的合適的,就定下來,防止人才流失。


2.公司要招的人多

還有一種可能是,一個崗位,公司要招的人比較多,這個時候,通過面試,就會直接給出結果,防止遲遲招不到人。


3.招進來作比較

這也是我遇到過的一家公司,會同時招錄很多人,面試完就給結果,試用三個月,最後把人趕走,留下認可的。這樣的方式雖然能為公司降低成本,但是我認為,這對應聘者還是很不負責的。試想一下,應聘者在黃金時期入職,卻在低迷時期被辭退,找工作會帶來更大的困境。


以上就是我的分析,當面試完沒有第一時間知道結果的時候,不要氣餒,要鎮定,詢問面試官出結果的時間。如果時間內沒有回覆,或者被拒絕,最好再問一下原因,給自己爭取多一次的機會。


職否


傻孩子,面試完後有兩種可能得結果:第一你是人家的菜,第二你不是人家的菜,別人還不確定你是不是他的菜。



如果你不是人家的菜,別人會有兩種方式通知你。

第一種:“滾蛋吧。(誇張了點)”

第二種:“回去等我們下一步的通知吧。”

哪一種會讓你舒服點?當然是第二種,給你留足了臉面。



如果你是人家的菜,人家也會有兩種方式通知你。

第一種:“某某先生,你就是我們要找的人,找你找得好辛苦!”那這樣你還不獅子開大口,薪資往死裡開。

第二種:“回去等我們下一步的通知吧。”然後在你失望躊躇之時,給你一個電話:“我們可以錄用你,只是薪資…”你會很滿意地說:“沒關係的,我看中的是貴公司的平臺,薪資我不在乎。”

請問哪一種會讓HR爽到極點?當然是第二種。




如果別人還不確定你是不是人家的菜,人家也會有兩種方式通知你。

第一種:“符合要求,只是不確定公司能不能錄用你。”

第二種:“回去等我們下一步的通知吧。”

你自己會喜歡哪一種?


小唐傳說


很多人搞不清這個問題的原因,造成了在參加面試過程中,當面試官說出此類話時,“裝”著非常自然的面對面試官。其實面試官是能夠感受到求職者的不滿或者不解的!

你我都不是優秀演員,如果內心裡不清楚為什麼要讓你回去等通知,心裡有不滿或者疑惑,當時的語言、語氣、表情、動作等一定會失當!這對於自己求職是有害的!

老鬼用最通俗的方式幫大家梳理一下:

一、最樸素的理由:人家後面還有幾個人要面試呢!要看看有沒有更優秀的、更適合的人選!

一家企業接到的投遞簡歷的求職者很多的,一次性邀約前來參加面試的人也不會只有幾個!這個時代,求職者到處都是,不會只有你一個人前去應聘才加面試。

面試官要面試的人中,你只是其中一個而已。後面還會有其他的人等著面試呢。

即使你是當天最後一個面試者,人家可能第二天還要繼續面試其他人。可能要綜合兩三天內參加面試的人整體狀況來決定用誰、不用誰!

企業不缺前來應聘的人,某個求職者也不可能優秀到了讓企業眼前一亮、把面試官徹底折服的地步!這種幾率是非常低的!

所以,很少會當時就做決定!

二、面試你的,很可能不是最終決策者

面試官,或許是人力資源部的某個基層人員,也可能是人力資源部的領導,還有可能確實是用人部門的領導。但這都不能保證他們擁有“不向上彙報、不向相關領導彙報溝通”就直接任用你的權力!

有可能企業內部有相應的管理流程、也可能是出於對上級領導的尊重,都可能需要與相應領導的溝通、交流、彙報、信息彙總、分析。

企業都有企業的制度,企業還有企業內部的文化甚至人情世故的作用!

因此,即使面試你的某個部門領導自己就擁有決定聘用你的權力,也需要向領導、老闆彙報一下。

求職者,不用拿那種非常不規範的企業招人的印象、看法來衡量自己參加面試的公司!

規則、流程,很重要,也很有必要!

三、還有一種可能:用這種禮貌的、讓你當時不失顏面的方式拒絕你

人的思想這種東西很怪:

如果當時直接指出求職者的不足、不適合的地方、能力不夠的點來,有些人會因為掛不住面子而感覺面試官太不給面子或者造成對求職者心理的打擊。

可如果用這種委婉的、變通的方式拒絕求職者,有些求職者會說:那個面試官太虛偽!我哪裡不合適、不夠格,直接說呀!害的老子白白等了很久......

反正無論企業當時是直接說出沒有通過面試,還是採用不了了之的方式,都會有很多人認為這樣的招聘單位不對、不好。

搞過面試的企業對這種現象都是清楚的。但更多的還是採用這種“回去等通知”的方式給求職者留出面子來。不了了之就好了。

其實面試官在初次對很多求職者面試時,對很多求職者已經下了“不會聘用”的評價,但大多不會直接說出來。因為說出來的話會讓很多求職者心裡不舒服。甚至陷入沒必要的理論,也會使一些希望得到工作機會的人拼命的想證明自己、多說、多表達,造成面試時間的無效拉長。——這些事情,沒地兒講理去。

四、無論招聘企業怎麼樣,“按標準化的招聘流程進行招聘”這個動作本身是對的!

我們不能因為自己參加面試的某個企業規模大小、企業知名度大小等等來作為理由,用來證明:這麼小的企業,擺什麼譜!又不是招聘高級管理崗位,哪兒那麼麻煩.......

不能因為企業現在規模小、品牌知名度低、管理體系不健全、面試官是否專業等等,就認為沒必要搞的那麼麻煩。——因為“按照標準化的招聘流程進行招聘工作”本身是沒錯的!

正如很多企業中,要求某些部門、崗位的員工每天寫工作日誌一樣!這個動作本身是沒錯的!只是很多企業做不好而已!不能因為做不好,就說“寫工作日誌”這個行為、規定是錯的!

以上供參考吧。希望能給一些求職的朋友們一些參考。

只有能夠完全理解、尊重企業的這種完全合理的招聘流程、方式,你才能在現場表現出恰當的反應。你的語言、表情、動作等等才能讓面試官感受到你是充分理解這種規則的。否則,你的眼神、語氣、措辭、神態就可能出賣了你!


歡迎【關注】老鬼,每天分享職場、銷售、口才、人脈類實戰內容。

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老鬼歸來


【HR雜談】面試分多種,比如說初次面試、複試、最終面試,從面試官的級別來看,是越來越高的趨勢。

對於大型企業招聘流程來說,你到達了終面才見到此崗位面試真正“說了算”的人。

而對於這三次面試之後,我們往往收到的都是“回去等通知”。原因有三:

1、對於面試之後的人員,需要一番討論才能最終決定。

即便是單位一把手參與了最終面試,他也會參考一下其他面試官對應聘者的評價,綜合考慮,斟酌再三,最終確定錄用的人員名單。

最後由單位專門人員進行人才測評、背景調查等後續工作,然後再告知應聘者被錄用的結果。

2、如果初次面試、複試,那麼面試官們需要會後形成總結,彙報給單位真正“說了算”的人,等待最終決定。

這種情況很常見,尤其是單位一把手沒有參與的面試,所有的結果必須要上報給他,然後再做後續事宜。

3、無論當時是否已經決定錄用你,統一的回覆會讓所有的應聘者儘快散去,是一種禮貌性的回覆。

如果這些應聘者在一起相互攀比“憑什麼錄用他?”,當場質疑面試官,無論是對應聘者,還是對面試官,都造成不好的影響。

面試是勞動需求者與供給者之間心理上的較量,大多數時候是勞動者著急上崗,不停的會詢問是否被錄用了。

作為單位的HR,必須按照公司的招聘流程進行下去。如果單位告知我們回去等通知,默默的回去等結果就好了。

如果等了一週沒有結果的話,可以打電話問下單位的聯繫人,確定一下是否未被錄用。

很多人看到這裡都會問,為什麼僅通知被錄用的應聘者呢?

1、不在未被錄用的人身上花費時間。

面試結束後,HR們會專注於那些已經被錄用的人,比如說做一些心理測評,背景調查,發放OFFER等一系列的手續。

對於未被錄用的人,已經被他們歸為“無價值”,所以不會在他們身上浪費時間。

2、照顧未被錄用者的感受。

我們所有的人都是趨利避害的,“沒有消息”就是沒被錄用。所以,很少有人去求證這個已經大概率失敗的結果了。

對於崗位未被錄用你,並不說明你不是優秀的,而是他們認為不適合這個崗位而已,我們無需過多糾結。

綜上所述,在現實當中,極少有單位做到即便是你未被聘用,也會告知你。所以說,如果告知我們“回去等通知”,那我們只能選擇等待,或者過幾天再主動詢問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