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北洋军阀时期的“六不总理”段祺瑞(图)


北洋军阀时期的“六不总理”段祺瑞(图)

段祺瑞

段祺瑞一生清廉,两袖清风。在位总理期间,清廉,朴实,检点,不收重礼,不蓄私财。江苏督军齐燮元给段祺瑞搬来一扇玛瑙宝石屏风,姨太太们喜欢得不得了,结果第二天段祺瑞就叫人原封不动搬回去。冯玉祥常跑过来给段祺瑞送礼,段祺瑞均不买账。最后,气急败坏的冯玉祥给段祺瑞送去一个大南瓜,暗指段祺瑞南瓜脑袋,死不开窍。收到南瓜,段祺瑞不但不生气,将南瓜一刀劈成两半,自己留下半块,另外半块又让人给冯玉祥带回去。段祺瑞有个侄子,在府内当勤杂工,段祺瑞发现他手脚不干净。破口大骂,并责令杖打100军棍,把腿也给打断了。

北洋军阀时期的“六不总理”段祺瑞(图)

冯玉祥(左一)和段祺瑞(右一),中间是张作霖

更令人称赞的是,段祺瑞夫人张氏,贤良淑惠,给段祺瑞张罗娶了个四姨太,老段颇为喜爱。四姨太自打进了段家门,却终日愁眉不展,原来四姨太心有所属,只因家贫才被卖入段府。段祺瑞得知后,一不做二不休,当即改认四姨太为干女儿,以嫁女儿的排场,风风光光给嫁了出去。

民国人说段祺瑞:有容人之心,更有成人之美,是为君子也!段祺瑞在任时,定下六个规矩: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人送段祺瑞外号“六不总理”。

在权力江湖,段祺瑞清廉不贪。在国家面前,兢兢业业,临危不惧。在女色面前,更是坦荡磊落,不掩君子本色。

段祺瑞爱才

围棋起于中国,到了民国,已被日本反超。段祺瑞一心恢复中国围棋传统,在府中培养了一批棋手。吴清源当年11岁,父亲早亡。段祺瑞供其吃喝用度,并每个月从工资中拿取100大洋供他去日本学习。30年之后,吴清源成为一代“围棋宗师”,打败日本所有顶尖国手。除吴清源,段祺瑞还资助过顶尖围棋国手顾水如、汪云峰等人。

三一八事件的处理

段祺瑞敬重读书人,可1926年3月18日,北京街头阴冷无比。上午十点左右,数千名学生和市民高举白旗,来到执政府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国民大会”。

游行中,场面失控,造成47名学生当场死亡,其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刘和珍。李大钊、陈乔年也在游行中负伤。段祺瑞当时并不在执政府,开枪也不是段祺瑞本人下令。段祺瑞爱惜自己清名,视为性命,而今,一世清名,毁于一旦。听到学生去世之后,段祺瑞长跪不起,痛哭不止。 第二天,他向国会引咎辞职,从此一生不再过问政事,并终身食素。

段祺瑞内心是挣扎的、也是隐忍的,他的挣扎是那个时代所有人的挣扎,他的隐忍也是那个时代全部读书人的隐忍。

北洋军阀时期的“六不总理”段祺瑞(图)

段祺瑞

高贵的民族气节

辞职之后,段祺瑞回到天津当“寓公”,常穿一件皱皱巴巴的长衫,头戴一顶瓜皮帽,一日三餐只吃青菜米粥。退出政坛后的段祺瑞住在租来的房子里,没有经济来源,全靠旧部救济。为节省家中开支,甚至遣散所有佣人,自己上街买菜。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跑到天津拉拢段祺瑞,想让这位曾经政坛风云人物出面组织华北伪政权。段祺瑞闭门不见,毋宁死,也拒不合作。自始至终,维护了一个国人尊严。

北洋军阀时期的“六不总理”段祺瑞(图)

段祺瑞的书法

后日本人变本加厉,多次威逼,在万般无奈之下,段祺瑞南下上海。1933年1月22日,寒风呼啸,段祺瑞一家坐上前往上海的火车。十几位旧部早早候在车站迎接段祺瑞。那天,民国政府主席蒋介石一身戎装,见到段祺瑞,敬了军礼,开口第一句话便是:

“老师,一路辛苦!” 这一年,段祺瑞68岁,已是人生暮年。 去世前最后三年,他居住在上海霞飞路蒋介石赠送的一间房子里。国民政府特批每个月给段祺瑞两万元生活费,段祺瑞只留一小部分作为生活开支,其余的全部分给曾经的老部下和家属。

北洋军阀时期的“六不总理”段祺瑞(图)

晚年段祺瑞

最后三年,段祺瑞吃斋念佛,边下围棋,边聊国家大事。晚年,段祺瑞身体极度虚弱,医生诊断他常年吃素,营养不良所致。常嘱咐段祺瑞吃些荤腥补能量。段祺瑞却在佛前发誓:“人可死,荤不可开!”这是段祺瑞给自己的承诺,君子一诺,五岳皆轻。

1936年11月1日,71岁的段祺瑞突然胃病发作,被送往医院。第二天,段祺瑞叫来家人和旧部,写完遗嘱,段祺瑞溘然长逝。

段祺瑞一生三造共和,可至死也没有看到中国走向共和。他一生爱惜清名,却一世清名,毁于一旦。他一生立志治国扶乱,更多时候却无可奈何。一生居于庙堂之上,威震八方,却又清廉正直,坦荡君子。

当人生走到尽头时,他看上去却更像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一个围棋爱好者,一个干净的读书人。 大学问家梁启超这样评价段祺瑞:“不顾一身利害,为国家勇于负责,举国中恐无人能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